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討論課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總結初步教學實踐反饋,指出運用“翻轉課堂”促進課程教學改革向縱深的方向發展后期要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翻轉課堂” 大學英語 自主學習 討論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06-02
開放教育時代來臨:翻轉課堂、微課程、MOOC、“紅氣球項目”漸次登場,技術為教育變革提供無限潛力。與之相適應的必然是教育者教育觀念的更新。在大學英語面臨著新一輪改革時,如何省時高效地保證本科教學質量成為教學研究的重點。科技的發展和教學創新的日新月異拓寬了教改的思路。在借助武漢輕工大學英語語言學習中心平臺的技術支撐下,本文嘗試為大學英語教學引入全新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讓教師和學生面臨新的挑戰,同步于時代快速發展的教學模式的應用會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乃至立足于本校的拔尖人才模式引向何種高度尚待探索。
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又名顛倒教室、翻轉教學、顛倒課堂、翻轉學習等,其定義為在正式學習中,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分發的數字材料(音視頻、電子教材等)自主學習課程,接著在課堂上參與同學和老師的互動活動(釋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練習的一種教學形態。
翻轉課堂的實踐者認為它不是在線視頻或課程的代名詞。翻轉課堂除了教學視頻外,還有面對面的互動時間,與同學和教師一起發生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不是學生無序學習;不是讓整個班的學生都盯著電腦屏幕;不是學生在孤立地學習。翻轉課堂是一種手段,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是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環境。老師是學生身邊的“教練”,不是在講臺上的“圣人”,是融合了直接講解與建構主義學習。使課堂的內容得到永久存檔,可用于復習或補課,是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學習的課堂,是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發展的教育。
二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改新課型——討論課
隨著近年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界熱議的各高校學時的不同程度調整或縮減,相應的教學對策成為研究熱點。武漢輕工大學教務處和外國語學院取得共識,創新地提出縮減課內學時,增加課外自主學習指導性學時的方案。在2013級付諸實施后,研究創設了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上機課、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講座課和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討論課。其中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討論課為該年級所有大學英語教師參與,也是最具有促進性的著力點。
在初期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集體備課研討中,為降低教師備課難度和保障縮減課內學時后維持甚至提高原有的教學效果,討論課被設計為練習輔導課堂,部分教師增加了聽力訓練。實施至今,我們一直沒停止思考和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討論課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期達到大學英語新的教學要求和時代發展對大學英語培養人才的要求。這些也是目前在深化大學英語教學創新、建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中必須明確的方向。
三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討論課“翻轉課堂”模式實踐
哈佛大學物理教授埃里克·馬祖爾早在20世紀90年代創立同儕互助教學的方式,從學習論的角度指出了“翻轉課堂”模式的價值所在。學習的過程可分為知識的傳遞和吸收內化兩個階段。傳統的教學只重視學習過程第一階段“知識傳遞”,忽略了第二階段“吸收內化”。J.韋斯利·貝克在第11屆大學教學國際會議上提出了翻轉課堂的模型:教師使用網絡工具和課程管理系統以在線形式呈現教學作為分配給學生的家庭作業,放在網上的講座視頻允許學生在有空且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看,高效地解決知識傳遞這一步驟。在課堂上,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學生的主動學習活動和協作中,教師從演講者變成教練,通過討論互動有效地促進學習的吸收內化。
翻轉課堂的早期成功實踐契合了目前武漢輕工大學創新的自主學習討論課新課型的特點和要求。經研究,大學英語教研室選取骨干教師和優秀青年教師組成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討論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小組。“翻轉課堂”探索小組采取召開集體備課會議,統一教學大綱,建立“翻轉課堂”網絡討論組,共享學習資源,獨立撰寫教案,互相聽課評課,完成學生課后反饋調查等線上線下教學活動。將傳統課堂的“預習——課堂講解——練習”的教學流程顛覆為“翻轉課堂”模式的“學生提前看材料——做練習——教師指導——總結提升”教學設計。課堂討論環境利用學校和學院的多媒體討論課專用教室。數字學習資源初步依托公開視頻網站和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學習中心平臺,精選TED視頻,設計學生關注的討論話題。
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教學實踐。三位老師根據同一學習材料,給出不同的討論自學準備任務,最后呈現出風格迥異的三種課堂。動物科學1301班小組合作,以新聞報道、情景劇、訪談形式呈現自學收獲,學生參與度高,演繹生動,充分展現了學生的創造力。管理類1305-6班小組在老師的前期指導下制作的精美的PPT和流暢的口語表達贏得了聽課老師的贊賞。機械類1301-2班全體積極參與,觀看TED視頻,自學名家讀后感,按照老師要求緊扣主題,小組協作,用PPT和訪談形式匯報,在自由討論生命感悟主題時,發言踴躍,課堂參與熱情讓評課老師印象深刻。
盡管探索小組教師在備課初期擔心該課型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律性要求比較高,后期教學效果難以達到,事實上,實踐后反饋表明,盡管存在部分學生反映英語基礎不好影響表達交流、資料查找困難、課前時間花費多等問題,但參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動物科學1301班、管理類1305-6班部分學生、機械類1301-2班普遍表示支持這一課堂模式,在課后反饋調查表上對本次討論課表示“滿意”“愿意繼續嘗試”的概率均為100%。68.1%的學生認為討論課的形式應為“課前學習、課上展示”,遠遠大于選擇“老師講解為主”(19.4%)。
機械類1301-2班英語課代表駱×同學談到課堂感受時表示:“作為一個被傳統教育模式固化十幾年的學生,這次‘翻轉課堂’深深吸引了我。讓自己能上臺當老師,將自己的成果在講臺上展示,找資料的過程讓自己記憶更深刻,團隊合作模式讓大家關系更親密了。其次,鍛煉了我制作PPT的能力。而且,讓大家都上臺能鍛煉大家的勇氣。另外,也讓老師更為清楚地了解了同學們的水平,從而能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計劃。總之,這次翻轉課堂的教學意義便在于能充分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同學們從老師灌輸的老套模式變為自己主動出擊的新型模式,讓大家能真正意義上實現自主學習。”
正如學生感言體現出的學生素質一樣,教師面對的新一代大學生是具備自主學習潛力的,這同時對外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實施“翻轉課堂”,必然要打破教師和教育環境之間的平衡態,讓自己處于一個新的、自己內心沒有確切把握的動蕩狀態之中,這是需要堅定的教育改革信念作支撐的。同時,“翻轉課堂”的實施顯然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養。更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課堂上多出來的時間,使得課堂討論所帶來的學生“吸收內化”學習過程效益的提升,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而且如何運用教育機制促進“翻轉課堂”發展,做到有效提升評價機制,才能最終促進“翻轉課堂”更加普及。這些都是運用“翻轉課堂”促進課程教學改革向縱深的方向發展后期要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燕妮.利用翻轉課堂促進英語專業語法教學[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
[2]范秀麗.試論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模式[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1)
[3]汪曉東、張晨婧仔.“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專業英語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8)
〔責任編輯:龐遠燕〕
——————————————————————————
* 武漢工業學院校立人文社科及軟科學項目(編號:2012Y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