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口語能力是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中重要的一項技能,如何預防英語專業口語課堂的沉默現象是一項重要的研究。本文闡述了英語專業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分析了英語專業口語課堂的教學現狀和原因,提出了一些英語專業口語課堂沉默現象的預防策略。包括在英語專業口語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把背誦的方法有效運用于口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口語習慣;完善口語教學評價方法等。
【關鍵詞】英語專業口語課堂沉默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076-02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跨文化交際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英語專業學生而言,具有較高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顯得格外重要。但目前的英語專業口語課堂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口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出現,使得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一些改革,不但可以更好地利用英語專業口語課堂使學生不斷提高英語口語能力,而且能夠增加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增強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信心。
一 英語專業口語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是交流的工具,口語在交際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語言是信息傳遞的載體,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習英語語言能力的關鍵,也是素質教育和跨文化交際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學生就業的過程中,用人單位也更重視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英語口語能力對英語聽力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具有強化作用。所以英語專業口語課不容忽視。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普遍不高,學生逃避口語表達,在口語課堂中多是被動地接受,口語課堂出現沉默現象。如何在口語課堂中開展訓練十分重要。教師要教給學生口語練習的方法,營造英語環境,促進學生英語口語學習動機,使學生克服交流障礙,提高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
二 英語專業口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英語專業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是英語專業本科教學的重點之一。但對學生而言,口語卻是他們的難點。雖然大部分高校的英語專業都在第一學期開設了口語課程,但卻還存在一些問題:口語課課時不足,大多數院校的英語專業每個學期只開設2~4學時的口語課,這對學生的口語能力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分班人數不合理,很少有院校能夠進行小班授課或分組授課,大班教學的現象使每節課學生發言的時間有限,甚至不能做到每節課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言,這不利于學生參與到口語課堂教學中來。傳統的口語課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傳統口語課堂教學模式表現為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教師說得多、學生交流的機會不多,口語課堂容易出現沉默現象。從學生角度而言,全國各個地區的英語教學水平不均衡,許多高中以應試為導向忽略了口語教學,一些學生的口語基礎比較薄弱、發音不準,表達不清楚、不正確。許多學生好面子,擔心被同學嘲笑,不愿意在課堂中發言。這種課堂沉默現象是可以傳染的,一個學生不說,其他學生也不說,久而久之,形成了沉悶的課堂氣氛,使得課堂沉默現象越來越嚴重。準確、地道地進行口語表達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對跨文化交際中知識的匱乏也是口語交流中的障礙,使學生不能進行有效交流,而交流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使學生不愿意在課堂中表達自己的思想。客觀地說,現在一些口語教材中的活動設計不能很好地滿足課堂教學的需求,有些內容學生不理解也不感興趣,所以不愿意去說。
三 預防英語專業口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對策
1.在口語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法
在課堂教學的設計中,教師可以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根據每節課的不同主題為學生設定任務。任務的設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采用對子練習、小組練習、辯論等多種形式完成任務。在TBLT中,由于教師所設定的目標、任務(task)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學生能夠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辯論、小組練習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設定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的形式來代替傳統的教師回答的形式。在口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而不應該只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重視背誦對于預防課堂沉默現象的作用
背誦對英語口語提高的有效性已經被很多學者和教師所認同。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提出的二語習得理論中的“輸入假說”是二語習得理論的核心。只有通過大量的語料輸入才能做到有效輸出。而英語口語最好的輸入方法莫過于背誦。學生可以通過背誦糾正語音、語調、節奏。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重視聽力語料對口語的積極作用,并強調學生對語塊的背誦,使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可以把語塊作為整體進行存儲和輸出。教師要促進學生詞匯的學習,指導學生背誦大量的短語、習慣用語、固定搭配包括一些常用句型,這些是學生進行流利口語表達的關鍵。當學生可以流利、正確地進行口語表達時,學生就不會抵觸開口說,課堂的沉默現象也就消失了。
3.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口語習慣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中文思維模式是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一個障礙,包括詞匯障礙、語法障礙和文化障礙。口語教師在課堂上要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和創新思維模式,避免學生口語表達過程中先想中文然后再翻譯成英語所造成的Chinglish的現象,使學生形成英語的表達習慣和英語語感,避免母語負遷移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影響。在口語課堂中,教師應注重增加跨文化知識的講授,以此來減少學生由于文化障礙所造成的口語表達困難和錯誤。
4.正確處理學生口語表達中出現的錯誤
錯誤是英語口語表達和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教師如何有效地在口語課堂中糾正學生的口語錯誤,對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也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在糾正學生表達中出現的錯誤時,教師要區分不同的錯誤,對于學生無法自己認識到,必須有教師指出和指導的錯誤和學生可以自己糾正的錯誤,采用不同的手段。根據教師對學生的了解,針對學生不同的口語基礎,選擇弱化錯誤還是進行傳統糾錯。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糾正錯誤,什么時候進行糾錯,如何糾錯和由誰來進行糾錯。要保證學生的情感不受傷害,不要挫傷學生的口語積極性。口語的目的是交流,重點是語義,交流的目的達到了交際任務也就完成了。
5.完善英語專業口語教學的評價方法
口語課程的評價方法要從單一的終結性評價轉向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終結性評價是采用測試的手段了解學生在某一段時間內的學習狀況,如期末考試。通過期末考試得出學生的成績或等級。單一的終結性評價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形成性評價所注重的并非僅僅是學習的結果,而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活動觀察、記錄或者通過作業、課后反思等多種形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持續、全面的評價。形成性評價可以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來,可以采用教師評價、生生互評以及學生自評等形式來強調學生的共同參與。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避免口語課堂沉默現象的出現。
6.提高口語課任課教師的英語專業素質
雖然口語課堂教學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但教師的指導作用也不容忽視。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英語能力,尤其應該具備較為突出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這樣才能營造真實的口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信心。口語課任課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加強學習和進修。
四 結束語
通過在英語專業口語課堂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合理地設計教學任務。把背誦作為學生課內外學習的一個手段,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英語專業口語課程評價體系。不斷提高口語教師的英語專業素質等策略有效地預防和解決英語專業口語課堂中的沉默現象,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冬蕾、王立榮、牛曉明.英語專業口語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考試周刊,2012(52)
[2]胡歡.大一英語專業口語教學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23)
[3]蔣志豪.英語專業口語教學中的母語負遷移現象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
[4]陸燕.基于形成性評價理論框架下的非英語專業英語口語教學[J].凱里學院學報,2012(4)
[5]趙衛紅.背誦與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8)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