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后的幾十年里,一大批擁有良好基礎知識和模仿能力卻毫無獨立創造精神的知識分子紛紛涌入社會。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他們紛紛扮演者毫無獨立性與個性的路人甲,每日喝著國外的咖啡,開著國外的車,一切高精專領域研究、改變生活改變世界的想法都與自己無關。多么可怕的現象。究其緣由,無非是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上出了問題。事實上,中國的教育出現了大問題。我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經說過:“中國沒有‘學校’,只有‘教校’。”很深刻的一句話,現實的反應了中國教育的現狀。孩子作為教育的主體,卻從來不是教育的中心,相反在教育中卻以教師為中心,從教材到教育方式千篇一律。在應試教育下,考試分數成為學校、家長及社會所追求的價值尺度。而家庭教育中的溺愛或強制干涉孩子的行為思想,造成孩子身心發展極度不健全,導致生活低能兒、玻璃心等“中國特色孩子”的出現。
那么應該如何應對這種教育弊病?通遼市自強英語教育培訓學校董事長岳風德有著自己的看法。“中國的精神教育要勝過知識教育。”他認為,要改變教育現狀,首先應該改變教育重心。“要培養孩子自強不息的精神,這要比教他做卷紙重要。”據岳風德介紹,他開辦的自強英語教育學校,一直秉持著通過教師鼓勵學生勵志的教育方針,在授課模式上采取全開放式課堂,主要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學,從而加強其獨立性思維能力。岳風德強調,好學生是自學出來的。在他看來,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優點,關鍵看老師如何發掘,培養,支持成長。要徹底貫徹賞識教育,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盡管如此,岳風德也表示目前看來,“一考定終身”的應試教育模式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因此提高考試成績仍然是他做教育培訓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讓學生提高成績的同時還能學以致用,提高綜合素質呢?對此,自強英語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獨創了一套適合學生的教育模式。一是注重寓教于樂,提高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二是主講公立學校英語教材,在貫穿教材的同時,適當擴展詞匯及語法,配合配套練習冊,通過系統科學的練習,從而迅速提高學生英語成績。三是開設升學加強班,為即將升學的學生做專業升學英語輔導。四是創新學習方法,獨創“跟音記單詞”,讓孩子能夠輕松背單詞,快速記憶,避免孩子死記硬背,失去對英語的興趣,讓孩子聰明的學習。五是注重口語與英語的實際應用,每月設有一節外教課,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同時的運用“情景再現背課文\",使學生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少年強則國強。教育作為國富民強的最基礎保障,責任大于天。在中國整體教育制度短期內無法改變的前提下,作為教育機構,作為一名教師,其教育方式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以誠待人,用心授課。”這是作為自強英語教育培訓學校的教育理念,也是廣大教育界都應該恪守的一句格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育中,教師所承擔的更多應該是引導學生去自學。在思想教育上,教師更應該以精神教育為主,培養學生誠實、勤奮、獨立、創造性、自強不息的寶貴品質,這些東西是中國孩子最為缺少的,能夠改變孩子的一生,也正是中國孩子最需要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