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漢語熱”在全球不斷升溫,很多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并對中國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韓國人在學習漢語時由于受到母語影響會產生很多偏誤,本文著重分析韓國人在漢語拼音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聲母偏誤,分析偏誤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對策,以促進對韓漢語語音的教學。
【關鍵詞】韓國;漢語語音;聲母偏誤;教學對策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以體現國家軟實力的漢語國際傳播也在世界各地蓬勃展開。自 2004 年 11 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國家漢辦于短短八年時間內在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學院和500多個孔子課堂。漢語事業在全球形勢下開展得如火如荼,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嶄露頭角,本文主要對韓國人學習漢語語音時出現的偏誤加以分析,并探尋有效的解決方法,以促進在韓漢語語音教學的效果。
一、聲母出現的偏誤
韓國人學習漢語拼音時,在聲母方面的偏誤主要集中在b、p、f、h、j、q、x、z、c、s、zh、ch、sh、r上,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韓國人在這些語音方面產生偏誤的原因,并探尋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1、雙唇音b、p和唇齒音f的偏誤
b:雙唇不送氣清塞音,p:雙唇送氣清塞音,f:唇齒清塞音。有時韓國人會把不送氣音b發成送氣音p,如爸爸(pàpɑ)。而在發p音時,并不是發完全的p音,似乎是介于b、p兩個音之間的中間音。這是由于韓國人母語負遷移的影響,韓國語中有一個音就是介于b、p之間,因而他們在學習中不自覺地用自己母語中的音來代替。
教學時,教師可先示范發音若干次,讓學生聽清楚,不急于讓學生馬上模仿。然后可以做一次演示:把一張薄紙放在嘴前面,發不送氣音時紙片不會動,再發送氣音時紙片會被氣流沖倒。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把手或紙片放在嘴前試試,感受氣流的強弱,體會兩者的發音區別,讓學生能夠正確地模仿,找準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
韓語中沒有唇齒音f,因而f的發音就成為對韓漢語語音教學的難點。韓國人常以p音來代替f音,有的也會用f音代替p音,所以常??梢月牭剿麄冋f咖啡(kāpēi)飛機(pēijī)朋友(féngyou)。
在教f的發音時,可以采用夸張的方式來強調f音的發音部位,上齒與下唇接觸發音,并不斷地進行強化練習達到能夠熟練自然地發音,從而使學生掌握f的正確發音。
2、舌尖前z、c、s舌尖后zh、ch、sh以及舌面音j、q、x的偏誤
這三組音是韓國人學習漢語聲母的難點,產生的偏誤最多,常常會出現混淆或發音不到位的現象。在教授上述三組聲母發音時,要抓住卷舌這個關鍵,左手手心向上放于舌位圖的舌位上,手指翹起,抵住圖中的硬腭前部,演示后再領讀發音。當學生讀錯時,同樣可以利用手勢來指出學生錯誤的發音部位。學習z、c、s時也同樣利用舌位圖來表示。進行j、q、x教學時,手心向下,指尖下垂,手指的第二、三節拱起接近圖中的前腭部分,再發j、q、x的音,讓學生自己體會后練習發音。學生不斷地去觀察體驗,就能夠比較容易掌握發音要領。當學生基本掌握了這三組音時,再進行有效的強化訓練。采用j、zh、z的組合形式來練習,通過手勢法、對比法鞏固這幾組音的發音部位和方法,達到基本熟練掌握的程度。
3、舌尖中音l和舌尖后音r的偏誤
漢語舌尖后濁擦音r對韓國學生來說是發音難度最大的一個音,很多韓國人都不能準確地發出這個音來。舌尖中濁邊音l也是比較容易發生偏誤的音。
對比漢語發音系統,韓語中有一個舌尖前閃音,它在首音位置或詞語中間時發類似漢語l的音,在作收音時發類似漢語r的音。韓國人經常把“當然”發成“dānglán”,把“然后”發成“lánhòu”,這就是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為了清晰準確地發出r這個音來,教學時一定要將zh、ch、sh、r作為一組音來教,因為這四個音的發音部位相同,可以通過前面三個音的引導,讓學生找準r的發音部位;也可以讓學生先發“sh”,拖長“sh”時舌頭不要動,讓聲帶振動,就可以發出“r”音。
通過上面的舉例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用母語的語音規律來代替目的語的語音規律,是產生偏誤最直接的表現。
二、相關教學策略
在教授漢語拼音聲母時,我個人認為比較實用的教學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演示法。如用薄紙演示送氣音與不送氣音的區別。教師可以拿出一張薄紙,同時給每個學生發放一張薄紙,教師把紙放到嘴巴前方發“p”的音,讓學生觀察紙片是否動了,然后發“b”的音讓學生觀察;再讓學生自己發音感受,找到發音的感覺和正確方法。演示法是一種直觀方便的有效教學方法,通過身體演示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真實的語音,有助于學生正確標準的發音。
雙手模擬發音器官。用手模擬口腔與舌頭,是學生體會發音器官的正確位置。例如教卷舌音zh、ch、sh,教舌面前音j、q、x這種方法形象直觀,簡單易行。
圖示法。利用發音部位圖,同時結合自己的口、舌、齒的位置,讓學生掌握發音時口形和舌頭的準確位置。這種方法簡單易懂,解決漢語老師和學生之間由于語言不通造成的交流不變問題。
總的來說,聲母教學要以示范與模仿為主,語音理論指導為輔;從易到難,重視復習和重現;突出難點、反復操練;多種方式、加深印象;對癥下藥,及時糾正發音。
結語
漢語語音時學習漢語的基礎,聲母作漢語語音的一部分,在語音系統中占重要的地位。韓國人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在漢語聲母學習方面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偏誤,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種種偏誤,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相信通過不斷地探索,我們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路上也會越走越遠,會有更多的外國學生學習漢語,傳遞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余詩雋《韓國人學習漢語語音的偏誤分析及其對策》,2007年。
[2]柳自美《對韓漢語語音教學方法研究》,2011年。
[3]俞燕君《韓國人學漢語難點及偏誤解析》,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4]文艷《韓國人漢語語音偏誤研究概述及命題要點》,2009年。
[5]崔玉波.漢韓語音對比和漢字音分析及對韓漢語語音教學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