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學好英語是一個很大的難點,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良好的師生關系會帶來和諧融洽的教學效果,也會帶來優異的教學成績。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英語教師,如果不愛學生,那也就不可能有心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那么他們自然學不好英語;相反,如果一個學生和自己的英語教師關系融洽,非常喜歡自己的老師,那他就不會厭惡這門課程,而會去主動學習它,其結果可想而知,皆大歡喜。所以說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這樣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一 教師應給予學生真誠的愛
很多人認為,學生根本就不懂得老師的愛,所以只能給心不給臉,如果給予他們太多的笑臉,教師就會失去權威,學生將不尊重老師。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只要讓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是真心實意的,那么孩子們就會自發自覺地學習這門課程!如馬××進入我的班級英語成績是16分,我當時很不樂意,但礙于領導的壓力,只能接受,自他進來之后我沒有先關注他的學習,而是從思想上入手,關心他的思想動態,和他聊他喜歡的籃球,他在班級只要有點滴進步我都給予鼓勵和表揚;在同學面前給他展示優點的機會,這讓他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告訴他:你是這個班級的男人之一,不能再因為你的不負責任就丟了班級的臉,而我一個女老師還要靠你們的努力來管理這個班級。我發現信任、愛護、關心使他改變了。他開始主動學習英語了,主動背誦單詞、背誦課文,雖然最終還不是最優秀的,但已經是佼佼者了。由此可見愛的重要性,你給了他們真誠的愛,他們也會回饋于你,所以教師應該傾注全部的愛。并且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因為教師的歧視和偏心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挫傷自尊心,從而導致他們拒絕老師的一切要求。
二 充分認識了解每一位學生
教師必須記住每一位學生的名字、年齡、興趣、特長、個性等,充分認識了解每一位學生,使學生的自尊得到滿足,從而對教師產生好感,因為老師的好感能讓孩子們有成就感,同時給予學生期待,學生會將教師的期待內化,努力超越自己,最終取得進步。
三 教師的語言要生動風趣,能夠吸引學生
教師的語言很關鍵,語言風趣幽默、知識淵博、深入淺出有邏輯性的教師才能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他們才能在喜歡的科目上全力以赴,以求引起教師的重視和喜歡。尤其是英語教師應講究語音、語調、節奏的抑揚頓挫,要用一些動作和表情來幫助學生對語言進行理解,使其能更加強烈地吸引學生。如我在教現在進行時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很羞澀不敢表達自己,又因為少數民族同學居多,所以我拍著籃球進了教室,學生們先是驚訝,然后興奮起來,之后我讓他們現場造句,運用現在進行時不斷地變化,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明顯。
四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幫助者,而不是灌輸者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引導學生去了解另一個語言的民族和另一種語言的思維世界,而不是單純地訓練學生“說話”。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逐漸地引導孩子們在簡單的語句中表達自己的意思,漸漸融會貫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內容,把握教材的精髓,穿插一些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話題,這樣學生們才會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教師才更有激情。只要學生參與其中,才能激發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英語知識。
五 教師要掌握批評的藝術
有的教師對待犯了錯誤的學生不顧場合大肆批評,把學生批評得一無是處。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妥的,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學生雖小,但他們還沒有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生活觀,他們也有自尊心,也有對每一件事的處理方式和方法,也許他們的做法是錯誤的,教師只要明白他們為何這樣做,那么教師也就理解了他們為何會做錯了,這樣教師就更容易解決問題了,理解學生,感化學生,啟發他們的向善心理,就能給犯了錯的學生一點陽光,同時學生也能感受到教師是真心關心他們的,從而尊敬教師和信任教師,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