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培養優秀的創新型人才,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特點,咨詢領域專家的意見,提出針對應用型本科創業教育的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來實現對創業教育的綜合評價。通過比較遼寧省某三所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綜合分值,從量化的角度衡量創業教育的開展效果,為應用型本科創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指導和依據。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創業教育 評價體系 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097-02
一 引言
1.國內外現狀
20世紀80年代歐洲國家提出了創業教育,并形成了一套貫穿高職、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完整教育體系,開設了相關培訓課程,同時相關專家也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國創業教育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學術型高校(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都開展了創業教育,并得到了社會認可。國內學者對應用型本科創業教育評價體系也做了深入研究,為其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應用型本科院校廣泛實施創業教育,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經濟發展。
2.評價指標體系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確定創業教育培養目標、培養方案,教學計劃的同時,衡量創業教育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教學資源的使用是否合理,與其他學校比較創業教育的開展情況,都需要確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構建評價體系的指標要遵循整體性、可操作性、實際性等原則,并引用專家的科研成果。
依據專家咨詢法,構建一級指標4項、二級指標10項、三級指標35項。
一級評價指標和權重:創業教育理論課程體系A1:0.32、創業教育師資體系A2:0.23、創業教育實踐體系A3:0.31、創業教育網絡平臺體系A4:0.04。
二級評價指標和權重:基礎課B1:0.42、專業課B2:0.12、創業教育課B3:0.46、社團教師B4:0.34、專業教師B5:0.09、創業教育教師B6:0.57、校內實踐B7:0.67、校外實踐B8:0.33、資源平臺B9:0.43、信息應用平臺B10:0.11。
三級評價指標和權重:基礎課占理論課比例C1:0.67、基礎課學時數C2:0.22、基礎課學分比例C3:0.11、專業課占理論課比例C4:0.61、專業課學時數C5:0.25、專業課學分比例C6:0.13、創業教育課開設率C7:0.71、創業教育課學時數C8:0.23、創業教育課學分比例C9:0.06、社團教師比例C10:0.08、有創業經歷的教師比例C11:0.64、具有創業經驗的教師比例C12:0.28、專業教師比例C13:0.09、高學歷教師比例C14:0.35、定期培訓教師比例C15:0.57、專職創業教育教師比例C16:0.58、創業科研成果被應用次數C17:0.11、創業學術論文被引用次數C18:0.27、創業學術成果的影響力C19:0.04、創業教育實踐課占實踐課比重C20:0.27、實踐基地開放情況C21:0.02、模擬實驗水平C22:0.05、設備利用率C23:0.21、講座次數C24:0.08、創業比賽活動次數C25:0.17、參賽學生比例C26:0.05、創業社團數量C27:0.15、校企合作項目數量C28:0.64、企業接待學生數量C29:0.12、企業提供創業機會情況C30:0.24、精品課數量C31:0.63、創業資源數量C32:0.10、政府政策獲取的及時性C33:0.27、師生參與比例C34:0.75、下載數量C35:0.25。
二 指標體系的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
對當前指標體系的評價方法有很多,例如:特爾非法、成對比較法、層次分析法等。通過比較,層次分析法更注重客觀分析,主觀成分較少,具有高度的邏輯性、系統性和客觀性,對多層次、多目標的大系統規劃決策問題有良好的決策效果,因此,層次分析法操作性更強,更適用于當前指標體系的實踐。
層次分析法是通過劃分各因素間相互聯系的層次結構體系,對每個層次按照給定準則進行比較和判斷,給出定量表示,進而建立數學模型,計算各因素的相對權重,并加以排序。
對遼寧省三所應用型本科院校進行層次分析步驟:(1)根據指標體系,邀請領域專家,列出各階層判斷矩陣群。(2)求解各判斷矩陣的權重。(3)一致性檢驗。(4)合成權重。(5)求得三所院校的綜合分值。
三 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
1.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通過專家咨詢和調查問卷兩種方式,征求專家的意見,按各個指標的重要性等級兩兩進行比較賦值,分層列出判斷矩陣群。應用特征向量法,求出每個判斷矩陣的權重,權重為WA=(0.3196,0.2308,0.3090,0.0422,0.0984)T,同理可求出其他各個級別指標的權重。
2.一致性檢驗
通過CI(一致性指標)和CR(一致性比例)判斷出矩陣的一致性。首先,求出每個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按式CI=(λmax-n)/(n-1),得出CI值,通過CR=CI/RI(RI通過矩陣階數表查出),求出CR值均小于0.1,檢驗通過,得出各項指標權重是有效的。
3.合成權重
用權重綜合法求出判斷矩陣群的合成權重,計算三級指標中各因素對二級指標的組合權值,二級指標合成權重對一級指標的組合權值,得出每一指標在目標中所占的比重。按照W(Bi)=∑Bi*∑Cij,得W(B1)=(0.28,0.09,0.05)T同理求出W(B2)至W(B13)。最終按照WT=W(Bi)*W(Ai),求出合成權重:
WT=(0.010,0.029,0.015,0.024,0.010,0.005,0.104,0.0334,0.009,0.006,0.050,0.022,0.002,0.007,0.012,0.076,0.015,0.035,0.006,0.055,0.004,0.010,0.043,0.017,0.036,0.010,0.030,0.066,0.013,0.024,0.011,0.002,0.005,0.004,0.001)T。
4.評價結果
通過比較三所院校創業教育的開展效果,確定各評價對象的作用分值。作用分值是評價創業教育的基礎數據,采用點、線、面狀類指標作用分值的計算方法,結合咨詢專家組的意見,確定各評價對象的作用分值Ai。
第一,作用分值計算原則和方法。作用分值計算原則:作用分值與創業教育質量的優劣呈正比。分值體系采用0~100分的封閉區間。作用分值只與因素指標的顯著作用區間相對應。
作用分值計算方法:對點、線狀類的指標,如創業教育課B3,通過數學模型得出作用分值:Ai=F(1-r),其中r為指標的影響系數。對面狀類指標,如基礎課B1,通過數學模型得出作用分值:Ai=100(xi-xmin)/(xmax-xmin),其中xi、xmin、xmax分別代表評價指標值、最小值、最大值。
第二,計算目標值。根據Si=∑wTj*Aij,i=1,2,…,n,計算出每個評價對象的目標值,其中Si為對象i的綜合分,Aij為對象i第j個指標的作用分值,n為對象總數,再按Si值從大到小排序,得到評價結果。最終目標值Si=Ai*WTi=(78.57,75.66,68.24),i代表本科院校A,B,C。由此可以得出A院校的創業教育評價效果最好。
四 結束語
通過運用層次分析法,對三所院校的創業教育工作進行量化,使人們對應用型本科創業教育的認識更加直觀,同時也為應用型本科創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與實踐依據。在使用此方法時,要憑借專家經驗對兩兩指標進行比較,受主觀意識影響,評價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對應用型本科創業教育的綜合評價,隨高校的不斷發展還存在改進和完善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劉易、張日桃.應用型大學本科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3)
[2]董曉紅.高校創業管理模式與質量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0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