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式體言又稱形式名詞,是一種不具有或極少具有實際意義、主要起語法作用的體言(名詞)。形式體言在句中所起的語法作用是使前面的用言或含有活用詞的句子體言化,以便它們能在句中作主語、賓語等由體言才能充當的句子成分。形式體言是日語的一大特色。雖然它本身不具有或極少具有實際意義,但其在整個句子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使其前面的活用詞具有體言性質的語法作用外,還給句子添加一定的意義具有畫龍點睛的功效。本文主要就表示因果關系的“せい”這個形式體言的用法和意義進行論述。
【關鍵詞】形式體言因果關系意義及用法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063-02
對于日語學習者來說,“せい”或由“せい”構成的慣用句型如:“…せいか”“…せいで”“…せいにする”等在日語會話和日語文學作品中非常常見。正如“せい”的原有漢字“所為”所示,“せい”是伴有說話人主觀評價的、表示因果關系的形式名詞。幾乎所有的日語學習者都知道,“せい”表示因果關系,其意為“由于,怨,因為,怪…”,表示導致不良結果的原因,與“おかげで”對立。但這種認識,不夠全面和完善。“せい”連接的句子,其結果可以有好有壞。那么,什么時候表示不良的結果,什么時候表示好的結果呢。文章中將列舉最為常用的關于“せい”的慣用句來解釋說明“せい”的用法和意義,以此來加深理解。
一 “…せいか”
例1,今日は風があるせいか、日差しが強いわりに涼しく感じられる。/大概是因為今天有風,所以盡管陽光很充足但是卻感覺涼颼颼的。
例2,彼はそれを知っていたせいか、私の話を聞いても特に驚いた様子はなかった。/他可能已經聽說了這件事,所以當我告訴他時,他一點都沒有吃驚。
此時的“せいか”完全可以和“からか”“のか”替換。其意為“也許是因為、大概是因為、可能是因為”,用以表示推測產生某種結果的理由。“せいか”的前置要素可以是名詞、形容詞、形容動詞、動詞和指示詞,文末述語為動詞和形容詞。表述的重點在于其結果。如例1,說話者更想表達“今天感覺涼颼颼的”這個事實,“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有風的緣故吧”。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形式名詞“せい”后接表示“疑問和不確定的心情”的助詞“か”,表示發生的原因和責任所在比較模糊、不確定。此時重點并非是對結果的評價性,而是說話者單純的敘述當時的感受。如例1,并沒有抱怨起風導致感覺涼颼颼,使其感到不適。話題沒有涉及說話者對于這個結果的評價。如例2,說話者想表達“‘他’沒有吃驚”這個結果。
二 “…せいで”
例3,わがままな母親のせいで、彼女は結婚が遅れた。/由于她母親過于固執,所以她結婚很晚。
例4,三人が遅刻したせいで、みんな新幹線に乗れなかった。/由于三人遲到,結果大家都沒乘上新干線。
例5,熱帯夜が続いているせいで、電気の消費量はうなぎのぼりだという。/據說因為夜間持續高溫,電的消耗量直線上升。
例6,彼は童顔のせいか、もう三十近いのに高校生のように見える。/也許是因為他長了一副娃娃臉,都快三十的人了,看上去還像個高中生似的。
例7,雪のせいで町はいつもと違って聞こえる。/也許是下雪的緣故吧,街道與以往有所不同。
在這個句型中,“せいで”用于表示發生壞事的原因和責任的所在,含有說話人的批判和責怪。如例3的意思是“她結婚晚是由于她母親過于固執”。如例4的意思是“沒能趕上新干線,責任在于遲到的三個人”。如例5的意思是“電的消耗量高都怪這高溫的夜間”。如果文末述語是“見える、聞こえる、感じる”等表示知覺的動詞,其結果不一定是不良結果。如例6和例7。
三 “…のは…せいだ”
例8,こんなに海が汚れたのはリゾート開発規制をしなかった県のせいだ。/海水被如此污染,都是因為縣政府沒有限制開發度假村造成的。
例9,目が悪くなったのはテレビを見すぎたせいだ。/把眼睛搞壞的原因是因為看電視看得多了。
例10,暮らしがよくならないのは政府のせいだ。/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是因為政府無能。
例11,サッカー試合がキャンセルしたのは悪天候のせいだ。/足球賽取消是因為惡劣的天氣。
這個句型中,先敘述不良結果,再闡明產生其結果的原因。這個句型與“…のせいで…となった/だ”同義轉換。
四 “…せいにする”
例12,學校は責任を取りたくないので、その事故は生徒のせいにして公表しようとしない。/由于學校方面不愿意承擔責任,所以把事故的原因歸咎于學生而不予以公布。
例13,彼は仕事がうまくいったときは自分一人でしたように言い、うまくいかなかったら人のせいにするというような男だ。/他就是這么一種人,工作有成績時都歸功于自己,工作出問題時就推到別人頭上。
其意為“怪……是……造成的,歸咎于”。此句型表示片面地將不良結果的原因歸咎于某人或某事,多帶有其實另外還有人應該負責的含義。如例11表達的意思是“是學校單方面地認為事故原因在于學生,其實事實上學校或其他背負責任”。又如例12,說話者認為“‘他’片面的把問題推到他人頭上,其實‘自己’也有責任”。
五 “…せいか”
例14,年のせいか、このごろ疲れやすい。/也許是因為上了年紀,最近特別容易累。
例15,家族が見舞いに來たせいか、お爺さんは食欲が出てきた。/可能是因為家屬來探視他,老爺爺食欲大振。
例16,年頃になった成果、彼女は一段ときれいになった。/也許是到了青春妙齡,她越發漂亮了。
例17,気のせいか、このごろ少し新聞の字が読みにくくなったようだ。/也許是精神作用,最近報紙上的字我覺得有點看不清了。
此句型表示原因和理由。意思是“也說不清,也許是因為什么什么理由”。如例14的意思是“也許是因為上了年紀”。其結果可以有好有壞。例13、16的結果是壞結果,而使用同一個句型的例14、15的結果是好的。
通過上述相關句型的用法和意義的分析和比較,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因果關系的確定性與他的原因之間有關聯性。如果因果關系是確定,再沒有其他原因,那么“せい”的句型,基本上只用于表示不良結果。但相反,如果因果關系不確定,“せい”可以用于期望的結果和沒有評價性的中立的結果。如上文提到的,文末述語是“見える、聞こえる、感じる”等知覺動詞,其結果不一定是不良結果。因為知覺動詞帶有極強的抽象性和個人的主觀判斷性,所以當文末述語是知覺動詞時可以認為因果關系是模糊的、曖昧的。正因為如此,其表示的結果可以是好的結果,也可以是中立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冷鐵錚.論日語中的形式名詞[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2(1)
[2]羅國忠.日語慣用型精解[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3]王曰和.日語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4]謝秀枕.現代日語語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5]〔日〕砂川有里子.日本語句型詞典(徐一平等譯)[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6]葉琳.常用日語慣用型[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