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素級小游戲Flappy Bird,憑借著極簡的設計和超高的難度風靡全球,激勵著無數玩家一遍遍推倒重來,屢敗屢戰。這款游戲成就了越南游戲開發者阮哈東,也成就很多其他與之相關的人和事。先是有一系列模仿之作,如Flappy Fish,甚至還出現了Flappy Pipe惡搞視頻,而后開始出現了實體版Flappy Bird游戲機,直到兩個中國極客開發了“玩鳥機器人——Flappy Bird Bot,”用機器來應付機器,分數輕松過百。這讓眾多被小鳥虐慘的玩家們得到了一絲寬慰。
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一極客團隊的兩名成員,一位是北航計算機專業的劉陽,另一位是浙大數學系畢業的師雪坤。比之于團隊參與的其他一些項目,針對Flappy Bird開發的這款機器人更像是一款即興之作,獲得數十萬點擊量的視頻,與制作精良一詞也幾乎毫無關聯。然而正是這一即興之作,以及這一段粗糙的視頻為創業二人組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并吸引了一批企業和投資方的青睞。
這段視頻最初了掛在了YouTube上。這也就解釋了視頻中的解說竟然是親切地道的中式英語的原因。之后,很多外國朋友打電話,發郵件來交流經驗,尋求合作。這也讓他們對國外的這一行業以及行業內人士的思維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視頻的火爆是他們始料未及的。隨之而來的則是總也接不完的電話,總也回不完的郵件,從西安到深圳都沒消停過。這也許就是出名后的副作用。就像Flappy Bird開發者阮哈東,不堪忍受玩家的惡劣態度,也不忍看著眾多玩家沉迷下去,毅然決然地將游戲下架。而這對創業兄弟的態度則要積極的多。通過這個視頻,他們與好久不聯系的同學朋友取得了聯系。而且“很多業內前輩和朋友都主動來和我們交流,跟我們分享他們的經歷、想法和擁有的資源,這讓我們很興奮,也很感恩。這些交流都是我們未來路上的寶貴財富。” 師雪坤直言,“我們之前雖說也在創業,但是接觸的面其實很窄。”
與視頻的一夜爆紅相比,他們的創業之路要漫長的多。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在互聯網領域摸爬滾打了多年。同時,隨著接觸的業內人士越來越多,他們也開始反思自己的創業歷程,開始思考曾經走過的路。
從09年到13年,劉陽和師雪坤一直都在北京創業,并以技術合伙人的形式和另外幾個好朋友一起做互聯網。幾年的互聯網創業經歷充實了他們的生活,也讓他們得以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開闊思維。期間,他們開發過移動終端App,還制作了一個豆瓣電臺無線音箱,也參與了輕日記社區iBooloo的開發。尤為難得的是,在抒情已是九死一生的年代里,iBooloo清純得像一朵千年難覓的雪蓮。
在團隊的網站Cloud-Tea Studio上,還展示著另外一款構思中的硬件產品Smart Cube。 師雪坤講到,他們一直在追趕創業的浪潮,但是總沒有趕上。言語中透著一絲惋惜和不甘。在他看來,社區發展的黃金時間發展時間是06-09年。而當他們在09年開始做社區的時候,正是移動互聯網的最佳發展期,卻遺憾地與之失之交臂。
問起兩人的分工合作,師雪坤表示自己主要負責設計,劉陽主要負責研發,但兩個人一般分工都沒有那么明確,需要寫代碼大家分著寫,需要做視頻大家一起做。作為多年的同學和朋友,兩人的合作默契十足。
南下逐夢華強北
早在2013年年底,兩人便萌生了年后來深圳做硬件創業的計劃。機器人也是在過年休息的那段時間制作的。對深圳良好的硬件創業氛圍早有耳聞,同時又有著華強北這一巨大的硬件渠道,于是他們心生向往之意。
師雪坤談到, 互聯網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網上的那一小部分了,越來越多的機會出現在互聯網和線下產業的結合上,包括最近比較火的互聯網金融,打車軟件以及包括智能路由,視頻盒子在內的智能家居。他們希望做一些軟件和硬件結合的產品,再用互聯網的營銷方法加以推廣。這是未來的一大機會,所以在老家西安短暫休整之后,他們啟程南下深圳,選擇嘗試一下硬件創業,寄望著御風而行,搭上下一個浪潮。
短短一周的時間,他們便深刻地體會到了北京和深圳創業氛圍的巨大差異。盡管之前通過媒體已經對深圳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親身體驗之下,這個城市快速的工作生活節奏,對利潤的追逐真真切切地刺激和顛覆著他們原有的認知。“在北京,雖然做互聯網和媒體的很多,大家見面都會聊一些最近的大趨勢,新興的概念什么的,談錢的很少。而深圳則更加直接更加現實,講究具體的方案,以及利潤的多寡等等。”在師雪坤看來,北京講的是一種情懷,深圳講的則是務實。
師雪坤講到團隊未來的創業方向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順著現有機器人產品繼續深挖,設計出生活化的智能機器人。另一個方向是Smart Cube這種結合了個人云存儲功能的智能數碼產品,但是希望在初期避開像智能路由這類升溫比較快的產品。
兩人原計劃在深圳重點推進Smart Cube項目,然而當看到CES 2014后這一市場有著迅速升溫的跡象,再加上智能路由的競爭加劇,團隊內部開始重新審視這個項目,并隨時加入一些新的概念。同時在與相關企業和投資方接觸時,他們也變得謹慎了許多,雙方的溝通也多停留在經驗和思想的交流。他們希望進一步完善一下產品思路和發展規劃,留待原型機定型之后再與投資方進行深入溝通。
兩人已經做出了一個簡單的Smart Cube原型機,尚沒有制作外殼,暫時在家里自己用。然而,考慮到這個項目繼續推進可能會和一些很有實力的項目,比如小米路由或者SanDisk的一些產品產生競爭,,他們就顯得慎重了許多。他們也清楚地認識到,產品投放市場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還需要很多其他資源,比如市場渠道和供應商渠道。而在沒有得到這些資源的時候,他們選擇小心翼翼地將其呵護起來,并不時進行修改和調整。或許,他們等待的是另外一個像Flappy Bird這樣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