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現代教學論的角度看,中職語文教學應該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在這一教學互動中,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善于抓住教學時機,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在互動中促進教與學的有力共振,從而使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生命活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8-0184-01
中職語文課堂是教師生命流淌、學生生命創新的平臺,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陣地。創造和保持這一生命活力的基本要素,是以心靈自由對話和思維碰撞溝通為核心內涵的課堂教學互動。教學互動改變了傳統的以被動性、接受性學習為主的語文學習方式,展現出了中職語文教學具有無限生命活力的真正本質。
一 以問題激活思維,引發互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思維的誘因,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應通過問題的發現和驅動,以恰如其分的“問題”作導向,挖掘出控制學生學習活動的原動力,在激活學生思維的過程中引發課堂互動,培養學生獨立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如在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1)通讀全文,概述本文在情節安排上有什么特點。(2)開端中,作者說林沖“閑走”,其實文閑筆不閑,這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陸虞候等人對林沖的迫害步步緊逼,直到想派林沖看守草料場,置林沖于死地,林沖是什么態度?表現了他的什么性格?(4)本文的細節描寫歷來為人所推崇,試結合文本,探究這些細節及其作用。(5)小說中作者成功地描寫了風雪,但同時,作者在文中還精心寫了“火”,寫火有什么作用呢?(6)林沖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奮起反抗斗爭,這個思想轉變是怎樣完成的?就這些問題分組引導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展開自主、合作探究,學生們開拓思維,知難而上,各抒己見,展開辯論,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師則需掌控探究節奏和方向,及時啟發解決探究中的難點,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不同觀點的交鋒,在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中保質保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二 以情境孕育情感,創建互動
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學習情感的激發和培養。中職語文教師要以學生的心理需求、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為出發點,靈活地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直觀、生動、富有新意的教學情境。以情境孕育學生情感,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和情感交流,創建以學生自主體驗、相互交流、歸納遷移為目標的課堂教學互動。如在教學《一碗清湯蕎麥面》時,我們用網絡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同名電影視頻創設教學情境,以生動的場景營造濃厚的互動氛圍,給學生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自然地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動感、真切的情境中體會小說中刻畫的母親、兩個兒子、店主夫婦及店顧客的人物形象和其中體現出來的積極向上、充滿人性光輝的思想意義,掌握以物為線索展開情節的結構形式,感受其中展現的母親對兒子的無私奉獻和深切關愛,面對艱難,永不屈服的精神。情境烘托起來的熱烈情感,課堂充盈的情致和韻味打動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吸引著學生以主動的心理情緒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給課堂互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學生盡情地表現著、互動著,不僅有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而且還有多向的交往、集體的互動。
三 以實踐體驗生活,促進互動
中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教育,各學科教學都應注重實踐性,注重與社會生產、生活的聯系,以實踐性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大語文”的意識,開發語文實踐性學習渠道,為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提供較學科課程更寬松、更自由的空間和時間。為此,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探索:(1)挖掘課程資源,由教材內容延伸拓展更多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引導學生圍繞教材內容展開拓展閱讀,在全面了解課文表達故事與情感的基礎上,展開小組探討,分析體會本文人物出場的特點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作品的主題,培養學生通過揣摩人物語言、動作及細節描寫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2)展開課堂互動活動,開發更廣泛的學習渠道,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語文綜合素質。如在學習《雷雨》一課后,組織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發散性想象,或通過小組研討改編劇情,形成不同故事情節的課本劇,并在課堂上即興表演。(3)把課堂拓展到更廣闊的空間,讓學生走出課堂,到郊外、到社會、到生產一線進行實地考察、采訪調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小組合作,相互交流,得出結論或寫出報告。這樣的實踐性學習,增強了學生的親身體驗,觸動了學生的興趣點,教學自然會出現積極互動的局面,同時又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學生的自主發展是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中職語文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為宗旨,立足師生之間的教學相長和靈感的互相激發,以課堂教學的鮮活、精彩與靈動謀劃教學互動,以教學風格的個性化、多樣化和創新化,促進教學互動的合理運用和有效整合。
參考文獻
[1]徐紅梅.多元互動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8)
[2]黃佳.加強教學互動,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J].文教資料,2011(21)
[3]吳妃玲.互動,讓語文課堂煥發生命活力[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3(3)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