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文寫作雖然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高職和職工培訓的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從教材、教師、學生和學員幾方面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高職培訓應用文寫作看法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173-02
在文字產生之前,應用文這種文體就已經存在于人類的生活之中,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應用文也在不斷地完善,至今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運用范圍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整個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文體。所以無論是對需要全面提高個人綜合素養、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高職院校學生,還是對在職的職工干部來說,應用文寫作都是一項必備的基本能力。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能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能寫工作和學習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因此,在現代生活中,應用文的寫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現實卻不容樂觀,雖然學校已把應用文寫作列入高職和職工培訓的教學任務,但在教學中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筆者就從教材、教師、學生和學員幾方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 現用的應用文教材脫離學生和學員的實際
進行高職的應用文教學,首先應考慮學生的基礎條件,我們的學生雖然大部分都是高中畢業生,但是高考分數不高,而且上高職的學生大部分是學理科的,因而對語言、事情的理解能力也存在不足。但是現行的應用文教材,在講述具體文種的時候,理論性較強。如在講述公文“通知”一則時,大量筆墨介紹的是通知的特點、種類,而對于寫作格式和內容的寫作要求卻涉及得不多,寥寥幾筆帶過。特別是通知在具體寫作中容易出錯的知識點,是學生在學習中應了解和注意的知識,卻基本沒有涉及。本來學生就覺得公文距離他們很遙遠,看課本又看不懂,所以就只會增加他們的厭煩情緒。另外,目前教材中提供的范文材料過少,即使有材料,也是編者從社會上直接摘取來的現成材料。有的材料也是漏洞百出,而且和學生實際生活相差太多,學生閱讀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所以編者在成書時應多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他們的知識面。
而對于職工培訓的應用文寫作教學遇到的困難則更多,我們都知道,不同的崗位所使用的應用文文種也不同,不可能每個崗位都有相應的教材,如各單位的通訊員培訓、機關工作人員培訓、黨支部書記培訓、一線站隊長培訓等,他們各自所需要的應用文文種是有很多差別的。所以,每當給職工講課之前教師都要做大量的工作,要搜集很多資料,更何況這些資料里對職工需要的應用文講解又很簡單,總覺得說得不透徹,所以每當有培訓課之前我都要把很多教材的講解綜合起來,使講解更加充實,盡可能地滿足職工的需求。特別是各種應用文寫作教材沒有涉及的文種,如匯報材料,這種文種在教材中根本就找不到相應的講解,只能是參考報告等和匯報材料相近的一些文種進行整理后才能講授,所以每完成一次職工培訓都要耗費很多的精力和勞動。另外,學員自學,也不可能在一本教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所有應用文,也需要翻閱很多教材,況且職工的工作都很忙,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翻閱資料。所以我認為在企業,不同的崗位應有一套適應自己本崗位的應用文寫作教材或讀本,以便加強職工寫作業務的能力,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
另外,寫好一篇應用文,不是把格式寫準確了就算完成任務了,其實一個好的應用文,重點應在于正文中語言的運用,但在教材中關于這方面的內容是一筆帶過,沒有任何詳細的講解,這也是我在教學中遇到的一大難點。所以我認為教材編寫時應該每個文種從不同側面多選幾篇范文進行講解分析。如總結,標題就有三種寫法;前言至少有五種寫法;主體的結構安排也至少有三種寫法。根據這些不同的寫作方法選擇有代表性的,符合學生和學員實際的例文,分析其在布局謀篇和語言運用上的技巧,讓學生和學員真正地學到“寫什么,怎么寫”,同時學生和學員自學起來也容易和方便得多。
二 教師的專業水平有限,導致教學有壓力
