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欣賞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聆聽的興趣,培養其感知與想象能力,使學生在對音樂具有良好感知能力的基礎上提高音樂鑒賞水平。音樂欣賞教學應該以此為目標,通過靈活的引導與教學的改進,有效地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關鍵詞】音樂欣賞能力;聆聽;感知;想象;評價
音樂欣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聆聽音樂,培養良好的音樂感性認識,提高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教師應該是學生音樂學習的指導者,致力于培養學生健全與完美的音樂觀。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經過訓練提高其感知能力,并通過正確的引導逐步地拓展想象與創新能力,是音樂欣賞能力訓練的必要途徑。
1培養聆聽的興趣
從身心發展規律來看,現在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他們想象豐富、活潑好動、感情充沛,這種心理特征使得他們尤為喜歡音樂?,F實生活中隨處隨時大量充斥著流行音樂,學生的審美情趣在很大程度上深受潮流的影響。因此,創設健全的音樂環境,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技術,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體會各式各樣的音樂美,是音樂欣賞教學的職責所在。
(1)先接納,后引導。學生喜歡的音樂以流行音樂為主,如果我們一味排斥,便會失去學生的信任。因此音樂教學應采用適當的策略,對學生的愛好應先接納再引導。就是先和學生們做朋友,了解他們喜歡什么,接納他們喜歡的音樂,讓交流從流行歌曲開始。(2)選擇合適的教學材料。學生對完全陌生的旋律較難發生興趣,而對于那些似熟非熟,好像在哪聽過又想不起來的音樂,常會激發出好奇與興趣。因此,教學題材的選取應充分考慮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生的能力層次和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征,力求做到因材施教。(3)采用多種引導方式和豐富的教學手段。首先,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引導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其次,在課堂中還可以采用游戲、模仿、聲勢律動、師生互動等教學手段來活躍課堂氣氛,共同營造一個愉快的課堂環境。
2學會感知和想象
2.1培養良好的感知能力
感知是一切音樂欣賞活動的基礎,學生是否具備較好的音樂感知能力,直接影響到音樂欣賞活動的質量。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將聽覺能力的訓練融于音樂藝術實踐活動之中,逐步增強學生感知音樂的能力,為學生欣賞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除了課堂教學,欣賞能力的培養還要借助于課堂之外的豐富的音樂活動,如學校課外興趣小組(豎笛、合唱、民樂、管弦樂),校際音樂交流活動,觀摩名家音樂會,請專家來給學生們上課,利用網絡與名家交流,開展家庭音樂會、社區廣場音樂活動,參加業余音樂愛好團體,做音樂會自愿者,自己組織小樂隊,到各地區去體驗、采風等等,這些都是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的有效手段。
2.2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的大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成新形象的過程,而想象力是人的知識、智力和思維的延伸與拓展。因此,在音樂欣賞課中要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如果教師能對他們予以適當的啟發和引導,學生的表現能夠成為一種“創作”,它能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但由于音樂的表情內容有顯著的不確定的特點.即使是同一樂曲,由于它沒有詞義,沒有特定畫面,所以它可因時間、地點、情緒及演繹者的不同,使欣賞者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因此我在欣賞教學中,努力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嘗試讓學生在欣賞音樂后,將內心的體驗轉化為外在的語言表現出來。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中,不斷擴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首先,在欣賞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初聽樂曲時,我一般不出示課題,而是讓學生帶著“你想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情景?”或者“你感受到了什么樣的情緒?”這一類問題進行欣賞。由于沒有題目的制約,學生們就會張開想象的翅膀,根據旋律、速度、力度、節奏、配器等諸多因素的變化,談自己的看法。
其次,在欣賞教學中,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理解音樂語言在表現音樂形象時的重要作用。音樂語言主要包括旋律、節奏、音色、和聲等。欣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去主動參與和積極思考,運用已有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分析音樂作品,通過聽賞音樂感受情緒情感變化,逐步領會音樂作品的整體情感,感受旋律、節拍、節奏、音色、和聲、配器等音樂語言的對比與變化,通過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對音樂形象的情感體驗,感受與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與意境,加深對音樂形象的理解,引起共鳴。
3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大膽表演和評價
審美評價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對審美對象、審美屬性、審美價值所作出的判斷。要學生參與音樂評價必須創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只有處于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才能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充分發揮審美感知能力、審美想象能力;才能在互動中,交流各自的音樂感受與理解,最終有效進入音樂審美狀態。
除了愉快的情緒之外,風趣幽默的語言也是教學課堂教學的法寶,沒有學生喜歡語言枯燥無味的老師。在教學中采用幽默性的語言,可以巧妙的化解尷尬,調和氣氛。如每次學生上臺表演或者分析樂曲時,我總是說:“來,我們一起歡迎某某同學與我們分享他的音樂(或他對音樂的看法)?!边@樣,學生們就消除了表演的心理壓力,能夠大膽自信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通過節奏接龍、旋律創作、器樂演奏等各種實踐活動,可以進一步提高感受和體驗能力,激發學好音樂的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借鑒和啟發,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使音樂欣賞能力有所發展和升華??傊?,在課堂上,努力創設寬松民主和諧開放的環境,相信學生的能力,發自內心地賞識他們,不斷地給予以鼓勵和支持,增強他們的自信,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
綜上所述,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實施音樂欣賞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我們一線的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的揚長避短、總結經驗,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表達獨立的感受和見解,養成聆聽音樂的習慣,逐步積累欣賞音樂的經驗。
參考文獻:
[1]鐘啟泉.音樂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63.
[2]周弘.教你如何賞識孩子[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