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題目】
請從下面兩道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積極參與“我的中國夢”的活動,你自然也不例外。在多姿多彩的“中國夢”里,你富有個性的夢來自于各個方面,也許更多的來自于初中語文教材,來自于語文學習和實踐。請把“我的_________夢來自語文”補充完整后作文,揮筆展示你的夢。
(2)作文素有語文的“半壁江山”之說而倍受關注。作文,有時令人歡欣鼓舞,有時令人頭痛,同學們也可能飽嘗了作文的酸甜苦辣……請結合你的體驗和思考,以下面的漫畫為材料寫一篇作文,可選擇其中一幅漫畫作文,也可以選擇幾幅漫畫作文。
圖1 圖2 圖3
說明:圖3的老師講:“同學們要如實描寫……”,男同學說:“上次我寫了蘋果有蟲子,皮皺了——結果得分好低……”女同學說:“就是嘛!還是寫‘又大又紅又亮’比較保險……”
提示與要求:(1)文體自選(詩歌除外);若選擇(2)題,要根據漫畫內容,自擬標題、自選角度寫作。(2)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能抄襲或套用!文章中不要暴露個人真實信息。(3)格式正確,書寫工整,標點恰當,卷面整潔,盡量不出現錯別字和病句。
【命題解讀】
2013年眉山市中考作文由一道半命題和一道材料作文組成“二選一”。兩個作文題都很有創意,既關注了全國中考高考作文的發展變化,又在穩定中求創新。半命題作文“我的__________夢來自語文”關注了重大社會熱點,引導考生運用語文教材和平時的語文實踐,難而不難。說不難,確實容易寫,不過寫全國人民都參與的“中國夢”活動而已;說難,還可能難以寫好,因為如果不注意題目中的“來自語文”就會失誤。可見此題既考查學生的審題選材構思能力,又能有效地引導師生解決中考與語文教材和教學脫節的問題。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以3幅有關作文教學的漫畫為材料作文,彌補了全國中考作文看圖作文較少的不足,有機地與高考作文的看圖作文銜接,針對性極強,似乎較難。如果考生根據命題的提示,結合實際思考,自然有話可說可寫,信息比較容易把握。
【寫作引導】
1.把握自己,靈活選擇。
“二選一”的組合給了考生的又一次選擇,不同考生選擇不同題目會有不同效果,切不可隨意選擇。考生要根據實際,靈活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便于充分發揮。也許多數考生覺得材料作文比半命題難,這不無道理。其實,相比之下,選擇后一題可能更容易些。一方面命題中的漫畫的主旨較明顯,針對性較強,容易激發考生的真切體驗從而選材構思;另一方面,從閱卷實際來說,在閱卷老師閱讀了數篇命題作文后,讀到材料作文,可能因新鮮感而以喜悅的心理來思考,這樣就可能提高得分。至于文體選擇等則根據命題提示的“文體自選(詩歌除外);若選擇后一題,要根據漫畫內容,自擬標題、自選角度寫作”來思考,當然更要結合個人實際來思考,從創新作文和閱卷實際來說,如果能寫成敘述性文章的其他文體,可能因新鮮而獲得更好效果,且這道看圖作文寫成議論性文章可能更容易些。
2.把握題目,突破難點。
粗略一看,“我的 夢來自語文”很好寫,因為在中考前,全國上下的“我的中國夢”活動可謂如火如荼,別說考生可能已經寫過相關文章,就是各類媒體能找到的相應文章確實不少,只要鼠標一點,優秀文章舉手可得。其實這里有幾個難點:一是考生要把握好“我的 夢”,選擇富有個性的夢,如求學夢、書法夢、體育夢、從軍夢、航天夢等。照說,直接補充為“中國夢”也不錯,但由于這個題目太普遍則缺乏個性。二是所寫的個性化的夢不能無中生有,更不能套用,一定要“來自于語文”。三是要把夢和語文有機銜接起來,或直接,或間接,或明顯突出,或隱性連接,這要看具體材料。四是寫夢必然要一個過程,如由夢溯源、追夢圓夢等。
3.把握材料,準確切入。
材料作文的難點在讀懂材料,找準切入點。這個題目的難點在于并非文字材料而是漫畫。我們根據命題提示語“作文,有時令人歡欣鼓舞,有時令人頭痛,同學們也可能飽嘗了作文的酸甜苦辣……”可知重點要寫作文的真情實感問題,如命題提示,可選擇其中一幅漫畫作文,也可以選擇幾幅漫畫作文。如果以其中一幅構思寫敘述性文章,可以根據畫面內容,結合自己耳聞目睹的作文現狀和自己的體驗和思考,給漫畫中的人物命名而構思寫成敘述性文章,如此構思也許小學生都會。換個角度,可以把3幅作為論據則可以寫成議論性文章,因為命題中的3幅漫畫正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目前中小學生的現狀,正好是對比論證的好論據。圖1中的老師其實在引導學生說假話,圖2中的老師敢于鼓勵學生說真話,從圖3中的師生對話來看,老師雖然口頭鼓勵學生真實描寫,可行動上卻讓學生不得不說假話。
4.把握材料,生動感人。
確定構思后,選擇材料是決定文章高下的關鍵,對于考場作文這個特殊作文來說,最佳材料就是以最能打動閱卷老師的好材料,就是要選擇生動具體的,具有真情實感的材料,當然若能與時俱進選材更好,因為這樣的材料可能更具創新性,如發生不久的蘆山強烈地震中和“我的中國夢”活動中的感人事跡,鮮活而感人。在半命題作文中,“我的……夢來自語文”中,有關夢的緣起、發展、結局都應有一個過程,要合情合理,不能想當然地寫,也不宜平分筆墨,應根據材料和主旨的表達恰當安排。若為湊數寫不少無關的材料,卻不能突出主題。另外,寫議論文所用的事實論據則宜概述,若詳細敘述可能因為表達方式以敘述為主而使文章變成“四不像”。
5.把握個性,靈活創新。