現在從事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教師,大多是畢業后從一個校門走入了另一個校門,沒有工作的經歷,就是在大學讀書的時候,應用文當中的一些具體文種也沒有學過,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甚至有些文種都沒見到過。教師的應用文寫作實踐匱乏,使得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感覺壓力很大,往往都是根據書面的材料進行宣講,缺少鮮活的、貼近實際的教學素材,教師自己都覺得講得很乏味,所以應用文寫作課成為老師上著費勁,學生學著沒勁的結果。還由于應用文寫作具有特定的對象、內容和形式,寫作方式相對固定、規范,所以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能是依據這些條條框框來教授,加之學生認為應用文的文學性不強、枯燥乏味,有些內容與己無關,學無所用,因此學得沒勁,練習寫作時也是應付了事??傊瑧梦膶懽鹘虒W在高職院?;咎幱凇敖處煵缓媒?,學生不好學;教無效,學無用”的狀態。
然而,對于職工培訓來說就不同了,由于在工作中經常應用,深知應用文的重要性,來培訓的學員都渴望在短期的培訓中能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所以在教學中學員能認真學習,不斷地提問,同時解決了一些擬寫文件時常出現的問題,如“請示”與“報告”混用;公文標題的擬寫錯誤等,可是有時教師辛辛苦苦準備的內容卻不符合職工的口味,經交流才了解到他們需要的是什么,如上文提到的匯報材料,在職工中的應用率很高??墒窃诮淌诘倪^程中,由于教授者對該應用文的了解很少,平時工作中幾乎是接觸不到,缺少直接操作的經驗,同時又缺少與外界同行交流的機會,所以只能靠教師所掌握和歸納的那點知識,但是這樣是遠遠滿足不了學員的要求的。授課時只能是脫離實際的用枯燥的理論知識生硬的講解,有時感覺很愧對學員。所以職工培訓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基本處于“閉門造車”的狀態。我們都知道,專業課教學要求教師要有現場實踐經驗,應用文寫作的教學也像高職教育中的其他專業課教學一樣,要求參與教學的教師既要有寫作方面的理論知識,也要有較強的實際寫作應用文的能力,但這對大多數應用文寫作教師來說并非一件易事。所以,如何改變應用文寫作教學的這種現狀,目前只能是教師在教學中慢慢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同時尋找機會與外界同行溝通學習,來改變這種現狀。
三 高職學生不夠重視,培訓學員寫作功底差
近年來,高職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但學生的質量卻呈下降的趨勢,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大不如從前。加之應試教育的束縛,應用文寫作在基礎教育中缺乏應有的地位,學生對應用文寫作既生疏又淡漠。雖說應用文寫作的實用性很強,但是,由于應用文寫作教學并不屬于專業課教學,高職院校又注重專業實踐技能,所以應用文寫作雖然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卻很難得到學生的重視。另外,應用文本身,既沒有詩詞歌賦那樣的詩情畫意,也沒有小說的生動形象,它語言簡潔、平實,格式固定,從內容到形式都比較枯燥。甚至有些學生認為應用文只不過是掌握格式而已,可以無師自通,學不學都一樣。所以,學生不喜歡學應用文,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從教學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要學好應用文并不容易,它不僅涉及文體格式的問題,而且還涉及語法基礎知識、寫作思維、寫作策略等深層次問題。所以在職工培訓中這也是遇到的最大的難題,很多學員總是問怎么寫,寫什么。究其原因就是寫作功底差,不會組織語言、不會安排結構,寫作思路缺少邏輯性,所以在語言運用和布局謀篇上有欠缺,要想提高寫作水平,不是半天或一周的培訓課就能說明白的,這要靠長時間的學習和寫作訓練才能實現的一種能力。但現在的職工培訓都是從基層抽調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培訓時間短,而且分配給應用文寫作的課時又只有半天三、四節課的課時,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詳細講解和寫作訓練,所以要想提高職工的應用文寫作水平,培養寫作能力,只依靠培訓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我認為應該從改變教學模式入手,針對不同寫作水平的學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寫作基礎較好的,而對應用文知識了解較少的學員應采取集中培訓的方式;對那些寫作基礎較差的學員,應采取下廠現場教學或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和指導,這樣通過長時間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的訓練,效果會更好。
總之,要想改變職業學校和職工培訓應用文教學的現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能完成的事情。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就應當首當其沖承擔起這一職責,深入分析大專院校學生和培訓學員在進行應用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并積極采取各項措施予以解決,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有效地提高我校學生和培訓學員的應用文寫作水平,為職教和培訓事業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