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訓練不同于其他訓練活動,對于專業從事舞蹈訓練的人來說,肌肉力量訓練是整個舞蹈訓練過程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缺乏力量的支撐,舞蹈訓練將難以順利進行。盡管整個舞蹈訓練離不開肌肉力量的有效支撐,但在整個肌肉力量訓練過程中,我們需要緊密結合舞蹈訓練者自身的肌肉類型,制定符合訓練者基本情況的訓練方案,才有利于有效提升舞蹈訓練成績。而對肌肉類型的有效區分,對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擬從肌肉類型分類出發,根據不同肌肉類型的特點,制定出適合各種肌肉類型在舞蹈訓練中的具體方法,從而為有效提升舞蹈訓練效果提供重要幫助。
【關鍵詞】肌肉類型 舞蹈訓練 類型區分 科學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194-01
每一個舞蹈動作的順利完成,都離不開肌肉的有效收縮和骨骼、關節的有效運動,而肌肉是完成整個舞蹈動作的基礎和條件。沒有肌肉、缺乏力量就無法完成整個舞蹈動作,更談不上舞蹈表演活動。提升舞蹈力量是舞蹈訓練者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力量的訓練程度與水平不僅影響舞蹈姿勢的展現,還直接影響到整個舞蹈訓練過程中柔韌性、靈敏性、優雅程度等基本要素的有效發揮。
舞蹈力量的訓練過程也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而這一過程中,肌肉和關節相互作用不斷融合,從而實現最大力量和作用發揮。而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存在著各種不同類型的舞蹈力量,而其中任何一方面力量的欠缺和不足,將會對整體力量的發揮產生不利影響和消極作用。舞蹈力量是由不同類型組成的,而這些力量又在不同方面表現出來。想要在舞蹈訓練上取得一定成績,實現一定突破,就必須在具備全面力量基礎之上,經過系統化、科學化的力量訓練,從而實現訓練的目標。而要達到這一效果,就需要我們對舞蹈訓練者肌肉類型進行正確的分類,從而依據具體的肌肉類型制定有利于舞蹈者訓練和發展的科學方法。
一 舞蹈訓練者肌肉類型的主要分類
在舞蹈訓練中,我們發現一些訓練者穩定性較強,但控制力量就較為一般;彈跳力強的人,其空中動作控制力和表現力就較差;肌肉耐力好的人,動作速度就較為一般。這一系列事實就充分證明舞蹈訓練過程中,力量能力的表現是展現在不同方面的。而依據肌肉力量在舞蹈動作中所發揮作用的特征和功能以及爆發力、時間特點,可以將肌肉類型劃分為7個主要類型。而依據時間和能力的區別,主要有穩定性力量、控制性力量、柔韌性力量、加速度性力量、爆發性力量、反應性力量和耐久性力量等。而這些不同的力量類型都分別作用于不同類型的舞蹈姿勢當中,但每一種具體的力量類型都終將在具體的舞蹈訓練過程中展現出來。
主要力量類型分為穩定性力量、控制性力量、柔韌性力量、加速度性力量、爆發性力量、反應性力量和耐久性力量。具體而言,穩定性力量是一種靜止用力類力量,主要表現在身體重心控制、平衡力把握和舞蹈姿勢造型等方面。控制性力量則是勻速用力,在不考慮速度變化的情況下,通過克制性用力的完成,讓身體產生舞姿、形成穩定姿態。柔韌性力量則是減速用力,通過肌肉的退讓性用力過程,給身體提供力量。速度性力量是一種加速用力過程,重視加速度作用的發揮。爆發性力量是全速用力過程,是一種短時間內急速啟動的爆發力。反應性力量則是變速用力,通過運動變化的身體迅速制動,實現有效彈跳。耐久性力量需要持續用力,需要在有效克服外部壓力的前提下,最長時間的保持穩定。
二 依據舞蹈訓練者不同肌肉類型制定的解決方法
肌肉類型劃分的主要落腳點在于確保舞蹈力量訓練的有效側重性。依據不同肌肉類型能夠對整個訓練計劃實現合理、適當安排。通過對原有訓練方法進行合理改革,加上技術手段的合理利用,從而確保整個訓練結果的有效性。在舞蹈力量分類的基礎上,運用多種科學手段,吸收以往舞蹈力量所能提供的經驗,最終形成了有效提升舞蹈力量的訓練方法,實現有針對性地訓練活動。
針對穩定性力量的訓練,實施靜力法訓練。對除去耐久性力量的其他力量訓練實施相對力量方法。在柔韌性力量的訓練過程中,可以使用重復完成某一動作的方法來練習力量。在訓練速度和力量方面,通過增加訓練強度,快速練習來發展速度。針對耐力性力量的訓練,還可以使用極限次數法,通過多次完成極限次數的重復練習,最終有效提升耐力訓練效果。
然而,在舞蹈訓練過程中,不存在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具體方法使用的范圍和作用力都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力量不足的訓練方法,而針對不同肌肉類型選擇不同訓練方法,這正是科學訓練的必經之路。
三 結束語
在舞蹈訓練過程中,力量作用的發揮過程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不斷融合、相互作用的結果。在訓練過程中,隨著現代訓練觀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要求結合具體的肌肉類型,制定符合鍛煉和力量培養的方案。通過將各種肌肉類型合理劃分進行合理的力量訓練,對整個舞蹈訓練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