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學校英語學科作為學生文化基礎課之一,其教學應堅持以實用為目的,然而,現有的西部高職英語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已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阻礙了我國對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的培養,本文從改變教學手段、更新教學觀念、確立多元化考核標準等方面對西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高職學校;英語教學;改革;實用
一、研究背景
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參與全球分工的機會愈來愈多,同時,國內區域產業經濟也在發生深刻變化,西部承接了沿海發達地區制造業轉移的重要任務,英語作為人類跨文化交流和溝通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全球化經濟趨勢的推動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自1986年我國首次將免費的義務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在漫長的教育制度改革過程中,英語教育逐漸納入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課堂,并慢慢演變成一門基礎學科?,F今,許多高職學校都開設了英語學科作為學生的文化基礎課之一。但是在西部地區,大部分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仍一味地復制應試教育模式,并未體現高職學?!皩嵱谩钡霓k學特色,使得英語教育一度脫離實際。由于受到傳統英語教學理念、陳舊的教學體系的影響,使得當前高職英語教育無法與國際接軌,嚴重阻礙了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未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對西部高職學校英語教學的研究與改革顯得尤為突出與重要。
二、問題分析
教師在教學觀念上過分偏重應試教育,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1999年國務院批轉的教育部《面向 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面向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適應就業市場的實際需要,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實用人才,真正辦出特色?!笨梢?,“實用”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應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方針,注重學生對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在西部,大多數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學過分注重語法知識的訓練,把英語過級率作為衡量學習英語好壞的一部標尺,致使學生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而使英語教學落入桎梏。
教學手段單一,設施簡陋。目前的高職英語課堂仍然是“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老師在講臺上忙著各種語言知識的傳授,學生在下面忙著記筆記,一堂課下來,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暈頭轉向,反而沒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另外,由于西部學校資金的缺乏,英語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在“培養適用型技術人才”的辦學方針指導下,高職學校更是將資金投入到用于購買計算機、數控、機械制造等專業的教學設施中,英語被視為可有可無的,有些開設了音樂、體育、英語等課程的學校,有專門的舞蹈室、體育場,卻連一個供教學使用的語音室也沒有,更別說購置其他更先進的英語教學設備。
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在我國西部農村,很多家庭經濟條件差,學生義務制教育完成后,家長因承擔不起高額的大學費用,因此將子女送到“包分配”的高職學校進行教育,部分農村學校的教師受到招生利益的巨大誘惑,在學生初中畢業之前,就動員學習成績差、表現不好的學生到指定的高職學校上學以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因此,有些學生一進校就感到自卑,喪失了學習的動力,而另一些學生則因聽說不管學得好不好,畢業過后都會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自然沒有了學習的目的,又加之英語教學條件的制約,致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感到厭倦,無所適從。
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西部地區某些高職學校的英語老師對自身的專業化程度認識不足。許多老師認為只要自己備好課,上好課就行了,并未認識到應隨時代發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知識能力。另外,由于高職學校不同于義務制教育學校,對于英語這門學科的要求并不與中考、高考掛鉤,而高職學校更注重對技能性強的專業任課教師的培養,忽略了英語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應有的教師評價制度,這也導致了部分英語教師缺乏上進心,得過且過,不注重對英語教學的研究和自身能力的培養,成為使高職學校英語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下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三、解決對策
教學手段應多樣化。英語教學應摒棄 “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的傳統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把幻燈、投影儀、電影剪輯、電腦等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與課堂教學目的、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在課堂上實現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在課堂內,教師可以采取情景對話、演講、比賽、表演等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地思考問題,通過各種多樣化的手段做到基礎能力與應用能力的結合。
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意識。英語是一門語言,更是一種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培養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為主,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某個知識點、語言點的灌輸,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手段。例如,教師可利用目前的社會熱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同時,還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
確立多元化考核標準。長久以來,對英語課程的考核標準一直都較為單一,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職學校的英語考核制度形成了“以成績論英雄”的局面。對學生的考核內容應全面,避免純知識純理論的考核,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標準,也就是說,在考核內容中應將筆試和口試加以融合,避免出現“啞巴式英語”;逐漸推行聽、說、讀、寫、譯五大技能單項分級考核和綜合文化素養考核制度。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英語師資隊伍關系到高職學生英語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要想使學校英語教學健康發展,就必須建立健全教師激勵機制,在現有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基礎上,不斷更新教師管理模式,能夠留住各類英語優秀人才的同時,吸引各類英語優秀人才。根據英語教師自身的不同情況和特點,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為英語教師積極爭取各類培訓機會,讓教師走出校門甚至國門,激發高職學校英語教師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英語教師對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性,讓高職學校英語教師不再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
四、結論
隨著與國際社會的進一步接軌,國際間的業務來往越來越頻繁,而現有的西部高職學校英語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阻礙了我國對西部人才的培養。鑒于這種情況,西部地區高職學校應努力適應新時代不斷變化的具體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英語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努力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將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逐漸轉變成互動式教學,讓英語學習不再枯燥、單調和乏味。要實現西部地區高職學校英語教學的改革,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長期關注與積極參與,大家一起攜手,將西部高職學校的英語教育改革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