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這兩年的創業圈,咖啡館作為一個熱詞始終離不開人們的視野。在移動互聯網創業大潮來臨的情況下,技術,服務之類的軟門檻高了起來,而場地、資金等硬門檻越來越低,這得益于資本市場的火熱,更得益于創業咖啡們在里面的不懈推動。
作為創新性孵化器,創業咖啡整合了本地創業資源,為早期創業者搭建起了一個具有辦公交流、技術分享、市場拓展、項目對接等一站式服務的平臺,也成為了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圣地。必幫咖啡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創業咖啡的典范,自2013年11月遷入位于郎園藝術區的新址后,必幫咖啡目前已收項目計劃書一百五十多份,幫助創業者五百余人,并受到包括各地相關政府部門在內的多家機構邀請,在全國各地開設了分支機構。是什么催生了必幫咖啡這個品牌并做到了如此規模,貫穿其中的東西是什么。我帶著這樣的問題,采訪了必幫咖啡的負責人,王雪女士。
我們看過,走過,回頭幫助他人
對于必幫咖啡的創立,王雪表示原因很簡單,“我們最開始只是做天使投資,在這個過程我們見到了很多年輕的創業者,他們可能剛剛畢業,對創業環境不了解,這些人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有錢,只有一腔熱情,一個創意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本身作為基金行業來講也是一群創業者,作為跟他們同樣的人,我們看過了,走過了,積累一些資源,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一些事情,幫他們走過他們最需要幫助的階段,讓他們少走一些我們走過的彎路”。于是有了必幫的口號:你創業,我必幫。為你打開夢想之門。
就是以這樣感性的理念,由青陽天使投資發起,聯合近20位著名天使、頂級投資機構合伙人和成功創業家創立的必幫成為創業咖啡中的一員。而這樣的投資背景,也使得必幫咖啡相較于其他的創業咖啡,在提供的服務和設備上更加齊全。“我們為創業者提供整個前中后三期全部的幫助。”王雪這樣介紹必幫服務。
前期,必幫咖啡的場地能為所有創業者提供一個交流、活動的平臺,這也是必幫最基本的服務。除了創業幫幫幫,Bigbang Demo,必幫大講堂等都是必幫咖啡自己舉辦的活動外,也會外接很多行業內的活動,例如清科俱樂部、TMT商會、易觀相對論、北京移動開發者俱樂部、新浪微博大數據沙龍等。
中期的創業服務鏈會在每周固定時間為創業者提供包括行政、法律、財務、商標在內的服務,為創業者對不了解的事項提供咨詢解答,對于遇到真正困難的創業者,還可以介紹實在的服務商去提供服務。
后期,在創業者有所成長后,必幫的基金會投給這些小團隊,或者引入到必幫的辦公樓做更深層次的投資輔導,甚至會拉上其他更大的投資人一起來為這個項目投資,推著創業者往前走。
“我們跟其他創業咖啡有所不同,比如說車庫咖啡,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場所,也有服務鏈,但他們可能很少有基金。因為必幫成立時,創始人都是投資人,可以補上這一塊。但車庫作為創業服務機構的老大哥,為所有創業咖啡做了一個楷模。”王雪這樣介紹必幫與其他孵化器的不同。
“可能創業者開始只有一個idea,我們前中后期的服務可以幫助他打造一個團隊,解決所有的行政注冊問題,并幫助他們融資。”必幫咖啡正是以這樣完善的服務,貫徹著為他人實現夢想的理念。而這背后,僅僅是因為創始人看過,走過這條創業路,回過頭,幫助其他的人。而作為一家有投資公司背景的創業咖啡,如何篩選和提供更進一步的服務成為了避不開的問題。
相信人的因素,錢是真實世界的掌聲
“我看的主要角度是人”,王雪作為如今的項目篩選人,這樣形容自己與之前的不同,“之前篩選項目的時候,可能更多基于投資行業的經驗,以團隊、商業模式和市場前景作為標準,而我會比較感性。我更愿意看的是這個創業者身上有多少意愿去做這個事情,更愿意看到創業者有多大的意愿是去做出些對于這個世界哪怕微小的一點兒改變。可能做的事情非常的小,但慢慢積累起來就能做出大事”。
王雪認為,好的創業者首先是心正,真的是為了實現自己心里的夢想。其次是對項目的癡狂程度,最后才是項目計劃的扎實程度。“如果一個創業者具備了堅持、熱情、自控等精神要素,我就會看好創業者的未來。這跟做事情的大小沒有太大的關系。”
在王雪看來,這些大小事情,都有規律可循。“不管社會怎么發展,‘日光之下無新事’,一切都是從人性中出來,也都是順著人心發展。真正符合人性的東西,一定會被大眾所追捧。創業者首先得挖掘自己想要的產品,搞懂了自己,也就搞懂了大眾”。
而問及如何判斷一件事符不符合人性,王雪表示,簡單概括就是好不好玩兒:“讓人覺得好玩兒的東西一定是順應人性的,即便有些項目看起來不那么嚴肅,不一定能馬上看到這些項目的前景和未來,但我覺得這是好玩兒的事,好玩兒的東西一定會有人欣賞,這一點就夠了,我也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得很好。”
王雪也為我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創始人希望建立一種新的粉絲經濟體系,以改變現有的社交方式,于是他設計了一款以虛擬貨幣進行好友買賣的新式社交APP,并制定了一套新的規則——不需要用語言文字打招呼,關注對方的方式就是把對方買過來。“我覺得這樣就很好玩兒。我喜歡這種給自己定新規則的人,可以跟正常人過不一樣的生活。我們現在每個人都過得太平凡了,可能我們每個人骨子里都憋著股勁兒想看見新鮮的、不一樣的生活。”
而問及選擇項目時,是否看重項目的“錢景”,王雪回答,“夢想是靈魂世界的碑石,而錢是真實世界的掌聲。當我們把事情做到一定階段得到社會認可的時候,錢就來了。我們自身做很多事情,包括創業服務鏈及咖啡廳的日常經營都不以盈利為目的。”
在王雪看來,必幫咖啡作為一個孵化器,也僅僅只是做了一件把大家聚集到一起的好玩兒的小事。“目前,必幫咖啡已經入住了八支團隊,我現在感觸很深的是,我們每天中午會在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會聊很多產品的事,團隊在溝通的時候,就形成了良好的互助循環。我們看著這些好玩的創意,每天的生活被創業者們感染,會覺得自己的生活也很好玩兒”。
每一天,回頭看,都覺得值
談及必幫的后續發展,王雪也表示,只是希望必幫咖啡能成為讓所有創業者都可以獲得幫助的地方。“很多政府及投資機構也都希望我們把必幫開展到當地去,復制必幫的模式。我們也希望把必幫的服務、理念帶到各地區,幫助真正有夢想的創業者實現他們的那些小夢想”。
最后,王雪這樣形容自己所做的事:“我們每天都在盡我們的所能去幫助每一個來必幫尋求幫助的創業者。必幫為他們提供了打開那扇門的機會。我們做必幫也不是為了要賺多少錢,獲多大的利潤,只是為經歷的這些與創業者們共同走過的每一天,回頭看,都覺得值。”
結語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是我采訪完后對王雪女士的整體印象,也是對必幫咖啡的整體印象。作為一家小有名氣的創業咖啡,王雪和她的團隊所做的,僅僅只是在做著符合自己心意的事,但是,也做到了每一位前來尋求幫助的創業者的心坎里。
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夢想,王雪和她的團隊在實現著他們自己夢想的同時,必幫咖啡也在幫助創業者們實現各自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