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其為我們做好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作為我國國民教育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擔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務,必須充分認識在高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搞好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期間是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面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增強,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在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的沖擊下,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要改變大學生現有的價值認同狀況,迫切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以強有力地引導,以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構建新的積極健康的價值觀。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具體內涵,目前學術界有不同的界定。如戴木才教授在《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一文中寫道,核心價值是一個社會中居統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價值理念,是一個社會必須長期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它從最深層次科學的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價值理念。
二、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現狀
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發生了尤為顯著的變化,居于象牙塔內的大學生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價值觀也日趨多元化。他們不再空談理想抱負、不再將報效祖國、服務人民掛在嘴邊、不再排斥西方先進文化思想,大多采取了“曲線救國”的道路,即解決好自己的就業、生活等問題,做好自己本職的同時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偟膩碚f,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的,他們在努力使自己適應、融入社會,跟上時代的潮流,符合社會變化發展的需要。但在此過程中,部分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上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是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不夠深入,政治信仰迷茫,存在感性、模糊甚至是錯誤的認識。據2006年底對上海市八所高校的調查顯示,有21.6%的學生對“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的觀點表示不贊同、有20.6%的學生認為講不清;有25%的學生對“社會主義終究可以戰勝資本主義”的觀點表示不贊同、有25.8%的學生認為講不清。其次是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個人化、功利化。多數學生在社會理想價值和個人理想價值之間更加看重后者,多數學生不再把祖國的需要、人民的需要、集體的需要放在首位,取而代之的是個人的生存發展需要。最后是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缺乏,社會公德意識有所淡化。當今部分大學生在對待許多問題上喪失了一些基本的道德標準,多采取“明哲保身”的旁觀立場。此外,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中還存在不誠信、怕吃苦、難合作、承受力低等問題。青年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幫助其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其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十分重要的。
三、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創新,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思想靈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體,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核心和根本。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在青年大學生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事關一代青年健全人格的培養,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1.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中華文化繁榮興盛。
2.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意識形態的沖突
意識形態,一般是指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形成的系統的思想觀念,代表了某一階級或社會集團(包括國家和國家集團)的利益,又反過來指導這一階級或集團的行動。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意識形態是一種思想觀念,其核心內容是價值觀。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戰略任務。當代的大學生,心態都比較開放、思維都比較活躍,他們都社會的發展變化有著非常敏銳的感應,面對當今社會各式各樣新穎的文化、新鮮的思潮,及當前中國巨大的就業壓力,他們在無形中會減弱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感。
3.構筑文化陣地的有效防線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思想文化陣地,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的思想不去占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非無產階級的思想甚至是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會去占領?!贝髮W生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如果不主動去在他們的意識領域占主導地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可能會趁虛而入,這就要求我們要通過理論灌輸、實踐鍛煉、比較鑒別、榜樣激勵等多途徑加強對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修養等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進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及情感認同,更好地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這一偉大事業中去。
結束語
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一個復雜性、全面性的工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理論體系,根據形勢發展,其內涵和外延還會不斷得到豐富。本文著重研究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內涵、遵循原則和實施途徑。限于本人的理論水平和工作閱歷,對本研究肯定還存在很多缺憾。希望通過這一思考引領筆者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中不斷走向深入。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M].中共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