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也是中職學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是中職教學課程設置的一門基礎課程。重視中職學校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樣是中職音樂教師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但由于中職音樂在所有文化課和專業課中,似乎屬于不具備“應試”特點,往往有被輕視的情況,從而在教學中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降低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我們需要尋找毛病,研究辦法,努力提高中職學校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由于中職校的音樂課基本上以欣賞為主,不象中小學教材設計以“動”為主,所以欣賞課又是研究的重點。筆者就提高中職學校音樂教學有效性問題,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和建議。
一、充分認識中職音樂教育面臨的困境,樹立改變音樂教學現狀的信心和決心
中職音樂教育的確存在著一些問題或困境。首先要歸究于中小學階段的應試教育體制,學校音樂課極不規范,很多學校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勢頭開設了音樂課,實際上只是動輒上點音樂理論搪塞學生,很少正規地讓學生欣賞作品,使得學生感受不到音樂的魅力,喪失了對音樂的興趣。其次,中職學生一般自控能力不太好,學習方法上也欠佳,課堂中很難做到專心一致,但音樂的欣賞課之類需要用心來聆聽,學生不能做到也就不能很好的去感受音樂,逐漸會失去興趣,也就失去了良好的音樂欣賞課堂氛圍,必然導致課堂紀律較差,教師也失去了上好這門課程的信心與耐心。這種現象在普通中職學校的音樂課堂上很普遍,需要盡量有所改觀,需要我們樹立改變音樂教學現狀的信心和決心。
二、充分認識和明確中職學校音樂教育的的重要性,堅定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思想意識
1、音樂教育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而十分有效的途徑。愛國主義是學校教育中內容多、范圍廣,牽涉到情感、行為、禮儀等各個方面的德育教育之一,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學中往往讓人感到無從入手。而在音樂課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正好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2、音樂教育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集體行為習慣。我們知道,音樂中的合唱隊等集體性的聲樂練習能很好地表現行為活動的內容。集體性的聲樂練習統一性強,動作一致規范,舉手投足都給人們留下整齊劃一、振奮的印象,這就無形中能幫助學生振奮精神,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音樂教育能幫助職校生提高綜合素質。一是促進職校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中職學生年齡段多為15至18歲,思維敏銳,熱情豪爽,但容易激奮,出現困惑、苦悶和焦慮等,而音樂恰好有利于抒發他們自身的喜悅與悲哀,取得慰藉,使心靈免于壓抑和痛苦。二是增強學生的表現力和自信心。職校的多數學生多數視野不夠開闊,自卑心理較重,不敢表現自己,或有些學生想表現而又不會表現。這些種種現狀,無疑會影響到他們的校園生活質量,甚至對職業生涯發展會有一定的影響。
4、音樂教育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和性格發展。一般說來,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的學生事業更順利。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一般多用左腦思維,而音樂課則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音樂課的任務正是培養學生的記憶、想象、創造等形象思維能力,特別是想像能力。只有正確的想像,才有正確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積極的形象思維,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概念的東西形象化,進而是邏輯思維的發展。這樣也就有利于多方面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發揮人腦的潛力。
三、廣泛探索提高中職音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和方法,努力讓音樂教學取得成效
(一)多方采取措施,提高學習興趣
1、教授樂理知識激發理趣。音樂的要素是旋律、節拍、速度、音色、和聲等一些基本的樂理知識。
2、尋找欣賞突破口激發樂趣。曾有一位老師就用了一首在學生當中廣為流傳的《死了都要愛》作為欣賞素材,學生都非常高興,聽完后便問學生為什么喜歡這首歌,有的說歌曲的節奏很震撼人心,高潮部分很有激情;也有的說:“他們唱的歌很有京腔的味道,高音唱的很輕松”,于是老師便隨著學生的回答思路,給學生講授了樂器中伴奏樂器的特點,引出民族樂器的知識,學生聽得都很認真,一堂課下來都沒覺得枯燥。可見老師這個突破口選得好。
3、營造民主氛圍激發情趣。音樂教學同樣需要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以便讓學生感受到自由、愉快,在沒有任何心理壓抑和外界強制下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從而自主地思考、自主地探索,既能興趣高昂地學習音樂,又可能培養發展音樂創造思維和能力。
4、發揮美育功能激發意趣。我們知道,音樂自身的藝術特點可以多側面、多層次、多契機地誘發、展現和鍛造人的本質力量,激發人們去積極進取,并可使人們浮躁蕪雜的心緒得以凈化,使人們保持良好的心態,獲得積極的心理平衡。這對于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義。既然如此,我們就要盡量發揮音樂的美育功能,讓它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1、參與式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提問式的教學法:老師自己提問自己回答或學生回答;鼓勵學生提問,由老師回答或由同學回答。所以這種教學法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但是,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拘謹或自卑心理使一些不喜歡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先采取的是集體提問分組討論,讓學生慢慢融入和參與。總之讓學生自己思維,而不是簡單地被動地聽課。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題,多討論,要敢于提問題,善于提問題。
2、教學微方法改革法。音樂教師要自行創編一些學法小竅門,讓學生玩中學、學中玩。如有的教師在歌唱氣息的解決上,就用聞花、嘆氣、抬重物等多種方法來進行。“聞花”,問“花香不香啊?有沒有聞到心里去啊?”慢慢地就解決了吸氣抬肩的問題也。呼氣時,形象地告訴學生“想象著要吹走面前一朵花上的小蟲子,但花朵又非常嬌嫩,那么我們該怎樣吹呢?”學生就緩慢、比較集中地輕輕地吐氣,等等。
3、學科滲透教學法。即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的教學方法。藝術都是相通的,音樂與美術的的聯系更能讓學生理解樂曲的風格和調性。大調如美術中具有明朗的性質和光輝的色彩,小調具有柔和的性質和暗淡的色彩。每一首歌似一幅畫,每一幅畫又似一首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音樂的語言與文學語言也很相通。文學的語言構建了詞匯、句、段、章等層次,而音樂語言中的層次有就樂匯、樂句、樂段、樂章,所以它們是相通的。文學是通過語句表達情感,字里行間流露真摯的情感。而音樂就是用音符譜寫文章,每一個音符中都流淌著優美的詩篇。所以學生欣賞音樂就如就象讀文章一樣解讀整首樂曲,接受起來就更容易了。只要我們教師認真備課,仔細研究相關音樂教材與有關學科的聯系,會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和欣賞音樂的積極性 。
4、多媒體教學法。這一點在普通高中做得很好。我們中職音樂教師也盡量運用電腦、網絡收集資料,經過精心地選擇、編輯、合成,制作成符合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的一個個多媒體課件,進而把它們巧妙地組織到音樂課的教學之中,這樣,音樂課就成了聲、像、情并茂的富有魅力的課,它就能把學生由原來無所謂一直要講話吵鬧的課堂,變得鴉雀無聲全神貫注起來。
綜上,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總之,在中職學校,學生是以學習專業技能為主的,作為“副”科的音樂課,一般不被學校和學生重視。特別是我們的學生普遍文化素質較底,如果再按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走下去,學生們定會感覺索然無趣。為了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有義務對音樂課的教學進行大膽的改革,結合學校高科技的先進設備,在教學法上狠下功夫,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實現提高中職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