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是高職院校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學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圖文信息設備應用與維護項目課程建設,本著培養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宗旨設定各個項目任務,采用六階段教學法來設計、組織教學過程,并設計推行理、實并重的項目課程考核方案,經過五屆學生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職圖文信息設備應用與維護項目課程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004-02
圖文信息設備應用與維護課程是我院圖文信息技術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也是突出圖文信息技術專業方向的重點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圖文信息設備使用、維護等方面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工作與學習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適應圖文信息設備使用與維護技術人員工作崗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與工作。隨著整個社會數字化、信息化和網絡化進程的加快,辦公自動化圖文信息設備成為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信息工具,其使用、維護和維修已經形成一個行業。
項目課程是基于項目教學的課程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職業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學習和應用知識,掌握實際操作技能,發展自己的綜合職業能力。在職業教育領域推進項目課程建設,有利于職業教育課程內容與崗位能力需求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課程內容與工作任務緊密聯系起來,有效促進職業能力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植優良學風。項目課程是按照具體項目和“教、學、做”一體化原則構建的課程形式,由學生接受任務、獨立完成任務、進行成果展示和學習總結評價等環節組成的完整的工作過程。我院以項目為載體對圖文信息設備應用與維護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一 教學目標設計
課程以常用的辦公設備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和掃描儀為主,配合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投影設備、電腦刻字機及寫真機等數碼圖文設備。基于項目課程的圖文信息設備應用與維護教學目標包括三個方面。
1.專業能力目標
要求掌握常用的辦公自動化圖文信息設備的分類、特點、技術指標等基本知識,熟悉各類圖文信息設備的內、外部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的工作原理,掌握各類圖文信息設備安裝、連接和操作的使用方法,熟悉常見圖文信息設備的日常保養方法,了解常見圖文信息設備常見故障檢修方法和維修流程。要求學會辨識各類機械零件,熟練操作拆裝圖文信息設備的各類工具,識讀圖文信息設備安裝圖示、安裝手冊及電子手冊,用萬用表測量電子元件好壞及電烙鐵焊接電路等技能。
2.方法能力目標
要求強化學生搜集、分析和組織職業工作所需信息的能力;計劃和組織職業工作活動的能力;依照程序標準作業、優化工作流程、協調配合工作的能力;繼續學習、獲取新知識技能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社會能力目標
要求強化學生職業工作中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及有效進行工作評價的能力;具備團隊合作意識及溝通、交流和表達能力;具備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并逐步養成工作踏實、認真、細致和遵守規范的良好職業習慣;具有環保、安全、質量和服務意識。
二 教學內容設計
近年來,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課程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得到了一定范圍的應用,對高職課程項目化開發的理論和思路有了一定的探索,缺乏的是開發項目課程的技術。項目課程開發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其重要技術包括工作任務分析、知識技能選擇、項目選取與設計等。項目課程開發的基礎是對工作任務的分析,項目課程開發的關鍵是課程結構的開發,項目課程開發的落腳點是課程內容的開發。在課程內容設計中,應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模式,并從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項目課程特性出發,根據圖文信息設備的用途和分類特點,參照相關企業圖文信息設備維修崗位能力要求及鑒定標準,本著培養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三種能力的宗旨設定各個項目任務的工學目標和課程標準,突出對職業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的培養。課程共設置5個大項目,分別是“復印機的使用與維護”“傳真機的使用與維護”“數碼相機與數碼攝像機的使用與維護”“掃描儀的使用與維護”“打印機(一體機)的使用與維護”,下設14個實訓任務和若干拓展任務。以這些項目任務驅動知識的習得、技能的訓練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下面以“復印機的使用與維護”項目為例,說明任務設置及其對知識能力的覆蓋和驅動。具體內容見表1。
——————————————————————————
*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校內教研項目“《圖文信息設備應用與維護》項目化課程建設”的研究成果之一
(編號:081005)
三 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實踐
