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業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人生的重大轉折。現實中依然存在女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使女大學生在擇業心理壓力、心理沖突方面較之男大學生更加突出。本文分析了女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多種心理困擾及其產生原因,同時提出了一些措施以幫助解決女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困擾,從而促進女大學生的順利擇業就業。
【關鍵詞】女大學生 就業 心理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60-01
一 女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況分析
1.面對就業的自卑與焦慮
由于中國幾千年封建傳統社會對女性性別歧視的影響,和現代社會存在著對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不合理性,目前女大學生的就業機會比男大學生少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女大學生存在著對自己性別的認知偏差,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會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即使面對就業機會,她們總是顧慮重重,不敢嘗試,最終失去機會。
女大學生擇業時的焦慮心理主要表現為她們既希望盡快走向社會,謀求到理想的職位,又擔心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患得患失,對擇業準備感到無所適從,擔心自己選擇的職業不理想而造成終生的遺憾;對走向社會感到心中無底,因害怕自己走入激烈的競爭而憂心忡忡。
2.完美主義心態
有的女大學生在擇業時,總想選擇一個十全十美的職業,過分地看重地域、地位、行業待遇。渴望在求職應聘時得到一個理想的工作,既要有良好的人文環境,又要有可持續發展的事業,最好是一步到位的工作,以解決自己畢業后的生存和發展問題,而不愿到一般的基層單位、不愿從事艱苦的平凡工作。
造成女大學生就業完美主義心態的原因是她們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她們在擇業時,好高騖遠、挑三揀四。另外,她們想通過完美的職業選擇,以彌補社會在提供就業機會問題上的不公平待遇,但往往矯枉過正,限制了自己的行動。
3.安穩、依賴與實惠心理
女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從職業的穩定性出發,對機關事業單位更加偏愛,認為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鐵飯碗”,不會有“企業倒閉職工下崗”的風險,這些思想導致了女大學生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
很多女大學生也將找工作的希望寄托于家人,希望得到某種社會關系的幫助,從而放松了自己的主觀努力,放棄就業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的準備。這種依賴心理使她們不去了解就業信息、不懂求職技巧,嚴重阻礙自己的就業行為。
實惠也成為女大學生的普遍價值取向,越來越多的女大學生們希望憑借較高的學歷,找一個理想的丈夫,希望通過婚姻改變自己的政治、經濟、生活地位或環境條件。更有甚者,有部分女生把金錢實惠作為人生目標。
二 解決女大學生就業心理困擾的對策
1.女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
培養女大學生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品質,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強職業競爭能力。教育女大學生自覺把自己的專業和能力與以后的就業聯系起來,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培養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寫作能力、交往及公關能力等,發揮語言優勢、事務性管理優勢、細致耐心優勢等自身的優勢,在應聘中排除一些來自于自身的負性思維,努力把握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單位。
2.加大對女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加強女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干預應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就業指導中應加強對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針對性地引導她們客觀評價自己,增強自我調控能力,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正確對待求職過程中的失敗,使其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參與競爭,引導她們正確擇業,順利就業,成功立業。
建立專業的心理救助隊伍,加強就業心理咨詢,為學生提供專業的輔導和幫助,引導她們正確處理就業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緩解她們的就業心理危機,不斷提高女大學生的自我心理保健能力,幫助她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就業壓力。
3.對女大學生進行差別化的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首先,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應充分發揮作用,將人才結構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與用人單位進行有效溝通。一方面,對女大學生就業技巧、形象、禮儀、自身權益、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應聘前強化訓練;另一方面,逐漸建立與用人單位的長期聯系與合作,建立女大學生人才庫,加強對女大學生的推薦工作,拓寬用人單位對女大學生選擇的范圍,保證女大學生就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加強對女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通過職業生涯規劃,促使女大學生對個人的綜合能力、個性特征、價值取向等進行準確的分析、定位,客觀認識自我,分析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確定今后的發展方向,從而確定自己真正適合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在行業的選擇和就業系統上,應結合所學的專業特長,揚長避短。并通過對現實環境的了解和職業、行業的探索,從而有勇氣面對這種現實,及時采取靈活的變通態度,能根據實際迅速調整自己的選擇目標,增加就業機會。
總之,女大學生就業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因此不僅要調適好女大學生的就業心理狀態,更要優化好女大學生的外部就業環境。只有這樣,女大學生才能健康快樂地工作、生活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李紹明.女大學生就業心理素質構成因素分析[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3(2)
[2]朱以財、王平風.略論變革環境中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及其干預防護體系的構建[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