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谷歌推出Google地圖,成為地圖服務從專業領域走向大眾服務的里程碑。PC時代,人們通常先在家里規劃好路線再出行;而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已經可以隨時隨地享受移動地圖服務。未來,移動地圖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什么?服務商們又憑什么在市場中立足?
BAT競逐移動地圖,入口成為關鍵詞
如今,移動地圖領域似乎已經成為了國內互聯網巨頭們競逐的角斗場:2014年1月,百度與人人公司簽署協議,宣布收購人人所持的全部糯米網股份;4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與高德達成確定性收購協議,高德成為阿里全資子公司;同年5月,騰訊宣布以11.73億元投資四維圖新,占股11.28%。BAT企業圍繞著移動地圖的跑馬圈地在有形和無形之中改變著該領域的格局,那么為什么互聯網巨頭們都在爭相搶奪與移動地圖相關的資源?
這就要提到一個詞:入口。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似乎每個服務商都在爭搶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移動地圖無疑是最直接的一個入口。移動地圖將虛擬世界畫面與智能手機屏幕、現實世界相連,地圖應用不僅可以集成其他功能,還可以嵌入到各類App中。此外,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移動應用,但不少應用卻面臨著擁有巨量注冊用戶,活躍用戶卻寥寥無幾的尷尬局面。而移動地圖,卻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無論是上班族還是有車族,每天都會出門,到達陌生的環境后,人們第一反應就是需要一張地圖,移動地圖也很好地解決了人們隨時隨地查詢路線的愿望。因此,移動地圖也就成為最容易也最可能實現保持用戶活躍度的產品。
移動地圖具有如此多的優勢,獲得了各方大佬的青睞也就不足為奇。雖然BAT們寄希望于移動地圖能夠起到很好的導流作用,但目前,要實現這個愿望可能還不太現實,或者說這個愿望即使實現了,也不會那么美好。
這源于用戶目前還只是將移動地圖作為一個工具使用,而不是將其看成一個集成了各項生活服務的平臺。據易觀分析,從目前用戶最常使用手機地圖的主要功能來看,排名前4的仍然是定位、搜索、路線規劃及導航功能。這也導致目前地圖雖然入口屬性存在,卻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不過,由于各個行業都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摸索期,先占據入口,未來一定不會吃虧。
O2O和UGC:兩種模式會否合二為一?
援引EnfoDesk易觀智庫產業數據庫近期發布的《2014年第1季度中國手機地圖導航App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僅第1季度,高德地圖/導航、百度地圖/導航就以32.6%(含iOS蘋果地圖4.8%)和25.9%的比例占據中國手機地圖導航App累計用戶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
隨著巨頭們進入移動地圖市場并且占據重要地位,想要尋求突破,只能不斷向多元化、精細化、集成化發展。用戶需求逐漸多樣化,移動地圖的功能也在不斷創新著。如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很多用戶開始逐漸習慣于網絡購物,甚至是使用移動互聯網進行購物,線上支付,線下購買,O2O也成為各類營銷的策略。誠然,O2O雖然有著巨大的盈利空間,但與地圖相結合,實現起來卻仍然需要邁過很多門檻。
如前所述,雖然移動地圖擁有一定的活躍用戶,但目前用戶使用手機地圖仍以路線導航為主。用戶還未形成將地圖作為生活服務平臺的使用習慣,地圖O2O市場仍需培養。此外,若地圖想要真正地實現O2O,勢必要具備詳盡、準確的商家數據,這不僅僅需要地圖廠商大手筆的資金、人力投入,還需要商家積極配合提供數據。由此騰訊與大眾點評牽手、百度與糯米聯姻的策略也可見一斑了。最后,線上支付也是O2O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如今對BAT們來說,這已經不是難事,而未來當用戶養成使用習慣,地圖數據翔實豐富,加上完善的支付環節,地圖O2O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移動地圖除了O2O之外,UGC也不是個陌生的詞匯??焖僮儞Q的地理信息,給地圖的數據采集增加了非常大的困難,UGC不僅僅在社交網絡、詞匯百科、問答論壇等領域風靡,在移動地圖方面也能小試牛刀。
如國外地圖應用Waze,其擁有一個由7萬多名會員組成的社區,這些會員幫助Waze編輯地圖和添加一些細節信息,如特定加油站的汽油價格,或是駕駛員在何處應留心超速監視區和避免發生交通事故等。UGC模式將地圖純粹的工具屬性自然而然地與用戶產生聯系,這種聯系也并不顯生硬,地圖服務商還能夠獲得實時的、最新的地圖數據,將地圖信息打造得更加完善,更貼近真實的地理信息。但同時,UGC由于是發自用戶,其必然會產生一定弊端,例如用戶提交信息有誤、評價時帶有個人主觀意見等等。
無論是O2O模式還是UGC模式 ,都需要用戶,但目前無論是哪一種模式,用戶都沒有形成大規模的使用習慣,甚至在三四線城市,用戶根本沒有使用地圖的習慣。未來,在地圖應用的模式足夠成熟之后,很可能這兩種模式將合二為一,既能夠保證用戶黏性及忠誠度,又在為用戶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找到了盈利方向。
移動地圖:期待更多元商業模式
未來,隨著數據的不斷完善,技術的不斷提升,移動地圖的定位也將更為準確,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在此基礎上移動地圖也存在著更多變量,也將出現更多元的移動商業模式。
BAT們圍繞著地圖應用逐漸開始建立行業生態壁壘,其他地圖服務商想要突破只能另辟蹊徑。移動互聯網為企業帶來的是更加碎片化的流量,這對中小企業來講也許是一件好事,只要抓住一小部分人的需求,并且百分之百地讓這些人滿意,就已經是成功。
目前,移動地圖仍舊以實力論輸贏,用戶在使用地圖時首先需要的仍是最準確、高效的定位服務,只有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差異化的努力,才能凸顯產品優勢,否則,即使產品再有新意,也無法受到用戶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