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課件集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動畫、聲音于一體,能為教學提供直觀生動的表現效果,本文結合地理課件制作過程,從三方面論述了地理課件制作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淺析了作為高校地理師范生,不僅要學會如何制作課件,更需要重視其在制作及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自己師范教育技能。
【關鍵詞】地理課件制作師范技能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085-01
近年來,師范類高校地理專業將師范技能的重點放在了多媒體課件制作與實訓上,以廣東省為例,各高校舉辦了多屆地理師范技能大賽,通過競賽,學生們的課件制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就業后普遍反映,應用課件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效果明顯,以下對高師學生在進行地理課件制作與運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淺析。
一 制作前常見的問題
1.課件設計思路
中學地理課件制作中教材是基礎,課件的設計不能脫離教材而進行自我想象的編寫,課件設計主要內容應包括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運用的教法及設計思路,多數學生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忽視了所要講授課程中的重點、難點,也沒想過要運用何種教法與設計思路,總以為把本節課程的內容用課件演示完畢,即完成教學任務,缺少從聽者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如何設計與完善課件內容。
2.課件整體結構
地理課件整體結構主要包括封面、目錄、轉場、各部分內容、課程小結及結尾頁面,在設計課件時,最好能先用筆在紙上寫出每屏要顯示的簡略內容與演示形式,設計好之后,再在軟件上去完善。其中,最容易忽視的是總目錄頁面的設計,在制作過程中,多數學生不重視,而總目錄頁正是本節課程所要講授的綱要。在設計中,教師要針對目錄頁中每項綱要,分別做其對應的超級鏈接,然后再進行展開講述,每個部分講授完成后,再回到總目錄頁面,然后接著下一項內容的講授。這樣的課件結構,對聽課的中學生來說,更易于對本節課內容進行記憶與理解,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素材的采集
地理課件的素材主要包括圖片、圖表、聲音、動畫及影片等,這些素材的收集要注意方式與方法,如針對一個內容進行圖片搜索時,可用原文或相關的文字內容進行搜索,也可將其翻譯成英文進行搜索,從而收集到更廣泛的內容。
二 制作中需注意的問題
1.設計法則的運用
課件制作的設計法則主要包括對齊、對比、統一及簡潔。“對齊”主要是指在進行排版時,將圖文、段落進行對齊,如標題要居中,而下方的目錄或內容要進行對齊處理。“對比”的目的是為了突出重點與難點而采用的方法,如為文字加特殊的顏色,加大字號或直接將文字變成動畫形式。“統一”是為了使課件具有完整性,如使用統一母板,統一的字體、字號與顏色,這樣制作出來的課件看上去不會雜亂無章。“簡潔”主要是指每一屏顯示的內容不宜過多,特別是那種每屏都填滿內容的課件,會使看者產生厭煩及抗拒的心理。人的大腦更加偏愛簡潔的內容,每屏內容設計應簡潔清新,這樣才會使觀者一目了然。
2.文字和文本制作
文字的設計要以教材綱目為主,最忌在屏幕中顯示過多的文字,可采用總結、提取重點詞匯等方法,減少文字內容,更多的文字內容需要教者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講授。
3.圖表和圖像選擇
圖表的種類包括表格、餅圖、條形圖、柱形圖及線形圖等,選擇哪種圖表,需要結合所要表達的內容,選擇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的圖表,這樣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
4.動畫制作
動畫的采用多是為了更好地展現抽象或難以表述的原理與過程,而在動畫的設計中,動畫出現的次序與出現的速度都需要多次的調試。
三 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軟件種類越來越多,制作過程趨向便捷化,學生在學習制作中很容易上手,基本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但在進行教學運用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問題,如由于采用動畫與圖片的不當,中學生在課堂上容易被課件中大量的動畫與圖片所吸引,而忽略了課程的重點,其次存在教師不理會教材與課件的關系,只是照讀課件,成了課件的解說者。課件的根本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之一,一堂好課主要還在于教師,只有教師把對教材的理解與課件優勢相結合起來,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在地理專業師范生技能培養過程中,應教會學生針對教材不同的章節與內容,合理地運用,以達到所要求的教學效果。
四 結束語
總之,作為一名未來從事中學師范教育的工作者,從一個課件的完成到教學中的運用,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制作問題,在整個過程中要避免上述類似的問題發生,并從被授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制作和運用課件,這樣才能真正講好一堂課。
參考文獻
[1]張志.說服力讓你的PPT會說話[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2]賴紅兵.地理課件的準備與制作[J].寧夏教育,2003(9)
[3]朱文東、陳蘇維.高校教師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學課件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07(01X)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