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共有30多所醫學高等院校設立了法醫本科專業,每所學校一般每年招生三四十人不等。目前醫學院校培養法醫人才的目標,主要集中在專業技能培養上,而忽略了法醫學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這遠遠不能滿足法醫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構建一個合理、先進、完善的法醫學人才綜合素質教育培養模式很有必要。本文結合高等醫學院校實際,重點就法醫學專業本科生應具備的素質、醫學院校法醫專業素質教育培養現狀以及加強綜合素質培養的途徑做出了一些嘗試。
【關鍵詞】高等醫學院校 法醫學專業 本科生 綜合素質養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82-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教育管理體制……”。醫學教育是培養醫學人才的基礎,它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制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對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特別是近期不時發生的暴力、恐怖、犯罪事件,都對法醫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高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高等醫學院校要樹立卓越的人才觀,按照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要求,科學嚴謹地構建卓越法醫人才培養體系,從專業素質、實踐素質和人文素質著手,培養具有扎實的醫學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職業能力和專業特質,具有較好的、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科學素養的卓越法醫人才。這將對頂尖法醫專業人才培養、發展、創新,應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同時,將對以后揚善懲惡,避免冤假錯案,發揚社會的公平正義起到傳播正能量的作用;最終也將對法醫卓越人才培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 法醫學本科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
1.高尚的職業道德
法醫工作者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工作中要秉公執法,公平公正,自覺抵抗外界誘惑;此外,法醫工作者還應具有敬業精神,在實際工作中,法醫面對的案情較為復雜,工作環境往往較惡劣,法醫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的精神,保證鑒定結果的準確性;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健全,要求越來越多的法醫工作者走向基層,到偏遠的縣市區工作,所以對法醫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有更高的要求。
2.遵守法律法規
法醫作為法律的維護者,對法律法規的掌握和熟悉更是對本專業的基本要求之一。法醫作為服務法律的一門專業,要求法醫本科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應全面而扎實地了解和學習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知法懂法是為了更好地守法護法,在遵紀守法的基礎上才能保證法醫工作的順利進行。
3.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術
法醫是一門實踐和理論結合很強的工作。要成為一名技藝高超的法醫,法醫本科生要學會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增長經驗,熟練掌握各類檢驗器材的使用,熟悉各種鑒定方法、流程,要學會將法醫檢驗、現場勘探等相關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得到較為科學準確的結論。
4.健康的身心素質
法醫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常常需要外出工作,有時甚至需要加班加點連續工作,所以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很有必要。此外,法醫工作者常常出現在第一案發現場,要面對一些常人較少見的東西,如傷口、尸體等,如何排解工作壓力,如何正確處理工作與生活的關系,都需要法醫本科生從現在起就培養健全健康的心理素質。
5.掌握公務員考試技巧
法醫本科生要進入公檢司法系統工作必須首先通過國家或者地方組織的公務員考試,因此在本科階段,學生應涉獵公務員筆試與面試的相關知識,為備考公務員做好準備。
二 法醫本科生培養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法醫學教育事業初步形成了法醫學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培養教育體系。隨著法制建設的需要,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醫學教育體系。雖然我國法醫學教育體系基本建立,但通過實踐檢驗,法醫學專業學生在素質教育上暴露了許多問題。
1.重視灌輸專業知識,忽略法律知識及思想道德培養
法醫學在我國司法體系中承擔著重要角色,而法醫作為社會公平公正的使者,既要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尚的道德,還要知法懂法,具備一定的法制觀念。而在目前的教育中,法醫學教育卻特別重視專業知識教育,卻對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教育培養流于形式,對法律知識的培養教育也重視不夠。
2.重視實驗室教學,忽略社會實踐
法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但目前大多數開設法醫學專業的學校由于條件設施有限,只是在實驗室進行班級示教式方法學習,實際動手的機會較少,動手能力也較薄弱。社會實踐更是安排得很少,甚至在教學計劃中根本沒有實踐教學這一項。
3.重視理論教育忽略管理創新
目前法醫學生的管理和其他醫學專業學生并無不同,但法醫專業畢業生日后主要是去公檢司法系統的法醫一線,這些部門的管理模式更傾向于警務化,而本校是醫學院校,對法醫學生更注重理論教育,在管理模式上缺乏創新。
4.缺乏法醫其他素質的培養
法醫畢業生主要是公檢司法系統的法醫崗位,要進入這些崗位首先要通過公務員招考,但大部分法醫院校缺乏對學生公務員招考筆試面試方面的輔導,使學生在畢業時面對公務員招聘考試時可能手足無措。
三 法醫本科學生綜合素質養成途徑淺析
1.加強思想道德培養,加強法律法規學習
