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人在對話中愛用的「ちょっと」一詞除了作為副詞的基本用法外,還有很多脫離了副詞本身的用法,這讓初學者感到茫然。筆者試著從語用學的角度歸納出「ちょっと」的話語功能,給初學者掌握好這個詞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ちょっと」 基本意義 話語功能 教學啟發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95-01
一 語義學角度「ちょっと」的用法
數量小,時間短,或者程度低;數量多,時間長,程度高;以一種隨便的心情做某事;和否定表達呼應使用,不那么容易;感嘆詞,打招呼。
二 語用學的角度
語用學作為新興的學科領域,是專門研究語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學問,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話語,研究如何通過語境來理解和使用語言。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認為,人類交際的最小單位不是句子,而是某些行為,如敘述、提問、命令、解釋等。其特點是一個人通過說出一個或幾個句子來執行其中一種或幾種行為,叫作“言外行為”,而話語在聽話人身上所產生的效果叫作“言后行為”。之后的塞爾又在該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間接行為理論,指出一個句子可能包含有多種言外行為,需根據說話時的情景來解釋說話人的意圖。本文在考察「ちょっと」的用法時,區別傳統語義學的范疇,從語用學角度考察「ちょっと」的話語功能,研究超出字面含義的語境制約意義即「ちょっと」所構成句子的間接言語行為。
三 「ちょっと」的話語功能
通過對自然對話語料的觀察,總結出如下的話語功能:
1.依賴請求
以「ちょっと…て」「ちょっと…してくれない?」「ちょっと…ください」等形式表示說話人對聽話人的依賴和請求。這些句子通過添加「ちょっと」一詞可以避免說話人的表述過于唐突,來暗示后續的依賴等內容。
2.命令
當說話人以比較強硬語氣來講「ちょっと…て」「ちょっと…ください」時,就帶有命令的意味,當然「ちょっと」后續動詞命令型的情況更是如此。
3.勸誘
「ちょっと…てみようか」「ちょっと…ほうがいいです」類似的表達中,說話人以詢問或者評價的形式來勸誘對方一起做某事。加入「ちょっと」可幫助表明勸誘意義,使對方從心里上愿意接受。
4.喚起注意
單獨「ちょっと」一詞,或者「ちょっと」的疊用有喚起對方注意的功能,不過當說話人語氣強硬、急促時也有責備的意味。
5.與聽話人無關的說話人的意志行為
例如「ちょっと見たいな」「ちょっとびっくりした」這些表達中,「ちょっと」與后續表達一起表示與聽話人無關的說話人自己的行為或意志。
6.說話人對事物的評價或描寫
「ちょっと」與描寫、評價性的表達連用時,如「ちょっとたりない」「ちょっと微妙ですね」表示說話人對某事物的描寫評價。
7.拒絕
通過「明日はちょっと」類似的表達來委婉表示說話人拒絕對方邀請的功能。
8.征求許可
如「ちょっといいですか」這樣的表達表示說話人就與聽話人相關的某事征詢許可的意味。
9.與否定表達連用的功能
如「お酒はちょっと飲めない。」中「ちょっと」與否定表達連用時表示說話人委婉地講述自己不能做某事的功能;而「今はちょっと説明している暇はないわ」這個句子可以理解為說話人完全沒有解釋的時間,所以這里「ちょっと」有強調說話人不能做某事的功能;另外,當「ちょっと」與聽話人有關的否定行為要求表達連用時,有強硬制止對方某種行為的功能。
10.談話標識功能
通過觀察語料發現「ちょっと」有談話標識的功能,如「ちょっと、まー」、「ちょっとさ」、「あの、ちょっと」等中的「ちょっと」。
觀察以上「ちょっと」的這些話語功能,我們不難發現它們基本上要在一定的語境下才能體現,且其呈現方式都不盡相同。有些環境下,「ちょっと」一個詞就具有某種話語功能,而有些情況下,「ちょっと」需跟其他表達連用才能具備某種話語功能,不管怎樣,大多數情況下,「ちょっと」除了表示或提示后續各種語境外,還添加了緩和或者加強語氣的功能。所以,從語用學角度觀察到「ちょっと」有多種話語功能,且各種功能的體現方式也不一樣,但它從根本上并沒有脫離作為副詞的基本用法。
四 對教學的啟發
目前,國內教材極少有對「ちょっと」用法做系統解釋的,學生對于該詞的學習基本上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自己的覺悟。如果教師沒有正確解釋,學生沒有主動鉆研的覺悟,那么學習者就很難掌握該詞的用法。結合上面的結論,我覺得無論是教材的編寫還是教師的教授都應該在初級階段告訴學生詞典意義以外的多種用法功能,提供帶錄音的自然對話語料,指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境、說話方式等來理解「ちょっと」的用法,還可以提供一些定型表達給學生,幫助他們理解記憶。
除了語言知識外,還應該介紹日本人的曖昧、委婉、體貼他人等文化心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語言現象,掌握好該詞的用法。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