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在艱苦的邊遠地區,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已成為教育公平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本文就這一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想法:
一 利用資源優勢,寓教材內容于自然
農村是離自然最近的地方,山清水秀、自然資源豐富,孩子們每天與大自然相伴,生活豐富多彩。知識源于自然,將天然生成的資源與教材內容進行整合,用適當的方式組織教學,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科學課上,學習有關“種子發芽的試驗、動物與環境、土壤中有什么”時,面對這些教學內容,教師不能僅憑教材中的幾幅插圖,單調地進行講解,因為這些內容貼近農村孩子的生活,教師可以在課前或課后帶領學生走進自然,采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課前讓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課后讓學生補充資料,為所學內容作進一步拓展。讓學生在接受文本學習的同時,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走進自然,了解自然,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 創設激勵情境,讓興趣推動學習
“表揚勝于批評”應該是每一位教師的座右銘。教師首先應該學會肯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多用鼓勵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外多與學生交流,增進師生間的情感。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揚,教師在課堂上只要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提高學習信心,全身心投入學習過程。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專門設計一個展示臺,每天布置練習書寫的內容,如抄寫生字、詞語、課文精彩片段、單元習作等,并將每次作業進行展示,讓其他學生盡情瀏覽并做出公正的評價。這樣,學生每天都會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在評比中培養自我完善意識、競爭意識。教師要有意關注平時書寫比較差的學生的表現,如果在展示過程中發現他有所改善就要給予好的評價。如“比以前好多了”“比前一次更規范了”“字體端正了”“繼續努力將會更好”對于天真純樸的農村孩子,不用講更多的道理,只要教師耐心地引領他們去動手學習,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用表揚代替批評,教育質量一定能提高。
三 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個性發展
農村條件落后,學生在認知、情感、思維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教學不能無視差異,也不能消除差異,不能只重視尖子生的成長,應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困難的學生往往很自卑,想說而不敢說,由于基礎差,感到吃力,處于被動、應付的低潮狀態。如果教師忽視了他們的學習過程,或者只是批評、指責,對他們的教育缺少耐心和關愛,就會影響他們探究的積極性,還會讓他們產生反感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因材施教,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知識經驗及認知過程,在課堂中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有計劃地訓練他們的能力。當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了提高時,教師再進行拔高練習強化訓練。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面對的是個性、智商、認知水平都不同的孩子,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耐心地引導,用心關愛,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向好的方面發展,留給每個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才能得到“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四 培養農村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
農村孩子家里信息設備不完善,學習過程中課前查閱資料受到限制,認知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針對這一特點,只有課前認真備課、熟悉教材、充分了解學生,根據文本的學習要求,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導入、營造激情氛圍,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課中細化問題,引領學生細讀課文,在沒有任何資料的前提下,在讀中感悟教材內容,作者表達的情感。用“你從這篇課文中讀懂了什么?不明白什么?”啟發學生參與交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質疑。在參與探索中找到問題的答案。一堂課結束,設計如“學完本節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新的想法向大家說?”等問題,讓課堂始終處于熱烈的氣氛中。精心設計問題才能讓學生在消化課內知識的同時,創新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五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教學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是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都是有情感的、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對教學而言,課堂中營造教學的和諧性、建構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師生關系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對學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張揚、創造性的解放。教學活動中要留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要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質疑,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允許學生給老師指出缺點錯誤,與學生站在一個平臺上參與探索,參與學習,把講臺讓給學生,讓課堂在和諧的氛圍中深入。這些都是提高農村教學質量的有效保障。
農村小學教師應當根據農村的發展特點探索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為農村小學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日〕筑波大學教育學研究會編.現代教育學基礎(鐘啟泉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盛群力、鄭淑貞.合作學習設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錢守旺.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EB/OL]. http://www.jsczsx.cn/rdgc/ShowArticle.asp? ArticleID=719
[4]李智國.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創新性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0(3)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