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在線教育在日益強烈的市場需求下,以教育類App的大批涌現為標志,快速地發展了起來。根據功能的不同,目前教育類App主要有:學堂型、題庫型、詞典型和工具型4大類。
課堂型:PC端到移動端的大遷移
課堂型App大多都能夠提供比較全面、系統的課程和學習場景。在課程設置上擁有較全面的專業、學科類目,在功能上能提供學習、交流、測驗或其它配套服務,課程學習也注重系統性和延續性。
對于學校階段的教育而言,系統性、科目性的學習是主流,而要能完整提供階段性教育系統課程卻并不容易。系統性的課程不僅要針對不同年齡、地區的具體情況提供不同的課程,還要在這些課程的基礎上建立一定的邏輯性,研發有針對性的學習服務,最后再進行移動端的優化。所以,從教育實力和研發實力上考慮,當前主流的課堂型App開發者多為在線教育平臺,而大多數課堂型App都以在線教育PC端平臺為基礎,主要功能和課程設置也與其PC端相似。例如滬江網校、華圖網校、環球網校等移動應用,都與其網校的內容、功能基本一致。
由于教育內容的固定性,移動端的教育內容與PC端相同或相似是理所應當的,但就產品體驗而言,移動端與PC端存在較大差異,如何根據移動端的實際需求優化課程體驗,是課堂型App面臨的主要問題。
題庫型:考試考題是主流
由于題庫型App建構難度較低,需求性又比較強,所以這一類型的App數量較多,且多為各類考試題庫。在功能上,題庫型的App主要是為了提高成績或考試沖刺,提高成績主要針對在校學生,尤其是數學和英語題庫,涌現了大批的題庫App。考試沖刺則細分較多,無論學生考試還是成人職業技能考試,幾乎每一類考試都有專門的考題沖刺App,在中考、高考、英語四六級、駕考、公考等熱門考試范圍內,更有真題類、模擬題類、預測題類、練習題類等不同類型的題庫App。
至于產品邏輯方面,題庫型App一般是羅列往年真題或提供名師明教所出的模擬題,更進一步的App則會將知識點拆分為具體題目,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另外,由于移動端操作限制,大多數題庫型App的題型設置以選擇題、填空題為主。隨著技術的進步,掃描、拍照查詢題型和答案等功能也在不斷增加。
詞典型:多年積累更可靠
詞典類App可以說是多如牛毛,其中內容質量層次不齊,產品設計也五花八門。詞典類App是移動學習過程中的基礎性應用,但由于內容和用戶需求都比較簡單,所以詞典型App的個人開發者比較多。拿一個簡單的新華字典App來說,只要將一本《新華字典》的內容搬到數據庫里就行了,除去版權問題,不需要開發者煩惱內容來源,也不需要研發太過復雜的功能。但是,看似簡單的詞典型App事實上做起來并不容易。
不同的用戶對詞典的要求是不同的,隨著App功能的增加,簡單的字、詞查詢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了,一個詞典App不僅要有豐富完備的字、詞數據庫和查詢功能,還得有翻譯詞句,甚至點讀、指譯、關聯學習等功能。所以那些一次開發,永不更新,也沒人運營的App,確實不太好用。從權威性、功能性和實用性等方面進行考慮,長期積累數據庫,保持團隊運營的詞典型App更能獲得用戶的青睞。
工具型:細分需求 寓教于樂
工具型App包含了所有能幫助人們在移動端進行學習的工具,所以種類龐雜,功能豐富。雖說大多數工具型App帶有很強的輔助性,但由于產品形態注重趣味性,與用戶心理和需求都比較貼近,工具型App成為了教育類App中用戶關注度比較高的類型。
根據用戶不同的學習需求,工具型App從字詞記憶、外語提升、學科助手,到時間管理、課程管理、學生社交等無所不包,每一個學習的小需求都代表著一大群用戶的需求。而為了黏住用戶,同時增加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工具型App大多加入了游戲元素、個性化的UI、社交賬號的關聯等等,盡管教育是一件嚴肅的事,但寓教于樂顯然更符合當下90后和00后的需求。
距離下一個金礦還有多遠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在線教育移動端將逐步趕上PC端。如今在線教育在PC端迸發出來的巨大熱量,未來也將在移動端顯現。但就目前來看,移動在線教育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教育類App開發門檻不高,移動教育市場既開放又混亂,走向成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如今教育類App的開發者五花八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App可能一夜間爆紅,也可能瞬間就被用戶拋棄。從產品研發、運營到后期管理和創新,一個App短期存活的成本并不高,這也使得教育類App并不愁“量”(應用數量和用戶數量)的問題,但這也造成了大量低質產品的涌入。移動在線教育市場要形成一定的標準和規范,還需要一段時間。
其次,娛樂與學習平衡點難以掌控。雖說成人教育類App并不存在這個問題,但畢竟學習需求的主流群體還是學生,特別年齡偏小的學生,自制力比較差,而大多數針對學生的App為了增加用戶粘性加入了較多的趣味性元素,要掌握App中娛樂元素與學習之間的平衡點,難度系數很大。好玩的App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不好玩的App又不能主動吸引學生,如何在吸引學生的同時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教育類App還需要繼續探索。
第三,功能和需求細分,實用性將越來越明顯。用戶在智能終端上的操作與PC端不同,許多步驟需要化繁為簡,甚至輕輕一觸就要解決問題,所以App的入口不能隱藏得太深,大量書寫的環節也不宜過多。現有的教育類App大多功能性比較單一,一個App只干一件事,也是為了滿足用戶操作簡便、目的明確的需求。
在細分市場中,針對英語學習、兒童教育、大學生學習3個領域的App數量尤其多。如英語學習,不僅有查詞、背單詞、背句子、練口語、練寫作等不同的細分,還有初中英語、高中英語、大學英語、商務英語、四六級、托福、雅思等細分,單此一類,App已多不勝數。切入細分領域,也成為了教育類App最容易做好的方式。在未來,英語學習、兒童教育、大學生學習3個領域必將迎來爆點,同時各個教育領域的需求也會得到更深層的細分。
最后,剛需內容同質化,盈利模式成問題。由于教育內容在一定的時間內相對固定,所以圍繞這些固定的內容和需求研發的App內容難免同質化。拿初中數學來說,圍繞初中數學所研發的App題庫、課程大抵相似,同樣的真題、模擬題,同樣是教學大綱范圍內的課程,用戶在選擇的時差別并不大。另外,教育類App目前還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是App本身收費、植入廣告收費、提供增值服務收費還是其它方式盈利還在探索中。教育類App還處在專注用戶和產品階段,市場環境也不成熟,談盈利為時尚早。
毫無疑問的,在線教育的下一個“金礦”將會爆發在移動在線教育領域。然而,要走到那一天,移動在線教育還要邁過很多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