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必要性,結合實踐歸納了任務驅動法的教學過程,并談了自己利用任務驅動法教學時的心得。
【關鍵詞】任務驅動;必要性;實施過程;任務;評價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是中職學校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也是學習其它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基礎,主要講授計算機基礎知識及常用軟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操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有步驟、有計劃地過渡到“老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上,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使他們建立起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必要性
傳統教學方法中的滿堂灌,簡單的提問回答形式,教學方式單一,重結果輕過程,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無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則把學生由被動變成了主動。以任務實例為驅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他們通過學和做,掌握教學內容,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學生傳統的學習觀。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任務驅動法在進度控制上遵循知識的連續性,學生學習有張有弛,符合其生理、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規律,學生學得快、記得牢,非常符合計算機教學的特點。
一節課老師把知識點演示一遍,然后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去做,這并不是真正運用了任務驅動法。模擬題的練習起到鞏固和考查知識點的作用,是計算機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不能把其等同于任務。讓學生聯系學習、生活中有意義的“任務”,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任務驅動中“任務”的特殊含義,讓學生在真實的任務中探索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決不是通過頻繁的練習來束縛學生開放的思維。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我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上了節公開課,過程如下:
第一階段:呈現任務
以“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為題的word圖文混排一課為例,我首先提出本節課所需完成的“總任務”,然后將任務具體分解成小的模塊:1、頁面設置:2、分欄3、圖片、藝術字;4、字符效果、段落設置、首字下沉、邊框/底紋。 這樣把任務細化,明確具體的小任務,從而保證學習的方向和目標。使學生不至于一頭霧水,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第二階段:明確任務
學生接受了任務,對完成任務也有了一個初步的實施方案,接下來的環節就是將任務具體化。但由于學生的知識底子參差不齊,完成任務所需的新舊知識及其方法也是多樣的,憑借已有的知識水平,有些學生難以找準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和選擇適當的方法。此時我鼓勵學生大膽地創新,尋求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設計。
第三階段:完成任務
我在教學時把學生分為幾組,小組可協作討論、共同交流完成某些任務,以發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同時,我抓住時機,為學生提供幫助,主動去觀察學生,發現學生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共同性的問題,給予適時的指導,使學生得以順利進行。實踐證明,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合作來完成任務,將會更好地補充學生各自知識結構的缺陷,完善他們解決問題的技巧與方法,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第四階段:任務評價
學生做完后,利用最后的時間,組內推薦出優秀作品,師生共同欣賞,可由學生自我評價、同學間相互評價、也可教師評價。由于剩余時間有限,我根據任務完成的情況及時給予點評,使學生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同學之間也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點評以表揚為主,對不足的提出改進建議。優秀作品課后打印展出,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三、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幾點心得
1.“任務” 的選擇。
“任務”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大小適當。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和興趣入手精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任務。設計任務時,應遵循科學性、教育性、層次性、趣味性等原則。
2.任務實施過程中的互動性。
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活躍了課堂氣氛,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但在互動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要控制課堂秩序,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可在學生訓練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
3.適時歸納匯總。
任務驅動的教學思想,是將新知識分解到一些任務之中,有時忽略了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完整性,知識在學生頭腦中還是零散的,這時要在一節課或一個單元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并建立起與已學的舊知識間的聯系,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
4、注意事項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每節課都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如基本概念、硬件的組成、文字輸入、文件的管理等基本操作就不宜使用任務驅動教學。因為學生對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尚沒有任何相關的知識和經驗,要完成給定的任務會比較困難。只有當學生相關的知識和經驗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當然,任務驅動法并不是萬能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超出其適用范圍都將給教學帶來負面影響。只有從實際出發,通過自己不斷的嘗試和反思,仔細推敲每個知識點,為學生設計、構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掌握知識、技能與方法,使學生有成就感、榮譽感,那么,我們的教學才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金曉倩.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法模式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9期
[2]王曉玲,單貴,賈建國.談“任務驅動法”及其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陳萬仙,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