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課堂練習
1.yùn dài xǐng yú jù lòu gōng dǔ dàn piáo 2.略。3.(1)①快樂 以……為樂趣 ②轉折連詞 順承連詞 (2)①動詞用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②名詞作狀語,按時。③形容詞作名詞,學過的知識。④名詞作狀語,每天。4.(1)儒家 20 語錄體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2)丘 仲尼 春秋末期 儒家學派 孔圣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5.(1)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3)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這一章講學習方法,強調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定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只有在學習中學會融會貫通,在溫習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溫故”和“知新”并非是并列的兩件事。7.三種境界:知之、好之、樂之。其中,“樂之”是學習的最高層次,它建立在“知之”和“好之”的基礎上,對每個求學的人來說,一定要由“知之”“好之”上升到“樂之”的最高層次,才算是掌握了學習的精髓。8.略。(言之有理即可) 9.(1)起初我對人的態度是,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人的態度是, 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2)朽木難雕 腐爛的木頭很難雕刻,用來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情無法挽回。(3)言 行
《〈論語〉十二章》成語學練
B(“三人行,必有我師”本意是指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成為我的老師。這與題干所說的內容并無關聯,所以是錯誤的。)
《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綜合自測》
一、1.(1)niǎn fǔ zhàn juàn(2)廄—廊 串—穿 努—怒 2.C 3.B 4.(1)溫故而知新(2)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3)老驥伏櫪 烈士暮年 (4)萬籟此都寂 5.示例:(1)三尺講臺,四季沐雨,傳遞萬世文明 百年樹人(2)親愛的老師,再多的詩詞歌賦,也無法表達您對我們的諄諄教誨。
二、(一)6.為人謀而不忠乎 7.只有熱愛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8.比喻。表明孔子把“義”看得重于“富且貴”,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二)9.美國 海倫·凱勒 《再塑生命的人》10.比喻。作用:作者把自己比作大霧中的航船,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當她墜入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的痛苦與無助的心態。11.示例:感激、敬仰(三)12.(1)老師經常鼓勵“我”;(2)老師為了照顧“我”的自尊,用特別的方式替“我”添置衣物;(3)上大學時,老師專程飛來看“我”,還找借口說是順路。13.老師在“我”上大學時還是像以前那樣關心“我”。老師的關心讓“我”感到十分溫暖,作為一個老師,對一個畢業很久的學生還是如此關心,不由得讓“我”感覺到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愈顯高大了。14.略。
三、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