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影響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效果的各因素中,心理障礙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就此問題展開探討,認為在工作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心理障礙的成因分析,調動一切資源尋求解決措施,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高職生 學習心理障礙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71-01
一 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心理障礙的表現
1.無目標
沒有規劃人生目標,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的動力也沒有,生活的目標是順其自然,這是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反映出來的一個問題,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疲倦反應,主要表現有:學習不主動,缺乏動力和熱情,課前、課后不預習、不復習,對老師安排的任務不認真完成;上課不聽講,沒精神,下課生龍活虎,精力旺盛;經常無故遲到,千方百計逃課;白天睡覺,晚上徹夜上網。
2.很自卑
自卑的心理現象在高職學生中較常見,很多高職學生覺得自己各方面低人一等,高考失利后恐懼失敗,什么事情都不敢嘗試。
3.懈怠
很多的高職學生對自己要求不高,學習怎樣也無所謂,考試能蒙混過關就行,一些榮譽方面的事情想都不想,看起來冷靜自制,無所欲求,實際上缺乏求知欲和上進心,缺乏理想。
二 造成高職學生學習心理障礙的原因
1.心理素質脆弱
心理素質脆弱,由于教育和家庭的影響等方面的原因,這類學生在一定的環境中成長,以往的生活模式已形成,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經受失敗,因而在新的環境里容易受挫,一旦挫折強度較大,或持續時間較長,就會失望自卑,心灰意冷,萎靡不振。
2.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沒有目標,對什么都不感興趣,覺得學到的知識對今后沒有什么用處,得過且過。
3.不良社會傳媒以及家庭環境的影響
大眾傳播手段越來越先進,大學生辨別能力差,崇尚科學但又盲目崇拜。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不能配合學校的教育,對孩子不能正確加以教育和引導,從而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效果。
三 解決高職學生學習心理障礙的策略
1.要重視預防機制的建立完善
第一,狠抓學生的入學教育。入學教育是讓高職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形成合理自我定位的第一步。所以,學生入學后一定要開展入學教育,教師應在學生入學開始,就幫助學生調整好心態,沒必要對高職學生的身份感到不適應,幫助他們分析職業教育的現狀,引導其充分認識高職教育的地位和意義,充分認識高職生的社會價值,以增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使命感,強化學習的動力和對學習的興趣。
第二,授課教師各方面素質的完善。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主導作用的發揮,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果教師對學生表現出關心和愛護,可以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從心里真正接納教師、愛教師,最后轉化為愛學習;教師對學生的寬容和信賴,也會使學生產生自信心,可以消除學生在學習上的緊張、焦慮等;教學方法、手段的合理運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要注意培養高職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
注意培養高職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健康的學習心理包括正確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堅定的學習信念、頑強的學習意志、良好的學習行為、科學的學習方法等,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學習心理教育,提高學習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教師應注重增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引導其平靜而又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長處與短處,確立合乎自身實際情況的目標,培養頑強的意志和堅強的性格,增強對挫折的承受力,冷靜地對待自己的得與失。
第二,加強學習動機教育。合理的動機是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強大推動力,因此,一方面進行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教育,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對學習意義的認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另一方面幫助他們設置恰當的學習目標,選擇合理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方向性和有序性。
第三,學習興趣的養成。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人們對一項工作感興趣,在工作中可以發揮出60%~80%的潛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要抓好專業教育,加強對專業的特點、歷史以及發展趨勢的介紹,知之深,方能愛之切。再次,要對專業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另外,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有機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學會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學會分析自己的學習情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效率,不斷提高學習成績,以增強學習信心。
3.要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事實證明,學校教學抓得緊,校風校紀嚴明,學風就好一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高一些,問題就會少一些。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校的人文內涵、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校的首要大事。
參考文獻
[1]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彭志斌.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
[3]周武兵.影響中職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4(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