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掀起的變革浪潮,傳統企業是應該行動起來還是謹慎思考,這個選擇并不容易輕易做出,畢竟傳統企業體量較大,轉型起來并不容易;而對于一些本就處于互聯網行業的企業,同樣受到了近幾年互聯網新思維的沖擊,讓原有的互聯網企業感到了危機。這個時代充滿的變量太多,企業們該何去何從?傳統企業是否需要急切的轉型和突破?那些本就屬于互聯網行業的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再次襲來的互聯網大潮沖擊?對此,《互聯網周刊》對瑞思集團總裁顏兵、凱步關愛創始人張明及好貸網創始人李明順進行了深入的采訪。
互聯網解決了企業人才需求困難
科技的進步,為社會帶來了重大技術的突破和勞動工具的進步,這種突破和進步,讓社會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大量解放。企業存在的最終意義和目標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實現效益利益的雙收獲。互聯網的意義恰恰在此: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們進入了一個更加個性化的時代,這些個性化的需求,推動了企業向互聯網化的轉變。未來,企業互聯網化是一個大的趨勢,從企業整體的思路、方法都必須進行重大的變革。
瑞思集團2002年10月份成立,最開始是做手機音樂的,2004年和環友世紀戰略合并到美國上市,2009年開始做手機動漫閱讀軟件,2010年進入了硬件研發領域,開始做軟硬件結合的產品這一系列的改變,也正反映了移動互聯網這幾年的變遷。
對于傳統企業的轉型,似乎大佬們都達成了共識:必須進行觀念上的改變。瑞思集團總裁顏兵說道:“傳統企業的轉型,首先是意識上的調整,意識上的調整體現在企業的學習和實踐上——學習了解業內特別是行業的先驅企業的教訓和經驗,哪怕是從很小的一個切入點進行實踐。并且在實踐之前組建團隊,團隊目前也是最關鍵的。”
說起團隊,顏兵對此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也有著獨到的觀點。如今行業大面積的移動互聯網化,導致了相關人才資源沒有及時跟上,這就需要通過社會化合作的方式解決人才的輸入問題。“所謂的社會化合作,指的是先了解發現消費者的需求,然后在自己的領域內將這些需求產品化,利用互聯網手段調用最合適的人、最合適的合作伙伴、最合適的企業來組建一個產業鏈、搭建一個平臺,而不是局限在企業內部進行人才的調用。”互聯網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互聯網不僅可以籌集資金,甚至可以籌集時間、籌集資源、籌集愛好等等。
在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過程中,不少企業將其簡單化,僅把互聯網當作一個簡單的工具,把形式照搬,淺嘗輒止,很快就會遇到問題,觸到行業天花板。另外,傳統企業思路容易打不開,或者并沒有真正理解互聯網精神,依舊是傳統企業的思路。顏兵還談到,任何事情的成功,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某個環境出現斷鏈就可能導致整體的失敗。互聯網對于傳統企業是一種環境和觀念的挑戰,成功的轉型需要打好每個環節的基礎。
將來,移動互聯網勢必將更加普及、更加個性化,瑞思也不再局限于內容服務,O2O、軟硬件結合、體驗營銷、流量經營——如今瑞思在上海做起了體驗店,在北京嘗試消費類電子營銷,比如手機和咖啡、手機和微電影的結合在未來,瑞思還會推出更多可能的服務。
打破傳統的觀念:有舍,才有得
作為一家互聯網定位服務的提供商,凱步關愛的定位似乎很模糊——其既是一家硬件生產商、也是一家云計算廠商、還是一家移動App服務商——通過硬件端進行數據的采集,數據在云端進行存儲和處理,并且這種云端服務是免費的,結果則通過用戶的手機客戶端來展示。凱步關愛創始人張明認為,就像凱步關愛一樣,未來企業的定位會更加多元,大家都是綜合性的企業——結合線上線下,采用新的營銷模式,擁有自媒體。未來,將會是一個融合的時代。
關于互聯網思維的核心與精髓,張明談到了兩個關鍵詞:迭代、免費。
在互聯網大潮到來之際,傳統企業的轉型是十分緩慢的。相對而言,互聯網企業則更靈活,具有進化的能力,能夠不斷迭代,進化自己,對市場的敏感度也很高。互聯網公司也在發展中不斷嘗試不同的模式。對于人來說也是這樣:思維需要迭代,能力需要不斷進化,想法需要不斷更新,需要傾聽客戶的反饋,這樣才能變成“互聯網人”。張明說:“不論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互聯網化最重要的是要領會互聯網的精髓所在。我們都想因需而動,但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如果傳統企業繼續閉門造車將很難發展,也很難再基業長青。”
