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也是語文老師感到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同一個題目,對于幾乎相同的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寫出來的作文也大體相同。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使我們的作文批改真正對學生作文起到指導作用,老師怎樣批改才能避免評語的雷同。我在作文批改時嘗試給自己制定了以下幾個標準。
一、關注學生寫作態度
“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強調的,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在批改作文時沒有單從作文本身去評價其優劣,更多的考慮學生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寫作態度如何。比如說一個學生非常認真地寫作,并不斷向他人虛心求教,可最終寫出來的依然是沒有內容與中心,甚至牛頭不對馬嘴的習作,這時我們忍心給他評一個“差”嗎,而不有所表揚或鼓勵嗎?同樣的,明知某篇優秀習作是抄襲而來,會給它評“優”嗎?我想很多老師是不會這樣做的,因為大家非常清楚這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態度,也關系到學生將來的生活態度、情感、價值觀。
二、評價貫穿人文性
1、重視心靈的交流
我認為這點很重要,因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中學生時期是一個最多愁善感的花季雨季,學生在生活、學習、生理等多方面都面臨轉變,在這個成長過程中,他們的感情是復雜的,極其容易造成心理負擔,而現在的學生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生活、人際關系,日益沉重的學習壓力,表現得尤為突出。言為心聲,學生在作文中很容易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作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學生流露出的一些消極情緒,比如厭學情緒、情感煩惱、學習壓力等。每到這種時候,我就把作文技巧之類的東西暫時拋開,在評語中和學生就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探討。
曾有一個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思念是什么?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卻可以將兩顆心緊緊地系在一起。思念它看不見也摸不著,只有思念的人才知道它的難受。思念是不可愈合的傷口,不想它時,不痛;一想便會隱隱作痛。有種想哭的感覺,眼淚是思念的姐妹……看著陷在情感的旋渦里的原本燦爛活潑的學生,我有種心痛的感覺,提筆寫下:如果思念成為一種負擔,何不趕緊卸下它,果實應該收獲在成熟的秋季,過早的品嘗青果,是酸澀,對嗎?……
還有一個學生,自己的父親突然病逝了,她無法從悲痛中解脫出來,作文多次表露出傷心欲絕的悲痛,我在評語中寫到:親人的離開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痛,而對死去親人最好的安慰,莫過于生者的快樂幸福的活著,對嗎?享受生活,享受青春四射的花季吧!這種書面談心,我想這也是語文這門學科人文性的具體體現吧。
2、尋找習作中亮點。
教育本質就在于發現、喚醒、激勵和鼓舞。我一直都認為,再差的一篇習作,都會有它耀眼的亮點。每個學生都渴望老師的認可和鼓勵,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對學生的作文大到審題立意、構思、結構,小到開頭結尾,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我們都要認真尋找值得表揚的點點滴滴。甚至對學生習作中體現出的思想的進步,我們都要不失時機的予以鼓勵。如一個學生在作文中寫到他給乞丐兩元錢,我熱情的寫下:你是一個善良的孩子!
學生作文中的每一個優點、每一個進步,我都要在評價中給予及時的肯定,寫上鼓勵性的評語,特別是寫作水平較低的學生,哪怕是一個詞用得準、一個比喻用得妙、一個擬人用得巧,也要大加贊許。總之,要讓學生體驗到作文成功的喜悅,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成就感,因此喜歡作文,愛寫作文。其實,每一個孩子在內心上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有意識的利用作文評語這個載體來鼓勵和引導學生,不但會提高和增強寫作的興趣和自信,而且對他們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們抓住每一個可以給學生表揚和鼓勵的機會吧,善待每一篇學生習作吧!
3、寫出個性化評語
在評改中,我力求寫出有文采,富有個性的評語,因為千篇一律的評語對學生已毫無觸動。針對學生習作的個性化的評語能吸引、觸動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而富有文才的評語本身就是一種美,對學生有啟示、示范作用。如:一位女生寫下一篇題為《花魂》的習作,寫得很精彩,很有意蘊。我的評語是:花魂是生命內涵的展示,是生命熱情的釋放,文章從細微處入手,將一深刻主題簡潔、流暢的勾畫出來,給人以啟迪。再如,一位學生在《迷人的四季》中用細膩的筆墨描寫了四季的景色,我寫下點評: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迷人的風景,流淌在作者心間的是生命的熱情。情到深處景更美,美麗的風景更激發人對生命的熱愛……。
個性化評語是愛學生、欣賞他們、樂于和學生交流內心世界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工作態度和書面表達上對學生的垂范。
三、評價方式多元化
1、充分肯定,鼓勵學生自我評價
傳統的作文評價總是教師專制,一語千金定優劣,極少給予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這樣,學生總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無法主動客觀地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在作文評價中,我嘗試讓學生自我評價,留給學生一定的自我評價的空間。
學生在自讀作文后,經過思考,肯定優點,找出不足,寫得精彩的地方好在哪里,不足之處原因何在,學生成為了習作評價的主人。自我評價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作文的評價中來,他們可以暢所欲言,可以自由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學生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創設了和諧民主的氛圍。
2、放開觀念,引導學生積極互評
在作文評價中,我開展了同桌互評、小組互評的活動,讓學生按自己的認識較客觀的評價其他同學。雖開始評時有些不自然,甚至有時學生的評價有失偏頗,這時只要適時引導,被評的同學和評別人的同學都會受益匪淺的。我想只要堅持下去,學生不僅在讀文、評文的過程中,開闊寫作視野,作文的能力得到提高,學會一分為二地評價別人,而且還學會傾聽,傾聽別人發言,學會接納他人合理的建議和意見。這種評價交流方式,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
3、促進群評,激發學生創造力
我經常把某個學生的習作作為范文出示在大家的面前,讓全班學生讀后進行評議,寫出評語。每當這時,課堂氣氛總是異常活躍,學生們各抒已見,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時不斷有同學向作者提出問題。這種評價方法,激活了全體學生的思維,可以說,課堂上是智慧火花的碰撞與迸裂。學生在課堂上得到的也不僅僅只是知識,而是人際交往、協調合作的個性品質的培養。
《紅樓夢》中對不同人物笑態的一段段細節描述,可謂惟妙惟肖,精彩絕倫,生動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試想,假如老師能從學生主體考慮,尊重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自由表達,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學生稍縱即逝的感情流露,難保這位老師身邊會誕生下一個“曹雪芹”呢?
教育在不斷進步,作文教學也在日趨進步、完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豈可將自己的意識觀念一味強加于學生,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奴隸?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避免“為作文而作文”、“為考試而作文”,重視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注意積累,同時提倡學生放開膽子寫,說真話、吐真情。而作文評價要為學生提供寬松、民主、平等的環境,留給學生充分施展自己的空間,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快樂的寫作,這樣,我們便達到了作文教學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