多數考場作文總是在中上成績徘徊,難以獲得高分或滿分,原因何在?多數考生可能寫成共性文章就可能獲得與大家差不多的中上成績,倒過來說,如果你能在考場作文中有所創新,那自然就會獲得與眾不同的高分。假如半命題作文的夢從語文而來,一定要有個性化,又如以臨近中考的神州十號成功航天再根據語文教材中的鄧稼先和美國航天等寫航天夢不是輕松而與時俱進嗎?又如以《木蘭詩》來對比寫“我的從軍夢來自語文”等可能富有創意。從歷年中考作文閱卷的情況來看,多數考生都喜歡寫成敘述性文章,這本無過錯,如果能寫成戲劇、散文、書信、日記體等其他文體不就是創新嗎?另外,要充分發揮個人特點,在語言表達上下功夫,自然可以讓你的文章添輝增彩:一是要寫記敘性文章在敘述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要恰當生動形象描寫,二是在行文過程中準確遣詞造句,三是恰當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等,四是靈活運用平時所學習的開頭、結尾、照應等各種寫作方法和技巧等,另外,如果能恰當地運用“給力”“雷人”“正能量”等最新詞語可能讓語言活潑,但一定要規范。
【滿分高分作文選評】
我的詩詞夢來自語文
● 四川眉山市一考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題記
地大物博的中國,悠悠五千年文化,給后人留下精神財富無數。先輩們遺留下來的古籍,字字珠璣,句句經典。聞之使人三月不知肉味;觀之便覺余音繞梁。這些作品,總讓我愛不釋手,于是,我從語文學習中有了詩詞之夢,因為,我從古代詩詞中讀到了中國的傳統,讀到了那些被很多人遺落的精神食糧。
先說“孝”字。古文云“百善孝為先”;孔子與眾人說孝,針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孝”來勸誡。清代人編著的《三字經》《弟子規》中皆將孝作為為人第一要義。我們學過的課文講了家喻戶曉的孔融讓梨的故事,也是向現在的學生講孝的生動事例,故事中說,在爺爺的一次壽誕上,家人讓孔融分梨,孔融把梨分完了,最后剩下了一個最小的留給自己。父親奇怪的問他,為什么留下了最小的,結果孔融回答說:“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這個故事,歷來被當成敬老愛幼的典范,一代代人口口相傳。
再說 “堅”字。有句名言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可見不經歷風雨,無法見彩虹;我從《孟子》中讀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的名句,可見成大事者心性要堅定;孔子贊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室,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圣哉回也!”可見貧病是磨礪人堅定品格的工具;課文《送東陽馬生序》中,作者以自身之“堅”來教育馬生的人之根本。儒家君子品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將修身作為君子的根本,而“堅”,是君子“修身”第一步。
最后說“忠”字。南宋名臣岳飛的《滿江紅》洋洋灑灑:一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將自身榮辱拋之腦后,“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誓與國家同存亡的決心躍然紙上,至今觀之,熱血沸騰。《過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將誓死衛國的心表達得淋漓盡致。
膾炙人口的至理名言、千古絕唱,飽含著人生哲理和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偉大情操及圣賢之道……如此種種,都在五千年的語言文字中,閃閃發光,等待我們從古代詩詞中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好好吸收。
踩著先輩們文化的肩膀,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將它發揚光大——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重任,也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的詩詞之夢。
【簡評】
1.讀是基礎,用是發揮。縱觀全文,作者一定是個熱愛古代詩詞的考生,否則不會將題目補充為“詩詞之夢”。可見,要有平時的閱讀積累的扎實基礎,考場上才能有個性化選材和構思。
2.準確概括,善于駕馭。來自語文的古代詩詞如此之豐富,怎樣寫呢?這是考場作文材料處理的難點。文章在在讀書名言的題記后引出主體內容,抓住了孝、堅、忠這三個淵源與文化內涵的字眼,分別以從語文閱讀所獲而展示詩詞之夢,最后總結式地寫繼續閱讀古代詩詞,畫龍點睛,深化主題。可見作者的古詩文的積累運用和駕馭能力之強,更有自己的獨特思考。
3.功底厚實,善于表達。作者閱讀面廣,知識儲備量大,引用、評論信手拈來,可見其深厚的古文學功底。從語言表達來看,準確而靈活的引用,恰當的比喻和排比運用,富有節奏的疊詞運用等無疑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點評老師/黃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