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在高專院校開展數字資源培訓的有效方法。本文認為學校足夠的資金投入、合理選擇購買適合本校使用數字資源、讓具備專業素質的館員集中精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與培訓活動、與讀者建立緊密暢通的溝通渠道是高專院校圖書館開展數字資源培訓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專 數字資源 培訓 微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92-02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已經把人們帶到了一個新的時代,互聯網以其方便快捷、圖文聲像豐富的多媒體技術與良好的即時互動性等特點逐漸成為大眾獲取信息的第一選擇。隨之而來的是以數字出版、網絡傳播、移動閱讀等新型信息生產和傳播方式對圖書館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很多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工作從紙質為主轉向紙質與電子并重,甚至是以數字資源為主、紙質資源建設為輔。數字資源以其無可比擬的豐富和便捷等特性在教學與科研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高專院校對比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點。例如,很多高專院校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沒有閱讀論文和查找論文的需求,一部分院校畢業生甚至不必撰寫畢業論文。高專院校教師工作主要偏重教學工作,科研任務通常沒有本科院校那么高的要求,如果照搬本科高校的數字資源宣傳方法,最后的結果肯定是事倍功半。本文主要論述在高專院校中宣傳和培訓數字資源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 使學校充分認識到數字資源的重要性,加大資金投入
一般說來,政府劃撥給高專院校的辦學經費比劃撥給本科院校經費少很多,很多院校都不愿意投入經費建設圖書館資源。而電子資源由于其數字性、虛擬性,在很多院校都不列為固定資產,想讓學校投入經費建設數字資源就更是難上加難。
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針對校領導和學校圖工委開展特定的數字資源服務,讓領導首先認識到數字資源的價值,才能加大數字資源建設的投入。
以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圖書館的資源購買和各方面建設工作由學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決定,委員會成員為學校校長與各系部主任。學校校長通常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各系部主任也都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針對這一特點,圖書館組織專門的培訓人員主動與校領導和各院系負責人接觸,在不影響其工作的情況下,了解他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進展,找到其信息的需求,主動上門為其演示和講解電子資源的使用方法,充分展示電子資源方便快捷等特點,使用電子資源滿足其對信息獲取的需求。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校圖工委委員逐漸認識到數字資源對教學與科研的重要性,近幾年瓊臺師專電子資源從無
到有,投入逐年增加,2012數字資源投入57.9萬,購買專業、專題數據庫15個;2013年投入資金達到89.4萬,購買專業、專題數據庫21個,是本省內同等院校中投入數字資源資金最多的。
二 根據學校的特點購買,合理建設適合本校需求的數字資源
高專院校需要根據其自身特點建設適合本校專業教學與科研工作的數字資源。
以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針對教師的科研需求購買了中國知網、重慶維普和萬方三大中文期刊數據庫;針對美術專業購買了藝術博物館在線CAMIO數據庫;針對音樂專業對古典音樂欣賞的需求購買了庫克音樂數字圖書館;針對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專業學習特點購買了師范教育專題數據庫等。
這些針對自身特點購買的數字資源,滿足了教師教學與科研中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受到全校師生的支持與喜愛。由于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數字資源獲得了很高利用率。
三 圖書館設立專門的子機構,專人專職開展工作以提高效率
很多高職類院校由于多種原因,如學校對圖書館不重視、人員缺乏等造成圖書館崗位職責不明晰。很多館員尤其是年輕館員身兼數職,既要完成圖書館日常行政工作又要完成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與數字資源的培訓等工作。
數字資源推廣工作并不簡單。以舉辦數字資源講座為例,前期宣傳與組織工作需要投入非常大的精力與時間才能很好地完成,而同樣需要長時間的備課才能制作出針對學生特點、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訓講座。如果如前文所說數字資源推廣人員身兼數職,無法投入足夠多的精力,則推廣的質量與效果會大打折扣。
