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學困生問題成為初中英語教師的困惑。處理不妥,英語學困生會成為教學順利進行的干擾因素。因此,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有效地幫助學困生學好英語,爭取讓他們擺脫困境,盡快融入班級教學的主流。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筆者認為在轉化工作方面教師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 重視感情投資,激發學習欲望
建立和諧的教學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理解、尊重、寬容、善待學困生。多和他們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態,傾聽他們的心聲,做他們的“知己”。親其師,則信其道。學生對老師的情感能改善學生對所學學科的傾向性。
激發興趣,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他們有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平時讓他們多看一些名人傳記類的勵志書籍,使他們樹立學習目標。在教學中,要盡量采取一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困生覺得輕松愉快、容易接受,努力使他們的學習興趣變得濃厚。另外,可以結合課文內容,介紹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國外的日常禮儀、生活方式。多為學生提供一些交際用語的情景,如結合某些詞語講英語幽默故事或聯系生活中常見的、用英語說明的東西教學,如電視機、錄音機等電器上的按鍵、旋鈕怎樣認識,學生筆盒、墊板、服裝上的英語是什么意思。
維護學困生的自尊,及時鼓勵表揚。任何學生都有自尊心和榮譽感,每當自己在學習上取得點滴成績時,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學困生更是如此。要多表揚,少批評,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學困生由于羞怯的心理,往往在課堂上不敢開口,教師要具體深入地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循循善誘。在加強輔導的同時,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行有彈性地鼓勵。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細心留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找準機會,給予表揚,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了解和重視。在提問時盡可能給予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因為參與練習本身,對他們就是一個鼓勵。凡是學困生能回答的問題,就請他們回答,以培養他們的成就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當回答問題時,如果學困生答對了,要給予夸獎,答錯了應注意糾正,糾正時要面帶微笑加以啟發和引導,不要橫加指責或挖苦諷刺。這樣一段時間后,學困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增強,他們不再為答錯而緊張或感到難堪。
利用語言表揚、神情暗示、肢體示意等多種方法,給予學生最大的鼓勵是行之有效的。
重視意志培養,保持學習興趣。學生雖然通過努力獲得了成功,但愉悅過后還怕困難。這是學困生缺乏意志的突出表現。尊重學困生,和他們達成心靈上的默契,耐心地為他們解惑,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用自我獎勵來強化他們的自尊心,把成功的信念變成志趣,推動他們自覺前進的意志,戰勝學英語時所遇到的困難。
二 因材施教——讓學困生學有所得,增強信心
在課堂上,老師要盡可能讓學困生說、讀、表演等。讓學生參與到英語游戲中。比如:在講授What’s he/she doing?句型時,請一個學困生上臺做動作,其余學生猜What’s she doing?對猜對者和表演者均進行獎勵,學生覺得既簡單又有趣。如在聽寫之前,提前告訴他們所要聽寫的內容,讓他們做好準備,體驗成功的喜悅。
學困生上課時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用最短的時間達最佳的教學效果,課堂上盡量創造愉快的氛圍。為了延長學困生上課專注的時間,常結合課文做些游戲、教點歌曲、聽聽錄音、講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課堂上將好差生搭配起來,采取集體、小組、雙人、個別活動訓練,凝聚學生的注意力,調節他們的情緒。讓學困生在和諧輕松的氣氛中學習。
適當降低起點,分散難點,讓后進生感到“能學”。在備好教材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學困生的實際情況,既備教材又備人。在課堂上,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來引導和幫助學困生有效地學習。如學困生由于羞怯往往怕開口,用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叫他們到黑板上寫有把握的句子;課文朗讀,生詞較少的段落讓給學困生;課外作業也經常變換形式和要求,降低難度,再讓學困生去做。這樣學困生的參與意識會大大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對他們學習上的點滴進步都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他們的自卑感沒有了,換之而來的是對學習的熱情。他們的英語知識由少到多,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教學中要不斷提高知識復現率。布置適當的作業降低要求讓他們完成,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 授之以法——教給學困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困生學好英語是非常重要的。告訴他們如何預習,幫助他們溫習音標,掌握單詞的拼讀規律和正確發音,熟悉詞義,試讀課文、翻譯等。教給他們學英語的正確方法,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引導他們如何專心聽好每節課,告訴學困生知識的重點、難點及正確的思路都要在這個環節解決,所以聽課是學好功課的關鍵。復習是對知識的消化和記憶,注重聽取他們對聽課效果的反饋。作業中啟發他們能達到舉一反三、熟能生巧的目的。考試是檢查后進生學習效果,在考試之前定下考試目標,看看他們是否達到規定的考試成績,在進步多少分后設立一個進步獎。
提高他們記單詞的效率。進一步教會他們掌握“精力該集中在何處,動手實踐如何加強”的定時定量的具體要求。教會學生計劃好在家英語學習的作息時間表。
四 借助集體的力量感染學困生
在班級創辦英語角、英語口語大賽、英語百詞大賽等活動,增強班級的合作與競爭意識。班級的外語學習氣氛濃,外語成績好,這對他們也是一種很大的教育力量。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常常會不知不覺感受到集體的壓力,積極學習。
五 課內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的辦法
對學困生的作業要經常面批,這樣可以讓他們面對自己的錯誤及時訂正,而且養成他們按時交作業的習慣。及時檢查反饋、輔導和矯正,進一步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六 爭取家長的高度重視與配合
外語是一門語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大量訓練,沒有家長的積極配合,學困生很難完成學習任務,抓住家長都關心孩子學習這一特點,利用家長會及家長來訪和他們聯系,爭取他們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業、聽磁帶、背書、默詞等。這對學困生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廣泛吸取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來充實自己,做到常教常新,以便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和發展他們旺盛的求知欲,最終使學困生重新回到正常生的行列。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