當問及傳統企業是否需要盡快向互聯網化轉型時,張明并沒有籠統的回答是與否。他認為在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的問題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他舉了一個例子:小米雖然也是互聯網企業,但他背后的供應鏈是傳統企業,這些傳統企業要不要轉型?即使目前不轉型,他們也活得很好。但是營銷類型的企業則需要創新,向互聯網轉型。
“傳統企業并不缺東西,他們不缺錢、不缺團隊、不缺經驗、不缺對市場和產品的理解,但是他們缺的是觀念,觀念的轉變很重要。”由于凱步關愛的產品涉及硬件部分,張明在創業過程中,也遇到了與傳統企業同樣的困擾。軟件迭代是人力無形的投入,硬件卻是有形的投入,在傳統企業生產過程中,模具一旦成行,沒有收回收益,就很難放棄。但互聯網的到來,讓這種觀念不得不改變,張明說:“硬件上要舍得,不斷的進行硬件的迭代,拋棄以前的邏輯(收回成本再說)。蘋果就為我們做了一個硬件迭代的最好的范例——精品戰術。不能停留在老的觀念上,很多想法胎死腹中也是很正常的。”
凱步關愛主打定位服務,目前已推出兩款產品,分別是用于車輛定位的“跟屁蟲”,用于人員定位的“爺倆好”。該公司計劃8月發布第三款產品,用于寵物定位的“狗管家”。目前,雖然定位產品這個行業存在已經有近20年的時間,但產品大多面向的是行業市場,并沒有面向大眾消費者。如今互聯網的到來讓更多的舊有的企業愿意進行互聯網的轉化。消費者市場更加適合互聯網思維,但對于一些傳統企業來說,也無須著急,靜觀其變,以靜制動,或許會得到更好的回報。
傳統企業的轉型:由外及內,從邊緣到核心
過去的十幾年,互聯網一直影響著各行各業,而在互聯網發展的前期,其更多地在影響著消費者領域。近幾年,隨著互聯網不斷向縱深行業滲透,也開始波及傳統行業,例如金融、教育等。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其更多地將人和人之間建立起關系,并且通過這種重組人和人之間聯系的方式來打通整個產業鏈,借由移動互聯網的平臺打通B端與C端之間的聯系。
好貸網從2012年年底開始準備,2013年3月正式上線,其發展見證了中國互聯網金融最快速發展的一個開始。金融行業是傳統行業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個領域,大多數傳統行業面臨著與用戶之間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問題,即使有良好的資源和產品也無法與用戶建立聯系。而好貸網,或者說互聯網很好地解決了信息的不對稱問題。李明順說道:“如今我們把中國幾萬個銀行的信貸員武裝到一起來,讓他們在這個產業里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能夠提供更多的工具,增加他們的power,讓消費者在接受信貸服務的時候,能夠找到這群人,讓他們去服務客戶。”
談及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李明順表示,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面臨的狀況是不轉型等死,而轉型做不好則是找死的狀況。這種情況是消費者口味、需求的改變導致的。最初商家可以自己經營垂直門店,進一步再發展代理商。但是后來有人提供了一個可供用戶進行多種選擇的平臺,這就是用戶的需求改變導致的。現在用戶們已經習慣了在PC邊就完成消費,甚至是在手機端消費,傳統企業應該順勢而為,逆天而行很可能就意味著被拋棄。
傳統企業的轉型又該從哪方面入手?李明順說了這樣一句話:“由外及內,從邊緣到核心。”他舉了一個例子,拿電商行業來說,剛剛開始在互聯網上賣東西的人很可能只是一些線下小賣家、小商販,逐漸一些大些的店鋪,甚至是經銷商也看到了商機,參與了進來,電商就這樣火了。
雖然如今BAT們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迅速滲透,快速擴張地盤,但李明順對其似乎并不感到畏懼,他表示,BAT們雖然在如今掌握了足夠多的用戶和入口,并且利用他們充足的資金和品牌成功地建立起了一個產業鏈,但這種優勢是不能無限延伸的,尤其是在垂直行業中。
在金融行業中,好貸網建立起了用戶和銀行、信貸員之間的聯系,談及其會不會對銀行造成一定的威脅,李明順堅定地表示,其和銀行是一種合作的關系,大家一起推動行業的發展。但是想要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只靠一家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整個行業去推動,這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影響,“讓所有的站長都是行長”這就是好貸網接下去堅持的理念,用開放、寬容的眼光去看待互聯網的發展,去看待互聯網對金融行業的影響和改革。
他希望的,是建立一個中國最大的信貸網絡分發平臺,讓用戶更容易找到想要的貸款,讓天下沒有難貸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