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思維能力的培養被逐漸提出來,并運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已成為教育者探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并探究構建數學思維教學的模式,希望可以為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鑒經驗,以促進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 思維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5-0150-01
數學是一門富有邏輯性、嚴謹性的學科,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傳統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改發展的需要,它不但制約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還局限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因此,要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本文結合高中數學教學,論述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并重點探究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 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要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強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傳統的題海戰術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學生在重大的壓力下,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也是高中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數學對于人類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只有具備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學以致用,將數學知識和現實問題進行結合,也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二 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措施
1.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離不開教師的努力。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及時轉變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教育思維模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思維能力要想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就要擁有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不受約束和限制,因此,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前提。老師和學生一起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老師要經常微笑,偶爾使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在生活上,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生建立起互相信賴的關系,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有勇氣各抒己見,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為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2.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討
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總是對著教材上的例題進行講解,接著讓學生做課后習題,忽略了課本習題的局限性,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為了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應該設計一些與教材知識點相關的習題,設計的習題要滿足開放性、創新性、時代性的特點,滿足學生學習的心理,促使學生去解答、去討論,和其他同學共同探索,尋找正確答案。通過對習題的探究、討論和解答,挖掘了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只有不斷地思考、探究、再思考的過程,才能逐漸形成數學思維。
3.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興趣教學至關重要。高中數學具有復雜性和嚴謹的特點,讓學生望而生畏,這時,教師要科學地創設一些有效的問題情境,以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深入,創設的問題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舉一些大家熟悉的案例,難度適宜,并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然后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激發學習興趣,促進他們思維的活躍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運用多媒體,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引導學生觀察,并發現存在的聯系,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4.運用科學教學法
對于數學而言,老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解題的思考,解題的方法不止一個的觀念一定要深入每個學生的內心,因此,老師要利用一題多解的方法,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學生不滿足一個方法,進而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知識去分析和探究答案,將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等靈活運用,增強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善于運用逆向思考方法,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是數學中比較常見的。舉一反三法,老師要善于運用現實生活中的案例,給學生講解解題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多做一些舉一反三的練習,可以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進而培養了學生多方位的思維能力。
三 結束語
本文從不同方面探究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需要從教學方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設計問題加以引導等方面努力,需要發揮師生的共同作用,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姚佳.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4(1)
[2]格根娜.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華章,2014(12)
[3]潘淑敏.論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4(13)
[4]王喜林.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6)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