本課程是工作過程化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課程,其核心特質是理實融合、工學一體,教學實施“做中教、做中學”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思想。按照工作過程六步驟(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反饋)安排每個項目的教學,形成“六階段”教學法。每個階段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資訊階段主要采用工作頁法、啟發互動法、“頭腦風暴”法、講授法;計劃階段主要采用工作頁法、啟發互動法;決策階段主要采用啟發互動法、討論法;實施階段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實際操作法、工作頁法;檢查階段主要采用觀察討論法、角色扮演法;評價反饋階段主要采用討論法、對話評價法、行為總結法等。下面以“復印機的使用與維護”項目為例,說明教學實施過程和教學方法的使用,具體內容見表2。
四 考核方式設計
本課程是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所以,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不能僅憑一頁試卷確定,對于“術語、概念、原理、功能、作用”這一類陳述性知識而言,評價學生記憶是否牢固、理解是否透徹,可用試卷進行定量考核評價;同時,實訓與理論考核并存、并重,實訓考核采取內容由淺入深,項目由易到難的漸進性模式,采用現場實際操作的形式進行考核。根據課程源于崗位能力的綜合項目的特點,將過程考核引入到課程的成績考評中,鼓勵和發現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優秀表現;在設定考核指標時,注重學習方法的訓練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既要考核評價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設定技術技能指標),也要考核學生的職業關鍵能力(設定人文情感指標),該課程考核成績評定方案見表3。
五 教學實踐效果
基于項目課程的圖文信息設備應用與維護教學設計已對五屆學生進行了實施,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經過項目化課程設計與開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動手能力有了較大的進步,職業技能有了明顯的增強。學生在暑期社會實踐和畢業頂崗實習過程中,表現出專業的職業技能水平,得到企業的認可和好評,擴大了本專業的知名度和社會就業效應。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教學法有其獨特的優勢,應更進一步總結提高,大力試用推廣。
表1課程項目任務設置及其對知識能力的覆蓋和驅動表
項目任務設置復印機的使用與維護任務1:常用機械部件與工具的認識和使用;任務2:復印機的使用操作;任務3:復印機的日常維護和保養;任務4:復印機的常見故障排除及拆裝操作
覆蓋和驅動知識機械、電工、電子技術基本常識和基本知識;復印機基本原理與基本結構知識;復印機操作使用方法基本知識;復印機故障識別與診斷知識;客戶服務知識
技能復印機的安裝和設置操作;熟練操作使用復印機;能正確使用各種工具拆裝復印機;使用工具對復印機的相關部件清潔維護;更換硒鼓、墨盒等耗材;處理常見卡紙故障;查找故障代碼并進行簡單故障的處理;有效地和客戶溝通
能力素質搜集、分析和組織職業工作信息的能力;計劃和組織職業工作活動的能力;依照標準作業、優化工作流程、協調配合工作的能力;繼續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工作中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及有效進行工作評價的能力;團隊精神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環保、安全、質量和服務意識
表2“復印機的使用與維護”項目課程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設計表
復印機的使用與維護(學時:16)
項目任務常用機械部件與工具的認識和使用;復印機的使用操作;復印機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復印機的常見故障排除及拆裝操作
教、學、做步驟教、學、做內容及組織流程 教、學、做方法學時建議
資訊(明確任務獲取信息)師生解讀“項目背景”“項目任務書”,以明確任務;小組借助腦圖(心智圖)思考討論確定完成“復印機使用與操作”的各關鍵信息,并據此制定“復印機操作使用、日常維護保養、故障排除及拆裝”等工作基本步驟;依據上述思考與謀劃,學生小組利用工作頁收集信息,對知識進行學習理解和研討、記錄;教師幫助學生梳理信息并對學生收集信息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啟發式教學法、“頭腦風暴”法、講授法、工作頁法4
計劃決策學生小組依據收集和理解的信息,按照工作頁的引導,分析設計復印機操作使用、維護保養、故障排除及拆裝的工作流程,確定作業注意事項和安全措施;學生小組制定復印機操作使用、維護保養、故障排除及拆裝的步驟,經教師與學生檢查確認后交付執行討論法、工作頁法、啟發互動法2
實施學生按任務實施工作頁的要求實施復印機的使用與維護各項任務;教師按照項目任務實踐教學工藝標準宏觀組織、具體指導任務驅動法、實際操作法、工作頁法8
檢查觀察員觀察記錄整個工作過程;學生小組要有意識地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開展反思、控制和調整;并填寫檢查調控記錄與分析工作表單觀察討論法、角色扮演法1
評價反饋學生及小組按照評價與對話表,依據工作學習過程和成果,從知識掌握與應用、操作熟練程度、態度意識等方面開展自評和小組評價;師生通過評價與對話表的“教師評語與建議”“學生體會與補修計劃”專欄開展對話式評價、交流反饋討論法、對話評價法、行為總結法1
表3課程考核成績評定方案表
考評方式過程考評(項目考評)60%期末考評40%
素質考評項目考評
10%知識測試20%項目任務操作30%40%
考評實施自評、互評及教師評價相結合卷面知識測試(開卷/閉卷)實訓操作(分小組)實際操作考評
考評標準學習態度認真、嚴謹,遵守紀律;具有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吃苦耐勞;遵守規范和工作流程;互動、分組討論參與積極預習、復習知識內容,知識問答正確,記憶牢固,理解到位,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操作正確規范,按任務書的進度展開工作;動手能力強,方法到位、操作得當;任務結果完成良好;實訓報告符合規范,語言準確,文字流暢一人一組,按要求完成指定設備操作任務;思路清晰,動作熟練,方法、步驟正確;正確回答教師提問(對部分不熟練的操作能用語言解釋清楚),評分時結合行業操作標準、技術規范等
參考文獻
[1]劉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2010(22):44~49
[2]唐秋宇主編.辦公自動化設備使用與維護實訓教程[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95~122
[3]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的內涵、原理與開發[J].職業技術教育,2008(19):5~11
[4]雷正光.促進工學結合的實踐途徑——項目課程[J].職教論壇,2008(14):4~6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