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具有簡便、易學等特點的它日益成為各個國家互相交流與溝通的首選,。然而對于將之作為第二外語的初學者來說,缺乏必要的語言環(huán)境使得英語學習變得異常艱難,特別是對于廣大的中國英語學習者來說,只會寫不會說的“啞巴英語”或是“中國式英語”越來越成為眾多中國學子的硬傷。而這篇文章正是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的解決之道,望能幫助廣大受困于英語學習誤區(qū)的學子早日走出困境。
第一章
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the attitude of learning English)
學習時態(tài)度積極與否往往與學習效率有關,一個人越積極越能調動他身上的潛力,打開他的注意力,加速其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若懷有負面消極的情緒,心不甘情不愿地學習是不能充分調動所有的感官去記憶與理解的。
如何盡快地調動情緒、集中注意力呢?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興趣愛好,把興趣同學習恰當?shù)叵嗳诤鲜怯⒄Z學習成功的關鍵條件(from Professor Deng′s PPT)。喜歡 興趣 動力,有動力的人往往情愿不計代價去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如賢者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
第二章
英語學習的策略(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成為獨立自主、積極有效的自學者,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Teach others to fish and they will fish for a lifetime),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很重要。
正確高效地學習策略包括了:一般策略(教學策略和語言策略)學科學習策略(物理學習策略)(from Professor Deng′s PPT),對于英語學習,我認為應將之分為聽、說、讀、寫、譯,共五個方面。
1.聽
聽力的重要性首先不管是在生活還是考試中,聽力都占很大比例,在生活中,當你要回答對方問題時首先要明白對方在問什么,這就是為什么不論是在四、六級還是在雅思、托福等考試中都很注重聽力的考察。而這一部分往往也是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包括我在內難以攻克的一座高山。
若想提高聽力,可以通過精泛結合的形式予以提高。即精聽可以練習準確度,而泛聽則是為了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語言環(huán)境以擴展自己的眼界,提高適應力。
2.說
口語的提高應建立在吸收一定量知識的基礎上,并佐以正確的發(fā)音才會得到長足的提高 。至于正確的發(fā)音則要建立在不斷糾正錯誤發(fā)音和樹立正確發(fā)音的理念之上,僅僅強調大聲朗讀是不夠的。
3.讀
閱讀與聽力一樣,都是從外界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提高的方法也同聽力類似,宜采用精泛結合的方式予以提高。
4.寫
英語寫作在各種考試中往往占很大比例,而這一部分又是比較困難的。寫作作為輸出知識的一種途徑,它的好壞多少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知識儲備的多寡,所以只有當我們獲取了足夠量、且豐富的知識后才可以反映到我們的作文中去,才讓我們的文章變得有內涵。而獲取知識又主要是依靠聽力與閱讀這兩種途徑來實現(xiàn)的,所以這在客觀上就要求我們應具有良好的聽讀的能力。
5.譯
翻譯作為兩種語言實現(xiàn)轉化的途徑,需要我們不僅僅精通英語,還要對母語有很深的造詣。并且在翻譯的過程中應量地忠實于原文,但也要有自己對原文的理解,不能一成不變的照搬照抄。最佳的狀態(tài)應該是像嚴復老先生說的那樣:“信”“達”“雅”。
第三章
聲音---英語學習的靈魂(Sound---the soul of learning English)
在以上談論到的學習策略中,我特別強調聽力作為獲取信息途徑的重要性,這其中就包含我認為學習語言最重要的一點---聲音。語言的誕生就是為了交流與溝通,語言最早是以聲音的形式出現(xiàn)的,而非文字。就連動物也有屬于自己的語言,只是我們聽不懂罷了。有人說:“文字是語言的標本,而聲音是語言的靈魂”,我非常贊同這一觀點,只有當我們抓住了聲音,我們才能將枯燥無味的文字符號轉化為生動的音符,使我們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仔細想想,我們之所以將自己的母語說得如此之熟練,不就是因為我們天天說,天天練,每天都能聽到別人使用它嗎?回想起自己呀呀學語之時,每天父母在你面前說過多少次“爸爸媽媽”之后,你才開始學會說話,開口喊爸爸媽媽,這個例子很能說明一切。
第四章
英語學習的六大原則(Six principles of learning English)
一、簡單原則
凡是學習大都會經(jīng)歷由簡入難,從易開始的情況,簡單的事物容易使人產(chǎn)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人就有動力,并且還可以培養(yǎng)人的成就感,提升自信,可以說人們在做任何事情是都在尋求一種成就感,這也是推動人們上進的強大源頭。
二.量的原則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定量的積累是學好英語的基礎保障,英語學習就是一個“點、線、面”的關系,一本書只是一個點,無數(shù)本書連成一條線,而更多的線連成一個面(from Professor Deng′s PPT),就構筑了我們的知識網(wǎng)絡。因此必要的積累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量變到質變的超越。
三.重復的原則
“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Practice makes Perfect.”“重復+量的原則”缺一不可。重復是人加強記憶的重要途徑,重復能夠使人準確、深刻的理解事物的本質規(guī)律,從而增進人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根據(jù)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我們的記憶成遞減規(guī)律,如果不進行周期性的復習,那么在很短的時間里我們就會將所學過的知識遺忘殆盡。知新卻不溫故,這樣無疑是在浪費生命。
四.模仿的原則
“創(chuàng)新源于模仿,而模仿是學習的基礎”(from Professor Deng′s PPT),一個人最初在學習知識時,還是要借鑒前人的成果、去模仿,最終才能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就像牛頓曾說過的“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若沒有吸收他人的經(jīng)驗,牛頓也是不能成為偉大科學家的。
五.突擊的原則
“學習一種技能,突擊原則是最重要的?!庇⒄Z學習過程應該是由一個個強化突擊的階段所組成的,每次考前的復習多少幫助我們提高對知識的掌握能力。(from Professor Deng′s PPT)
現(xiàn)在想來,每一次的考前復習都是我對自己已學過知識的再認識,在特殊的時期對特定的知識的加強會在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許我會忘了若干年前考試的內容,但我絕對不會忘記在考試前千方百計想弄懂卻還是一知半解的習題。
六.興趣原則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發(fā)現(xiàn)和挖掘興趣,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只有將之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才能學得深、學的長。
同時,與熱愛英語的人在一起學習,相互影響,共同進步。
其次,還要投資興趣,要舍得去花時間和精力培養(yǎng)自己對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