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推行下的通用技術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引導的實踐課程,要求學生通過完成一件具有實用性的產品,來達到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全方位發展的目的,基于項目教學運用于通用技術課程之中,將充分體現通用技術課程推行在實踐中達到學習目的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高中教學通用技術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102-02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其要求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將自身獨有的風格融入制作的作品之中,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在各方面得到鍛煉,并且發展初步的技術能力和形成一定的職業規劃能力,為實現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 通用技術課程的現狀
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立足于實踐之上的學科,參考國外中小學的手工課程不難看出,倘若老師要求學生完成的手工作品為一個木制小板凳,老師會在動手前簡要傳授一些理論知識以及設計的原理,之后的事情就完全交由學生自行處理,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完成手工制作,也可以在課后與自己的父母探討共同完成,只需要最后將成品交由老師評估即可。由此發現,老師在整個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將之視為未曾發揮作用,盡管如此,手工課的開展和教授成果都是十分有效的,成品的制作也讓人嘆為觀止。相比之下,我國目前的教學,撇開課程開設時間較晚和教育者重視程度不高來說,對實踐要求特別高的通用技術課程活生生被人為改變成了理論知識傳授課,其存在的問題和弊端讓人無法忽視。
1.單一的教學模式
就通用技術教學目前的情況而言,缺乏對專業通用技術教師人員的培訓,在推行該門課程之初,各學校很自然地將一些課程安排給比較空閑的老師,這些老師無法領悟到通用技術課程的精髓以及開設的實際意義,因此無法科學地進行期末評定考核。再加上與高考沒有鏈接,因而以其“業余”的教學水準將這門課程變成了社會實踐理論傳授課,并且在教學上沿用單一的講授教學模式,無法做到與學生們的積極溝通和互動,更無法體現項目教學法要求的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獲得知識理論的要求。
2.缺乏自由探索的空間
教學中,教室的空間束縛并不會對教學產生太大的影響,真正起到阻礙作用的反而是教師和學生自身的思維局限,由于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了學生無法在具體實踐中得以培養創造設計的能力以及技術修養的素質,這種情況若長時間持續下去,既使得教學的任務無法完成,又剝奪了學生自由探索的權利。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初衷本就是“先探索、再獲知”,這就要求老師和學生共同打破思想的禁錮。
3.興趣度不高
以上所說的兩點都將對學生學習通用技術課程的興趣產生影響。在開設這門課程之初,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對于這門課程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甚至說是一種期待,期待這一門課程會給自己帶來一種全新的感受和體驗。由此不難看出,在通用技術課程開設前,學生的可塑造性是極強的,然而,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思想的束縛漸漸開始磨滅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到后期慢慢演變成了厭學的態度。
二 通用技術課程需要項目教學的支撐
項目教學是基于實踐之上要求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即通過自身制作一件具有實際意義的產品來不斷獲取相關理論知識,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即為探索的過程,在遭遇困難時會主動去尋找解決的方案,這樣的學習是主動的,才更加會有效率。項目教學法與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初衷是相同的,二者都堅持“先探索、后獲知”的理念,并且項目教學法符合通用技術科學的新課標理念,操作性強,既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學習,又能促使老師參與其中。想象一下,在通用技術課程中,師生共同制作各自的作品,最終進行成功展示與評估,這樣的學習氛圍和現狀都是讓人欣慰的。通用技術課程要想切實有效地開展起來,必須用項目教學法來進行教學支撐,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 基于項目學習的流程
項目教學與通用技術相結合,在其學習流程上應該做好把握。基于項目教學的學習流程主要有選定項目、制定計劃、活動探究、成品制作、成果交流以及活動評價六個流程塊面。
1.選定項目
在項目選定上要靈活多變,既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又不能脫離實際生活運用,設計的項目不能太難,不能讓學生無法消化。如在項目選定時,針對班上女生較多可以選用服裝設計,男生較多可以制造相關模型,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心態以及心理特征。
2.制訂計劃
即進行設計的過程,如在設計木制小板凳時,材料選用以及后期進行劃線、鋸割、下料、表面涂飾等程序,都需要一一揣摩探索,要求具備一定的技術技能。
3.活動探究與成品制作
活動探究是成品制作前期的作品初步呈現,一般需要借助多媒體來完成,通過三維繪制圖像并進行效果圖展示,以便于師生共同對設計進行分析和評價,有利于后期成品制作的有效完成。
4.成果交流
項目學習中,每個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是不一樣的,就像做復雜的計算題,有的學生能找到簡便方法,而有的學生卻只能按照固有的思考模式去進行思考,因此,在后期成品制作完成后,成果的交流便是學生各自學習探索信息的反饋,相互之間進行交流探討,有利于擴展各自的知識面,從而起到完善知識面的作用。當然,對于成品的評價也會讓學生更具有自豪感和榮譽感,對于學生后期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林仕康.高中通用技術基于項目的學習教學模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唐文娟、路謹銘、鄒霞.從多元智能理論角度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J].軟件導刊,2011(4)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