圖書館應該設立相應的子部門保障數字資源推廣工作,專人專崗,使相應人員有充分的精力采用多種手段去設計和實施數字資源的培訓工作,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取得良好推廣的效果。
四 針對讀者的不同特點,采用多種方式與讀者建立信息溝通渠道
身處互聯網時代信息的溝通非常重要,針對讀者的特點,與讀者建立有效而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是數字資源推廣工作的重要手段。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可以把各數字資源最新的信息推送給讀者,同時可以解答讀者在使用數字資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建立良好的溝通也可以拉近館員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與讀者建立融洽的服務關系。
1.建立教師服務QQ群
QQ群的信息傳遞具有實時性、便捷性等特點。一人發布信息,多人可以接收該信息,也可以選擇與某一群成員進行一對一單獨溝通。
根據以上特點,QQ群這種信息溝通方式適用于與教師讀者進行信息溝通。規模小的高專院校的招生人數一般在幾千人至一萬人左右,規模稍大的高專院校可以達到一到兩萬人左右,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高職高專院校師生比應不低于1∶14,那么教師人數應該在五百人至一千五百人左右,那么建立兩到三個五百人的QQ群,教職工人數多的院校建立兩個千人QQ群即可以滿足需求。
在QQ群中可以發布公開的信息,如新的數字資源的發布使用,數字資源的使用方式等。而相應的文件如數字資源登錄方式、使用所需的賬號密碼等,可以制成電子文件上傳至群共享中,供教職員工隨時查閱。
QQ群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隨時隨地為讀者服務,解答讀者遇到的各種問題。在解答問題時,如果問題是具有共性,可以在QQ群中公開發布,在解答一個讀者疑問的同時,讓其他讀者也了解問題的所在。如果問題是個性的,可以通過QQ與讀者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不影響群中的其他讀者。
在QQ群加入成員的時候需要注意,需要教師提供所在系部和個人姓名,以保證在此QQ群中的一定是本校老師,這樣可以保證學校購買的電子資源充分為本校讀者使用。
2.建立微信公共號為學生讀者服務
相對于教職員工讀者群體,學生讀者數量巨大,QQ群已不能滿足信息溝通的需要。此時可采用創建圖書館微信公共號的方式與學生讀者進行溝通。隨著移動終端飛速發展,智能手機在學生中有很高的普及率。根據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2014年讀者調查問卷顯示,有76%的學生會經常使用微信。微信公共號同樣具有實時性、便捷性等特點,發布公共信息時可以讓所有訂閱用戶收到公共消息,也可以與一位訂閱用戶進行一對一溝通。
公共信息可以發布數字資源的最新動向和使用方法,面對讀者提出的個性問題也可以單獨交流。以舉辦講座為例,采用傳統宣傳方式需要提前制作海報,設計、印刷并張貼在校園各處,費時費力而且效果不盡如人意。采用微信公共號發布講座信息,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方便快捷。訂閱圖書館微信公共號本身就是有意向接收圖書館服務的讀者,將公共信息發布給這一部分讀者,受眾針對性強,可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微信公共號功能強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出于防止微信公共信息濫發的考慮,微信的開發單位騰訊公司規定公共信息的發布,每天只能發布一條信息,這就在使用過程中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微信公共號與訂閱用戶只能進行一對一的交流,針對同一個問題無法進行多人的討論。
五 針對讀者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
針對不同的讀者群、需求和時期,采用不同方法,通過新生入館教育、信息素養教育公共選修課、專家講座、大課培訓、機房實訓、嵌入式教育等多種層次、多種方法結合的形式對師生們進行數字資源的培訓。
以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近三年來共開展多媒體教學24場次,嵌入式教學27場次,上機實訓160場次,邀請知名作家講座3次。通過各種形式累計培訓師生230余場次,逾2萬人次。通過多種培訓形式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2013年我校數字資源訪問閱覽達252965篇次,下載達238178篇次。
六 結論
通過學校足夠的資金投入,合理選擇購買適合本校使用數字資源,讓具備專業素質的館員集中精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與培訓活動,與讀者建立緊密暢通的溝通渠道是高專院校圖書館開展數字資源培訓的有效途徑。以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通過以上多種方法的協同運用,2012年取得了電子資源使用量全省高校(包括全部本科與高職高專院校)第二名的好成績,生均利用數量高于省內本科院校。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