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當前中國的學生、教師和家長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教師就更需要重新審視和發現教育對自己、對學生的意義。將自己的教學和學生未來的人生和命運聯系起來,這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出發點。
“教學為本,德育為先。”自從踏上教師崗位后,越來越發現對學生進行優質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依靠語文老師本身的工作需要,筆者越來越發現“周記”這個看來很普通的作業,在教師的德育工作中能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師,應該關心學生的人生和命運,而不只是分數;作為語文教師,更應該以本專業獨有的人文精神去影響學生。
教師不是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傳聲筒,教師的精神品質和人文精神決定了他如何定位教學目標,如何處理教材,也決定了最終的教育效果,這樣,教師才會擁有一個正確的對教育、對學生的看法,也就能明白怎樣與學生互動,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人。
以下以一位學生的一篇周記為例:
對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這句話,在我生活中常常出現,也許是家人,也許是朋友,也許是你,老師!
可是每次為了這句話而努力時,偏偏鬧出很多笑話:
小時候,我很喜歡穿裙子,因為每當妹妹穿著裙子在我面前晃的時候,別人都說她是小天使,而我卻穿著牛仔褲,“假小子”,于是自尊心強的我叫媽媽也給我買了一條。可沒想到的是他們居然說:“假小子”穿裙子叫變態!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穿過裙子(真的!)
媽媽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什么很精彩?”——讀書。就這樣我被媽媽“騙入”小學,當年純真的我一直在思索“讀書”是什么?哦,難道是上課?
于是,從那開始,我每天都讀課文,聽英語光盤,直到有一天,老師說要做個總結,問:“讀書是什么?”我毫不猶豫地舉手回答說:“上課,因為媽媽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上課后外面的世界會更精彩!”下課后同學們老用這句話來笑話我!
從那以后我就很少舉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指的是城市,因為我在鄉下老家!
于是,我便被推入珠海,重新開始我的小學生活,從三年級開始讀。
一來到珠海,本來很開心,因為他們說很精彩,可為什么要考試入學?
入學考試,我只考了三四十分。當然這絕對是不能入學的,于是就考第二次,終于有了好轉,七八十分,足夠了!
我慢慢地接受了“考試”這個必需的事實,從不及格到及格,從沒有朋友到結交朋友。也許這就是城市的魅力,使我在這兒生活了五年!
也許這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我接受了!
這世界上一定有人對你說過這句話!你不要罵別人騙你,你要相信,他會成為你追求的理由,你將會去實現他。也許這途中有坎坷、有磨難,但要堅持。
有那么一句話,使我終生難忘!
想要得到你想要的,就要做你從來沒有做過的,困難、辛苦,這些不是借口,如果你是懦夫,你會覺得成功是個虛幻,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你是一個強者,你將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必經的,因為總會完成、成功!
從那以后,我就開始進入儀仗隊、管樂團、書法社……來完成我的夢想,再后來,我就坐在這里寫著我的自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后記:欲戴玉冠,必承其重!
這位女生平時在課堂上表現得十分安靜內向,如果沒有周記讓她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就無法了解到她平靜的外表下有一顆火熱的心,也就無法了解到她如此有文學天分,只有內心豐富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有文學天分的孩子通常也都有一顆敏感多思的心。孔夫子在兩千年前就說過,對學生應當因材施教!從中我們也能體會到,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教師的人文精神——人性、理性、超越性——既是一個“加工器”又是一個“過濾器”,通過教育,教師要在學生心里種下文明的種子,而通過對周記中學生心理的關注,更有利于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
好萊塢電影《街頭日記》大概內容講的是,一位新教師愛林從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就是帶一個糟糕透頂的班級,這里有給老師們帶來噩夢的學生,他們虛度光陰、消磨時間,更混亂的是,學生們來自社會中的不同宗族和階級,分幫結派互相斗毆。這位老師以一顆熱忱真摯的心最終感化了這些學生,其中一個重要的情節就是,這位教師將等同于全班同學數目的筆記本放在教室后面的書柜中,讓學生自由寫日記。第二天,她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開柜子,竟然驚喜地發現有很多學生寫了日記,日記成了她打開學生封閉心靈的一把“鑰匙”!
有時,因為各種原因,語言和對話是學生和老師之間溝通的障礙,而學生心中的各種“風景”卻可以躍然紙上,向老師傾訴他們心中真實的想法!同時也折射出許多家長需要學習教育子女的方法,因為很多學生家長實在稱不上“合格”的父母。
且看看下面這則周記摘錄,這位學生每次寫給我的周記都有2000~3000字,他將內心的苦悶、壓抑、委屈和理想全部都傾瀉在了周記中!
“人生短短幾十年,不需要壓抑自己,該愛時就愛,不要給人生留下遺憾。”現在積累,未來必有用,老師的周記不是只給老師看的,寫周記是為了自己,作文可以提高,也可以有話題,未來靠自己,我感謝我七年來遇到的每個老師都是那么好、善解人意,我敢肯定,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有家人的關懷、同學的關愛、老師的呵護,未來還有許多路要走,許多山要爬!
錯,這些只是胡言亂語,從我來到珠海,我的童年就毀在了這,每天的打與罵,在我心中刻著,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無知,什么都以自己的愛好定,我愛什么發型就什么發型,只要不遮眉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型,為什么要規定剪光頭,光頭很好嗎?見我難看很爽是吧?老說我一天到晚悶悶不樂是嗎,被你們誤會的我,被你們否定的我,難道要我十全十美啊?在你們眼里,我的朋友個個都是廢人,我跟他們學,就是廢人,每次都說我長大喝西北風,廢人一個,腦子怎么長的,我們的關系,如今是不會再有多少進步了,你們見過我師傅嗎?見過我好的一面嗎?懂事的一面嗎?做對的一面嗎?為何我成天待在家里不出去,為何?為何?十萬個為何?你們了解我嗎?
后面還有很多很多,全是在家中堆積多年的苦悶,如果不是這學期我教他們班語文,讓他們寫周記,讓他們盡情地把心中所有想說的全寫在周記中,這個學生心中壓抑的東西還不知道要堆積多少年!而這些東西一旦堆積到人的心理承受不了的時候,也許就要出大問題了!
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生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變化,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已經跟不上學生發展的節奏了,作為一名合格的優秀教師,必須要摒棄的就是簡單地將一個班的學生分為兩類人——成績好的俗稱“好生”和成績差的俗稱“差生”,這種做法絕對刻板無效,一定要將每一個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來對待,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來自不同的家庭,甚至有著不同的喜怒哀樂,老師需要用心去體會、去感悟,并且要培養自己了解學生個性的一種敏感性,即通過一些小細節了解學生。
上面那則周記的作者,如果僅僅把他當作一個問題學生來對待,那么這個學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對教師再敞開心扉。對于學生周記中出現的任何情緒、問題,都應該本著理解的態度,先給學生一種認同感,再進行引導,這樣會輕松很多,而且你會發現,慢慢地學生就會越來越容易對你敞開心扉,而一旦知道他們的問題所在,解決起來就能事半功倍了。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