【作文真題】
我型我秀
碎碎的光陰,濃濃的情意,只要心中有愛,就會感到溫暖。老師一個期待的眼神;同學一個會心的微笑;媽媽一聲無意的叮嚀;或者陌生人一聲善意的提醒……都會給我們帶來些許的慰藉與感動。
請從上面這一段文字中任意擷取一個短語作為文章的標題,如“心中有愛”“媽媽的叮嚀”“陌生人的善意”等等,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要求:
1、將題目寫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2、文章貼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襲和套作。
3、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4、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姓名。
【真題解讀】
這個文題之所以令人回味無窮,在于它獨創的風格。它既擁有材料作文與命題作文的特色,又不能簡單地將它歸類到其一。那我們先來看看材料作文與命題作文都有什么特點:所謂材料作文,是根據所給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的一種作文形式。它的特點是要求考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 而命題作文,一般是指出題者給出一個既定的題目,要求應試者根據這個既定題目進行寫作。
這兩種類型的命題各有千秋,荊州市的這個作文題則集兩家之長:它象材料作文那樣通過一段材料,為考生在審題和選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導,讓學生圍繞“愛”這個核心去思考;同時它又不全如命題作文那樣對內容的選擇有較嚴的限制,而是有較大的開放性和自由度,考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歷,選擇一個點來自主命題后構思。這樣,它相比材料作文有更多的限制,但在選材、立意上又比全命題作文更具開放性,更能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使考生盡可發揮自己的特長,寫出鮮活而樸素的作品。
【寫作指津】
1、讀材料,明限制
題面的材料是幫助選材的橋梁,也是寫作發揮的內容。寫作者要明確如何立意,選擇寫作內容,就要仔細品讀品讀。它的第一句話就開門見山地交待了立意與選材的范圍,無論納入寫作范圍的是哪個人或哪件事,都應圍繞“愛”這一主題,都應體現“愛”的真味。大范圍劃定了,只要所寫的內容能表現“心中的愛”,就都在這個寫作空間內。其實,這個空間是較為廣闊的,媽媽的叮嚀是親人的關愛,陌生人的善意里有社會大愛,這都是圍繞愛字展開,大到感動人物,小到社會生活,都能入文。但是考生也不可掉以輕心,未經深思熟慮就輕易下筆,需仔細斟酌,寫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佳作。
2、巧選材,重體驗
之所以讓考生自由從材料中擷取短語來做為自己作文的題目,出題者就是希望通過這個貼近考生生活、關注個體成長的設計,讓考生結合自己的體驗寫出情感真摯的作品。提干中的提示給了考生極好的落腳點:或是老師的關愛、同學的微笑、媽媽的關心,或是陌生人的提醒,都能激發和喚醒考生情感,調動起生活積淀,把那些曾經打動過你、讓你珍藏在心底的慰藉與感動展示在作文中,也能感動讀者。相反,“無病呻吟”、“假大空”的作文是不被看好的。
3、展細節,深挖掘
即使選擇了貼近生活的材料,如果不注重細節的描寫,也不會成就令人動容的作品。寬泛地談某人某事,只會給人“空”與“浮”的感覺。題干的提示語也在暗示著考生,不妨“化大為小”、“化寬為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叮嚀、一聲提醒,這些都是并不起眼的細節,但是只有從細微處下功夫,做到細節描寫細致入微,才能具體生動地展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把寬泛的“愛”落實到細節就能深入挖掘“愛”的真意,撥動讀者內心最溫柔的心弦。
【佳作秀場】
媽媽的叮嚀
● 某考生
夜死一般的沉寂,白熾燈發出慘白的燈光照著冰冷的墻壁,倔強而又倨傲的我昂起頭,逼回還沒來得及流出眼眶的淚水,倒流回心里,這些淚水,能否也會溫暖我這顆冰冷的心?
閉上眼,媽媽那寫滿指責的臉在腦海里浮現出來,揮之不去。真不懂她為什么不明白我想法,不理解我的感受。難道她已不再是疼我愛我懂我的親人。幸虧在網絡里還有一位能給我帶來慰藉的知心人。
我忙不迭地打開電腦,“嘀嘀……”QQ的會話窗口不停地閃爍,好友列表中,網友“暖陽”彩色的頭像閃動著,給我的心帶來一絲溫暖。
“嘿嘿,今天過得怎么樣?”“暖陽”率先發來問候。
“別提了,很不好,就等你了。”
“暖陽”是我前幾個月在網上認識的網友,她和我年齡相仿,而且都有和家長無法溝通的秘密。幾次交談下來,我們就一“聊”如故,成了知心朋友。現在,我的煩惱與困惑都會向她傾訴。
“怎么,又和你媽鬧矛盾了?”她又發來一句。
我沉默了,想起媽媽嚴肅的表情,不知該怎么發過去。
“有什么煩惱就給我說說,可以把我當成垃圾桶,苦水隨便倒,興許我能幫助你。”
我看了,心里甜甜的,到底是知己,句句都說到了心窩里,哪像媽媽,我說什么她都反對,根本沒把我的意見當回事。
“這次沒考好,媽媽就怪我不努力,一直批評我。”“其實她應該知道你有很大的壓力。”
我看了,剛準備回,她又發來一句:“你的成績不穩定,就要加倍努力,做得更好給她看看。我相信你!”
對她的安慰與鼓勵,我充滿了感激,心中蕩起一絲波瀾,這也許就是被愛的感覺吧!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我們不知不覺就渡過了一個多小時,我的心情也暴雨轉晴。帶著舒心的微笑,我們要說再見了。
在說拜拜的時候,她發來一句叮嚀:“記住,無論什么時候,媽媽都是最愛你的!”
我有些詫異,但也沒有多問,就匆匆下線。
路過父母的房間,看見媽媽正對著筆記本電腦屏幕發呆,哼,只顧玩電腦,什么時候花時間來了解我們中學生的心理。
又是一個周末,父母都不在家,我欣喜萬分,樂顛顛地打開了媽媽的電腦,哈哈,平時從不讓我用她的新電腦,這次終于……
上了QQ,發現“暖陽”沒有上線,卻不經意發現電腦桌面上有個WORD文檔,名為“暖陽”。我一驚,急忙打開來看。
啊!里面全是我和“暖陽”的聊天記錄。難道媽媽在偷窺,我正要發怒,卻看到這樣的一段話:“孩子長大了,不愿與我好好交流,看到她委屈難受,我真心疼,只好假扮網友,也許能幫助她,鼓勵她,我也就滿足了。”
驀地,那一句叮嚀像雷電一樣擊中了我,“記住,無論什么時候,媽媽都是最愛你的!”它讓我震驚、感動。原來,媽媽就是這些日子照在我心中的“暖陽”;原來,這句叮嚀就是媽媽對我最深的愛的表達。想到這,我淚眼朦朧。
我含著淚花,在文檔上敲出這一行文字:“媽媽,我記住了你的叮嚀,也請你記住,不論什么時候,你都是我最愛的人。”
簡評
此文最大的亮點就是注重細節描寫:保持本色的對話描寫;洗盡鉛華的心理描寫;還有適時的景物映襯,讓文章變得生動細膩,情感濃郁,情節跌宕,主題鮮明。讓人深深地感受到母親的愛是如此深沉,如此溫柔,如此偉大!給人一種心靈上的震撼,加深了讀者對母女情深的體驗,引起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