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教育應用的網絡化趨勢日益明顯,目前的教育搞個也指向了新的學習方式。教育技術悄然走進幼兒園,參與到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并很快顯示出了無以倫比的巨大優勢。教育技術運用在教學中,能夠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創新性思維、促進幼兒的心理發展、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利于形成家校共育。
【關鍵詞】教育技術;多媒體;幼兒教育
幼兒時期是個體發展最關鍵的一個階段,其中包括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開發在這一個階段都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它也是一個個體發展速度最快、接受新鮮事物最敏感的關鍵期。但是由于幼兒自身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自控能力很差、好玩好動等特點,因此我們在給幼兒時期的個體教授新鮮事物時,就要根據幼兒自身的發展特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抓緊幼兒時期的個體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的特點,選擇適合他們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此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幼兒獲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是視聽覺,他們通過自身的感官來認識他們周邊的世界,他們不能閱讀、也不能像成年人那樣通過書本獲得自身所需要的知識。他們主要依賴大量生動有趣的視聽形象提供的信息來獲取較為膚淺的概念和直接的經驗,因此,在幼兒教學的設計和內容的選擇上,我們都應該做到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傳統的教學媒體顯然很難做到這一點,直觀性強,感染力大的電教新媒體技術無疑在這方面具有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較的優勢。
一、傳統教育媒體與現代教育媒體(教育技術)的比較
教育媒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傳統教育媒體(以教材、黑板、實物、模型、報刊、掛圖等為主)和現代教育媒體(包括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CD、VCD等為主)。
教學媒體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學內容的表現 形式,是師生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學媒體往往要通過 一定的物質手段而實現,如書本、板書、投影儀、錄像以及計算機等。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媒體技術的發展在教學手段策略模式要求會產生一些更先進的脫離傳統的簡單板書、投影錄像而出現了以計算機為主的多種媒體結合使用的現代教學媒體。比如數字多媒體教學平臺,尤其是以現代教育技術學研究范疇,對于現代教學模式更是一種極大的補充。
二、教育技術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育技術是以教育科學的教授理論、學習理論、傳播理論和系統科學理論為基礎,依據教學過程的客觀性、可再現性、可測量性和可控制性,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系統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在既定的目標前提下探求提高教學效果的技術手段和教學過程優化的理論、規律與方法。它充分利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于幼兒身心發展自身規律的研究,制定符合幼兒自身學習的科學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開發、利用實現教學過程的完善,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可以做到“隨時、隨地、無時空障礙”的優化學校教育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效率。它促進了新型教育觀的創立和教育技術的改進,同時也給幼兒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三、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優越性
(一)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因為年齡偏小,對周遭的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育技術豐富了教學形式,使教學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黑板式教學。通過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以圖片、聲音、動畫等不同方式出現,這樣就使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內容上,消除了學習的疲憊感。
(二)增強幼兒的創新型思維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教育技術運用到幼兒教育中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同時要求教師能夠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優化教學內容。色彩繽紛的圖片和生動活潑的影像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喚起幼兒創新意識的目的。利用教育技術使教學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之上,幼兒能夠從中獲取更大的教學信息量,拓寬幼兒知識面。讓幼兒在感知、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探索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變化。
(三)促進幼兒心理發展
1.促進幼兒注意力的發展
幼兒的注意力是分散的,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教育技術能夠充分利用易于引起幼兒注意力的外部因素,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2.促進幼兒記憶力的發展
幼兒記憶的特點是形象記憶的效果高于語詞記憶。教育技術為幼兒提供形象鮮明、具體、色彩強烈的信息,能引起他們高度的積極的注意力,使幼兒獲得深刻的印象,從而發展其記憶能力。
3.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具體形象性是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經驗是發展幼兒思維能力的前提。電教媒體集中提供大量具體形象的信息,讓幼兒較快地獲得感性知識經驗,從而為發展思維能力提供依據。
(四)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
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差,他們對語言事物的理解,往往是零碎、片面和表面的,難以把握重點。將教育技術融匯到幼兒教學之中,可以將學習任務化難為易。利用圖片、動畫等多種因素將信息進行隨意的組合,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讓兒童去感受現實生活中無法親身去感受的事物。這樣可以提高幼兒學習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五)利于形成家校共育
可以采用教育技術建立家校互動的系統,教師可以將幼兒的學習、生活情況告知家長,通過學校的紀錄片甚至觀看孩子在班上的活動,家長可以將自己對幼兒園的建議和意見提交到系統之中。教師再通過多媒體交流了解到幼兒在家里的情況與家長的反饋意見,實施對幼兒的及時教育與保育,從而更加完善幼教管理與教養體制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
可以看出,教育技術在幼兒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教育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劉雍潛.教育技術培訓教程:教學人員· 初級[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南國農.中國教育技術學專業建設的發展道路[J].電化教育研究,2005,9(3):8.
[3]李濤.公平視野下的農村幼兒教育發展弱勢及其歸因[J].學前教育研究,2006(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