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英語的使用范圍較廣,隨著我國走上國際化的道路,學習英語也變的異常重要。然而,我們在學習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本文就針對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為話題,探討這其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合適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英語學習;問題;對策
在英語學習中由于基礎知識、思維習慣、中西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常出現各種問題。有的人在英語學習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卻收效甚微。除了智力因素之外,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習方法等都有無形的影響。為了進一步培養人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意識,發揮他們在聽、說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就需要對英語多加學習,改變傳統古板的學習方法。
1.英語學習的現狀
目前中國在學習英語的大約有3億人,超過英國和美國的人口總和,這是中國努力與時代接軌、與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標志,大量中國人認為熟練掌握國際通用語言是民族走向繁榮的必要保障。
根據資料顯示,全球60億人中,有3.8億人是把英語作為母語的,2.5億人的第二母語是英語,12.3億人學習英語,33.6億人和英語有關。全世界電視節目的75%、網絡的85%、E-mail的80%、軟件源代碼的100%都使用英語。在40~50年后,全球50%的人精通英語。全球約有6000種語言,但是在21世紀末其中的90%將消亡。屆時英語作為主導語言的地位將再次得到很大的提升。
2.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2.1人們在學習英語時的心理
眾所周知,英語學習在不同的階段都有不一樣的學習內容和要求。經心理學研究表明,因個人心理因素的不同,會產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的差異。
有很多在別的方面很有成就的人,但是在學習英語時卻是一竅不通,曾經的那些自豪感漸漸淡去,久而久之就產生了挫折感。這時,很可能跟別人產生矛盾,這都是因挫折感產生的焦慮、嫉妒、煩躁等而影響情緒的,這些問題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
有些人則在一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就覺得英語特別難學,而且對以后的生活沒有太大的用處。所以灰心喪氣、馬馬虎虎,更不要說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了。
有些人可能來自偏遠的山村,根本就沒有什么機會和條件去學英語,英語水平差距較大。因此這些人們就產生了自卑感,感覺自己跟別人差了一大截,不管怎么學習都不會趕上去了,對學好英語嚴重缺乏自信心。這種的自卑心理導致他們不再去學習英語,久而久之就會對英語生疏。
2.2人們對學習英語時的方法認識
我國人們學習英語的辦法大多數都太古板,導致人們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我們大多對學習辦法的認識就是:要有語言環境,多跟外國人交流,最好是能出國,不久自然就能會說了。學習外語要多記多背,也就是說是用記憶學語言。想糾正發音,一定要專聽和模仿純正的發音,比如BBC或VOA那種。要學習外語語法,如果語法熟練,說句子就正確了。要一定詞匯量,要大量背單詞,但背英語單詞很難。以前學的是書面語或過時的英語,和現在口語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口語不好。學外語必須非常刻苦,長時間反復練習。但是這些都是錯誤的,是的,全部都是錯誤的。
2.3人們學習英語時的環境
目前我國的英語活動種類單一,語言學習氣氛乏味,加上人們要兼顧其他科目的學習,常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中,對于學習英語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效率較低,人們很少接觸運用英語的環境。因此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于英語學習就至關重要。
3.對學習英語時的建議
3.1對學習英語時的心理建議
加強學習目標性指導,培養和激發人們的外語學習動機。
有些人沒有強烈的外語學習興趣,認為外語學了沒有用處,學不學都可以。一定要把這種錯誤的觀點及時消除,用比較輕松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對外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千萬不能強迫自己去學習,那樣會對英語學習更加厭倦。
還有些人學習目的比較模糊,剛開始學習英語時表現出的熱情,會由于不知道學什么,或不知取得什么樣的學習結果,而不能轉化為學習英語的動機力量。他們只有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所以在確立目標時,應注意:求近不求遠。即要完成的某項學習任務就是眼前的事,而不是遠距離指向未來的學習目標。只要有了學習動機,就會刻苦學習,就會為實現自己既定的目標奮力拼搏。
農村后來人員由于基礎差,不宜剛開始就學習太難的。可以學習:基礎類、普通類、展望類。只求他們能夠掌握住其中的要點,不規定非要學的很好。
3.2對學習英語時的方法建議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學習英語的最大困難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學習,常常面對英語單詞、課文無從下手,因此,學會英語的關鍵是掌握學習策略,不能因為學習困難就只向腦海里灌輸知識。如果那樣,那只能使自己越來越被動,越來越反感。
在學習之初,就有必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特點等方面的信息,克服過去“隨便”的學習觀念,使人們更加了解作為一門語言的本質,使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正確、科學的學習語言,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使之在英語學習中快樂的學習。
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人們并不是一開始就不想學好英語,他們也有很強的上進心,只是開始記不住英語單詞,所以從記不住到不愿意記導致“債務”壓身,再也沒有信心了。針對這樣的情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例如在記憶單詞方面:可以通過讀音去記憶拼寫,可以根據構詞法去記憶,可以分類記憶等等。
人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嘗試適合自己的記憶單詞的方法。不過不管用什么方法記憶單詞,有一點是不可忽視的,那就是必須堅持復習,形成良好的習慣。學生掌握了記憶單詞的方法,才能達到單詞量的積累。
3.3對學習英語時的環境建議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大部門人們缺乏的就是良好的語言環境,只有在上學的英語課堂上才有機會接觸英語語言環境,以后幾乎沒有機會說英語,試想,僅僅是上學的幾年每節課短短的四十五分鐘來訓練聽、說、讀 、寫的能力,效果可想而知了。面對這樣的困惑,我就為人們提供語言環境,讓人們在語境中學習外語,如:多看一些英語電影,聽一些英文歌曲,培養對英文的興趣。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會話能力就會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4.結束語
英語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學,它比我們的中國語言要簡單的多。既然我們都能夠把中國話說的這么棒,那英文又算得了什么呢?當然,剛開始學習英語時一定會遇到許多的問題,我們要給自己足夠的信心,按照上面的方法學習,英文水平定會提高。
參考文獻:
[1]蔡永強:“句法驅動的漢語口語教學模式探索”,《海外華文教育》2005年第4期。
[2]程曉棠:《任務型語言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陳遠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是否適合外語教學”,《外語界》2001年第3期。
[4]戴桂芙、劉德聯:《對外漢語教學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程曉堂、鄭敏著《英語學習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出版社2002。
[6]章柏成,英語學習策略個案研究[J]《中國外語》,2005 年等3 期。
[7]黎華,少數民族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調查與分析[J],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