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是一門具有規律性、實用性、基礎性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有較強的要求,許多學生一談到數學就犯難,在數學上花了大量的時間,成績卻不理想,教師教得累,效果也不佳。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如何改變這種“無效”教學狀況,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一些做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 興趣 情境 思維 理論 生活化 總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146-01
一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設法把枯燥無味地數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問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讓學生一上課就進入到探索知識的情境中,從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能激發學生戰勝學習數學的心理障礙,激發濃厚的求知欲,引導學生自動去探索知識。萬事開頭難,作為數學教學應創設一些有效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導入方式,結合課程內容,把知識中一些深奧的理論知識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導入的情境中樹立信心,喚起探索的意識。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相適應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總結等活動中逐步體會到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例如,在教學“抽樣調查的意義”時,我這樣導入新課:每年的除夕之夜,中央電視臺總要為全國人民獻上精彩的春節晚會。人們可以在那個特別的夜晚盡情享受春晚帶來的快樂,感受新春的喜慶。晚會過后,為了解觀眾喜歡哪些節目,中央電視臺一般會通過網絡、報刊及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進行問卷調查。那么你們知道這種調查方式是什么嗎?這種調查方式有什么好處呢?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為這節課的內容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 注重數學思想應用,培養發散思維
學會分析已知條件,善于將隱性條件挖掘出來,將學過的知識和條件巧妙地聯系起來,用全面、全新的視角來處理問題。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歸納、總結、應用等,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類型題目的解題思想與技巧,這樣學生才有目標和方向。例如,拋物線y=ax2+bx+c經過點A(-2,7),B(6,7),C(3,-8),則拋物線上縱坐標為-8的另一點的坐標是 這道題可以利用拋物線的對稱性來巧妙解題,由點A(-2,7),B(6,7)的縱坐標相同可知A,B是拋物線上兩個關于對稱軸對稱的點,
對稱軸方程為x= =2,于是可設拋物線上縱坐標為-8
的另一點的坐標為(x2,-8),則有 =2,解得x2=1,
故填(1,-8)。結合當前的教育形式,教師也可以想辦法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思維。要學會數學,就要注重數學思想的應用,才能更好地挖掘題目的含義。
三 理論聯系實際,加強課堂的生活化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不能脫離生活,要面向生活,把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融合在一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用數學知識指導生活和在學習中用生活經驗來構建數學知識。增強學生對抽象知識的認識、理解、應用。例如,某公司研究出一種新型產品,每件產品的成本是2400元,銷售單價定價為3000元,在該產品的試銷期間,為了促銷,鼓勵商家購買該產品,公司決定商家一次購買這種新型產品不超過10件,每件按3000元銷售,若一次購買該產品超過10件,每多購一件,所購買的全部產品的銷售單價均降低10元,但銷售單價均不低于2600元。(1)商家一次購買這種產品多少件時,銷售單價恰好為2600元?(2)設商家一次購買這種產品X件,開發公司所獲得的利潤為Y元,求Y(元)與X(件)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3)該公司的銷售人員發現:當商家一次購買產品的件數超過某一數量時,會出現隨著購買的數量增多,公司所獲得的利潤反而減少這一情況。為使商家購買的數量越多,公司所獲得的利潤越大,公司應將最低銷售單價調整為多少元?(其他銷售條件不變)由此可見,用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理解二次函數,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 培養學生善于總結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聯系舊知識,同時數學的教學過程也是一個探索、解答、思考、求證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學生通過學習教科書中的例題,從而了解這類例題的解題思路和規律。但這并不代表學生學會例題就會解決這類題型。我認為,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總結與反思。例如,利用二次函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1)分析問題中的常量和變量,以及它們的關系;(2)設適當的未知數,建立函數關系;(3)根據題目的條件,應用所建立的函數關系式求解;(4)檢驗結果是否符合題意。總結經驗還要注重錯題的整理,把平時練習或考試中做的錯題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原因。要重點對規律性較強又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對錯題的原因進行診斷,注意該題的關鍵詞、切入點、思路突破方法,對解題技巧,規范步驟進行總結。因此,數學教學的關鍵不在于學生學習了多少知識,而是要教學生學會分析,利用數學思維去解決問題,去應用數學知識。
總之,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是一個新的挑戰,也是一個機遇。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多層次、多渠道去挖掘學習數學興趣的源泉。從而達到教學相長,共同進步,使學生既獲得知識又得到個性的培養與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