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無定法”,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不同的教學方法。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只要學生能快樂地接受所學知識,能夠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那就是好方法。在英語教授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困生找出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英語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關鍵詞】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提高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089-02
好的老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教出好學生,而且還要幫助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對于大部分老師來說,教出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不難,但使全班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成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并不容易,本文從三方面論述如何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一 幫助學困生找出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學困生往往在學習的某個或某些環節中存在問題,老師需要長期認真地觀察學困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過程。從而幫助他們發現并找出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提出一些建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對提高其英語學習成績很有必要。
筆者通過與學習困難學生交流,發現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三方面問題:(1)學習能力差,不知道該學什么,記什么;(2)英語基礎差;(3)理解能力差。針對這些問題,我提出意見和建議: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不知道該學什么,記什么,老師要對他們多提醒;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建議他們要多注重質,而不要太注重量,腳踏實地地學好基礎知識;理解能力差的學生要多讀書,多理解文章內容和文章思想,并且要多思考問題。
二 幫助學習困難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學生的學習計劃包括每天的時間安排、考試復習安排和周末、假期安排,計劃要簡明。每天的計劃安排,除了上課之外,要把放學回家以后的時間安排好,放學回家主要是復習、做作業和預習。周末應安排小結性復習、做作業以及課外興趣活動,內容不可排得太滿,否則會影響效果。
Henri Holec大膽地提出讓學生負責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決策的思想。學生們制訂的計劃要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老師提出有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但不能代替。老師要和學生的家長合作,一起督促學生們嚴格執行計劃,計劃可以調整,但不可放棄。
2.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不少學生學習時喜歡“拖”,看書、做作業,心不在焉,花很多時間,但效果不好。學習困難的學生更容易這樣,平常其他學生學習時,他們似乎也沒少學,用在學習上的時間不比其他人少,但學習成績沒有提高,其原因是沒有形成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
由于學生個性和精力不同,每次能夠集中腦力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因此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開始,學生往往不會掌握時間,老師和家長要多指導,讓學生定好鬧鐘,按定好的時間作息。要教學生注重學習數量和質量,一旦坐到書桌前,就進入適度緊張的學習狀態。每次學習之后,要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老師和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
3.善于請教的習慣
善于請教是一種好習慣。善于請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問題。老師和家長要指導孩子隨時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向老師或其他同學請教。向別人提出的問題,應該是自己通過努力不能解決的。提問要講質量,翻開書本就能解決的,最好自己解決。有些疑難問題,如果學生有嘗試性答案,帶著答案去請教,會收獲更大。
三 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培養英語學習興趣
在英語學習中,興趣很關鍵。如果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就會導致教師講課無人聽講,提問無人回答,課堂氣氛沉悶。Williams Burden倡導應該考慮學習策略和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應該適合學科和學生,應該考慮到學生及他們的情感,給他們創造一種歸屬感,鼓勵自尊心,培養創造性和自我評價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強烈的個人價值意識。那么,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融洽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授課老師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他們喜歡英語老師,往往就喜歡上這位英語老師的課,并能主動接受這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因此,教師應在課堂內外真誠、和藹地對待學生,把微笑帶進課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經常找學生談心、家訪、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要及時表揚。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應如此,對他們要多一些關心和關注;要精心設計學生的作業,認真批閱,及時為學習困難學生查漏補缺。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英文笑話、國外趣聞等,培養師生間的情感。長此下去,學生會真正地喜歡這位老師,愛上英語課,從而對英語感興趣,對老師所教的知識認真領會,及時完成作業,并主動學習新的知識,能力不斷提高。
有些教師很少與學生交流,按照自己一貫的教學方式授課,忽視了學生們的適應能力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學生們會在課下抱怨不適應這個老師的授課方式,這是因為老師和學生之間缺少交流,彼此不了解對方的需求。老師可以每節課留出幾分鐘來了解學生的想法,把自己的手機號碼或郵箱告訴學生,通過這些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增進感情。交流中,老師可以了解學生英語學習中哪些部分基礎差,適時地補充一些相關知識,使他們進一步打好基礎。
2.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培養興趣
培養興趣,課堂氣氛尤為重要,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往往受到課堂氣氛的影響。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堅定他們的學習意志,進而引發興趣。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情緒力量,尊重并保護學生的想法和積極性。如教師在教授關于朋友的話題時,可以讓學生free talk,讓他們Say something about my friends。此時,教師讓學生們各抒己見,盡可能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所想,使他們感到上課并非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在講課時,對于學生的坐姿和行為,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舒適的姿勢,注意文雅就行,這樣他們會感覺輕松自在,可以自由發揮。在課上,就某一問題或話題進行擴展,講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如教學UFO時,講述一些有關“不明飛行物”的研究,學生可以在課上自由提問,對不明白的地方舉手示意,教師即時予以討論和解決。
3.生動有趣,多種多樣的教法能不斷引發興趣
在外語教學中,趣味性很重要。如果教師的課講得生動有趣,學生容易集中注意力,學得輕松愉快,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英國的一位教育家說得好:“呆板的教師不是好教師,盡管他擁有夠糊一間房子的證書也是白搭,好教師以他的熱情、活潑使其課堂教學生動有趣。”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利用實物、圖片來創設情景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接受新知識。如在教學beer和coffee時,教師可以拿一杯茶和一杯咖啡,告訴學生們:This is a cup of beer and this is a cup of coffee并且請學生們當場品嘗這兩種不同飲料,從而引出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 beer/ coffee?”使他們在視覺、味覺、聽覺上得到統一,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為他們的學說減少障礙,興致勃勃地學習新知識。
4.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樹立信心,培養學習興趣
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會學”。在平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用英語與朋友、同學、家長、老師進行會話。無論課堂上下,還是校園內外,盡量形成一種說英語的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如何說英語。這樣既克服了學生的畏難心理,又使他們敢說,逐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學習困難的學生,往往由于以前沒有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和曾經艱難的學習經歷,失去了自信。許多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學習英語的天分和能力,對自己自暴自棄。因此,老師更應該對英語學習困難學生加以指導和關注,多對他們進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四 結束語
著名的教育學家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授學生的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采用各種自己認為合理的方法,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找出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習困難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并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從而使學生情不自禁地對英語產生求知欲。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