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職教集團主要存在地方政府引導和支持力度不夠、職教集團內部運作效率低下、校企合作難以深入等問題,本文提出了加快行業型職教集團建設與發展的幾點建議:發揮政府的多元杠桿作用;加強行業協會的牽頭作用;擴大職教集團規模;強化集團品牌意識,健全集團管理體制,加強集團內涵建設。
【關鍵詞】行業型職教集團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020-02
行業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優勢明顯,有利于促進校企合作,密切和強化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的聯系,并實現資源共享,進而推進教學改革、專業建設、科研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 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
1.國家和政府的政策為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帶來新機遇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擺在更突出的位置。要充分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勵企業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從政策上對推動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鼓勵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進行了戰略規劃,進一步強化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目標和決心。各省也陸續提出“強化校企合作,積極組建一批職教集團,推進教產結合、校企一體化辦學,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企業對職業教育的引領作用,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掀起了創新發展職業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熱潮。
2.經濟快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為行業型職教集團的發展帶來了新動力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時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是提前三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時期。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產業結構的調整為行業型職教集團的改革與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行業型職教集團和產業、經濟緊密相連,因此在發展的同時,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改革以實現兩者的協調發展。
二 行業型職教集團發展存在的問題
校企合作和資源共享是行業型職業教育集團運行的重要基礎,校企、校際之間形成的資源整合優勢則是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重要切入點。然而,通過走訪調研部分行業型職教集團,發現目前集團的運作主要停留在集團聯誼會、聯合招生、集團內技能鑒定等某些不存在利害關系的工作方面,“實現資源整合、促進校企合作”的目的沒有得到有效落實,集團辦學陷入了成員間資源難以整合共享、校企合作難以深入開展等困境。
1.地方政府引導和支持力度不夠
雖然各省教育廳下發了關于組建職教集團的若干意見,也提及“省教育廳對加入職教集團的縣公辦職業學校將在政策、經費等方面給予扶持,各市、縣(區)政府也要在政策等各方面對職教集團給予積極支持”,但后續的籌備組建工作以及具體的激勵措施卻沒有及時跟上,政府應起的宏觀管理的作用不明顯,缺乏總體規劃,在加強集團發展政策的研究和業務指導,總結和推廣本省成效突出的職教集團,營造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積極參與職教集團建設的良好氛圍等方面推動力度不夠。
2.職教集團內部組織聯結松散,管理體制不健全,運作效率低下
職教集團成立之前,相關部門與牽頭學校或行業進行充分調研,多方論證,認為組建職教集團勢在必行,但職教集團成立之后,集團對內部成員卻沒有實質上的控制權力,集團很多一體化建設方案很難實現,集團實施的一體化戰略也只能是形式上的統一,這反而阻礙了集團成員本身優勢的發揮。尤其是在校企合作方面,運行機制不健全,合作深度不夠,企業參與積極性較低。
3.沒有把握好校企間的利益結合點,校企合作難以深入
第一,集團利益分配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利益共同點”“相互協調平衡”是職教集團存在和發展的長效機制,采取什么樣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職教集團化辦學的難點所在。目前,職教集團各方沒有建立起長期、穩定、互利互惠的合作機制,大多是不規范、短期、低層次的合作,成效參差不齊。
第二,成員單位參與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不穩定。長期以來,校企合作在我國職業院校辦學中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直接導致職業院校“關門辦學”、不了解行業企業的技術發展、人才需求和人才規格要求等信息,使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從而影響了企業與院校合作的積極性。
4.行業協會等中介機構的職能弱化
目前,職教集團辦學主體主要還是學校、官方,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還尚未涉入,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完全可以依托這些組織建立中介服務機構,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職業教
育中的主導作用,開展策劃、咨詢、牽線、指導、評估等工作,為有效開展校企合作服務,使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在校企合作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得以彰顯。
三 加快行業型職教集團建設與發展的建議
1.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多元杠桿作用,為職教集團的發展創造條件
“政府在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管理和運行中主要起到統籌協調、宏觀調控的作用。這一作用的發揮主要不是通
——————————————————————————
*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行業型職教集團深度融合運行機制研究”階段性成果(批準號:DJA120299)
過行政指令,而是通過多元杠桿來發揮的。”政府行政部門應該從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激勵政策、保障政策等政策入手,充分發揮其多元杠桿的宏觀調控作用,加強對職教集團的領導。
2.加強重點產業相關行業協會的牽頭作用,推動行業型職教集團與產業經濟的協調發展
針對當前行業型職教集團的組建與發展滯后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制約經濟發展等問題,應加強行業協會的牽頭作用,建設符合自身實際并彰顯特色的職教集團。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鼓勵行業行政管理部門參與集團的發展規劃和運行指導,大力推動行業型職教集團與產業經濟的協調發展,適應經濟建設及產業發展對職業教育的客觀需求。
3.擴大職教集團規模,深化校企和校際之間的合作
擴大職教集團的規模關鍵在于吸引更多的辦學條件好、實力強的學校的加入和參與,特別是那些依托母體企業或舉辦者行業辦學的民辦院校的加入,可以為校企合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拓展集團規模,同時還要提高企業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積極性,讓企業在加入職教集團的同時獲得員工培訓和資源共享的便利。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校際合作,形成校企利益、校校利益的驅動機制,保證合作的長久性和穩定性。
4.強化集團品牌意識,健全集團管理體制,加強集團內涵建設
好的品牌可以為集團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效益,行業型職教集團要樹立品牌意識,加強集團品牌建設。健全集團管理體制,成立一個第三方機構來監督和協助職教集團的管理工作,保證職教集團的合理運行和科學運作。提高集團成員單位對各自的責任和權利的認識,規范成員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校企共建、資源共享、利益共贏。制定相關約束機制,避免出現職教集團 “集而不團”的現象。此外,加強集團的組織建設和內涵建設,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推進大中型企業的建設與發展,密切聯系各行業協會和科研機構,充分發揮職教資源的效能,增強職教集團的社會服務能力,為職業教育的發展以及省域經濟的建設出謀劃策。
參考文獻
[1]宋濤.福建省級行業型職教集團組建與發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2]劉珍.江西省行業型職教集團發展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010
[3]蘭小云.行業型職教集團運行困境與對策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1(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