“90后”大學生處在一個競爭激烈、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沖擊的大環境,在政治信仰上表現出多元性和不堅定,政治行為選擇上也傾向于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法醫本科生只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對法律法規的學習缺乏熱情。要改變這種狀況,筆者認為要從三個方面入手:(1)加強法醫專業授課教師的素質。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教師的一言一行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作風、思維方法、工作作風、為人處事和治學態度傳授給學生,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陶冶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2)開設形勢政策課,邀請黨總支書記、輔導員每月開設一次時政講座,也可根據時政熱點定期召開主題班會、開展辯論賽、舉行講座等多種形式,提高法醫學生對政治事件的分析能力,讓他們能夠正確地認識和把握當前形勢。(3)重視法醫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對于法醫專業學生來講,知法、懂法、學法、護法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環,應適當增加法律知識授課課時,增加法律學習的種類,利用學院微博、微信平臺宣傳法律知識,提高學生對法律法規的重視。
2.加強實驗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法醫學是一門以醫學生物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為基礎,研究并解決法律實踐中有關醫學問題的一門應用學科,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綜合性邊緣性和交叉性學科,這就決定了法醫專業學生還應加強動手能力培養。
建立以學校教育為主,司法鑒定中心、公安局培訓為輔的合作模式:(1)將濟寧市公安局資深法醫請進校門來, 聘請他們講授部分法醫專業課或以講座形式讓他們將自己多年來在現場中所積累的經驗與教訓以及辦理經典案件的體會結合專業課知識傳授給學生。事實證明,這樣做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定期去我校司法鑒定中心參與司法鑒定,由教師和研究生指導法醫學生實驗操作,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組織學生參與現場檢案,參加尸解、法醫臨床、法醫物證鑒定,不僅讓學生熟悉了整個鑒定流程,還鍛煉了他們的專業心理素質。(3)廣泛建立實習基地,與公、檢、司法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選擇法醫工作開展好、發案率較高、有較強技術力量的部門作為法醫學生實習基地。與各地實習基地加強合作交流,在檢案、科研等方面相互支持和合作,吸納學生參與到實際檢案工作中,組織學生參與各實習基地開展的各類司法鑒定實踐活動。
3.加強法醫學生警務化素質養成教育
在實際工作中,令行禁止、聽從指揮、服從管理的良好習慣和優良作風對于法醫這一職業尤為重要,而現在的“90后”大學生,個性張揚,注重自我,全局觀念淡薄,在服從紀律方面比較松散,因此實行法醫學生警務化管理十分必要。(1)警務化管理按照從嚴培養的方針,通過統一著裝、統一內務、統一作息、統一操課,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培養學生服從組織服從紀律的觀念。(2)通過加強政治學習以及忠誠意識的培養,強化法醫學生政治上的堅定性,牢固職業信念,通過日常的管理和訓練讓學生樹立從事法醫職業的自豪感,明確責任使命感和神圣感,使他們的思維和行為都具有法醫意識。(3)開設儀表訓練課,從禮儀、著裝、言行對法醫學生進行全面訓練,幫他們樹立良好的法醫職業形象。
4.加強公務員輔導和培訓
首先,給高年級法醫學生增設公務員輔導選修課程。邀請實習基地有公務員考錄經驗的法醫或者公務員錄用輔導專家來學校講學,向學生們傳授公務員考試基礎知識和解題技巧以及套路方面的經驗。其次,促使學生逐步形成積累課外知識的習慣。公務員招錄考試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只依靠突擊公共基礎知識部分很難取得好成績。因此,必須讓他們養成通過多種途徑廣泛涉獵知識的良好習慣。鼓勵他們平時多去圖書館,多讀一些書報雜志,必要時還可以做一些摘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最后,以小組為單位,以時政熱點為內容,組織辯論會,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和討論,一方面鍛煉他們的組織表達能力,增加他們的面試技巧;另一方面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的能力。
作為山東省唯一一家具有法醫學本科專業和擁有山東省唯一一家法醫類司法鑒定中心的高等醫學院校,濟寧醫學院法檢學院首先提出學校與公檢法實習基地合作全面推進法醫人才素質教育培養模式的概念,進一步明確法醫人才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方法與培養手段,創建完善的法醫學生素質教育培養體系,制定了特訓項目實施方案,并進行有效的實踐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法醫學作為醫學院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內容,我們對法醫人才建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但同時也應該意識到,還有很多方面的內容有待進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探討。法醫人才的培養模式、管理體制需要進一步健全,法醫人才繼續深造與科學就業需要進一步理順,院校與公檢法單位聯合辦學等相關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這才有利于法醫人才的學校、社會、文化環境需要進一步培育。我們一定要牢記肩負的神圣職責,勤懇踏實,不懈奮斗,使法醫人才培養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馬靜、楊麗莎、梁志清.關于“卓越醫師”教育培養的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12(2):243~244
[2]郭娟寧.新形勢下法醫學專業實踐技能培養模式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09(3):467~468
[3]劉勇.法醫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3(2):90~91
[4]喻林升.溫州醫學院法醫學專業本科教育的創建與發展[J].衛生職業教育,2008(13):14~16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