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整體把握能力,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整合發展。可以很明顯地發現,新課標是要求我們把小學語文看成是一個整體來教學,我們要培養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在這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又為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正文】
閱讀是語文教育的重之重,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會使人受益一生。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生,對其進行正確、有效的閱讀能力培養,關鍵在于培養閱讀興趣,擴大詞匯量。培養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這不僅能在現階段大大提升其自身素質,更是為他進行后續中學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石。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有的同學平時口頭表達能力很好,可是作文卻是寫得前言不搭后語;或者一篇短短的文章,卻總結不出來中心意思;還有的甚至對短短數語的數學應用題產生誤解,導致丟失了原本該拿的分數。究其根源,這都是沒有良好的閱讀能力所致。所以,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重視。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培養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所有行為的原始動力。提高閱讀能力,首先應該培養他對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要從幼兒時期開始,要依靠父母的誘導。進入小學以后,興趣的培養對語文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師必須博學多才,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使課堂充滿情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二、詞匯量
詞匯量的積累是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有別于中學階段語文閱讀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必不可少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同學作文中運用的詞匯非常貧乏,于是我有意識地在課堂上對詞匯進行分類,如:高興的,有“興高采烈”“眉開眼笑”等詞語。這樣既擴大了同學的詞匯量,也可以使他們體會這些詞的區別。方便在寫作時正確的運用。
三、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指導預習,教方法。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學生剛上三年級,不會預習,我就把預習拿入課堂,教給學生預習方法:①讀熟課文,要求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邊讀邊想,讀后能比較準確地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③要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如在教學《楊桃》一課時,讓學生按上述預習方法,學習課文。當學生熟讀課文,說出課文主要內容,并借助字典認字,理解詞語,把不理解的句子劃上記號以后,再讓學生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預習的方法和步驟。這樣,在課堂上指導三、四篇課文,學生就基本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隨著閱讀訓練項目的進行,預習要求也相應提高,在上述訓練的基礎上,再給學生布置方向性預習提綱,讓學生有所遵循,使預習由扶向放過渡。學生課前做了充分預習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而且為大量閱讀創造了條件,而且學生通過預習,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提高了自學能力,使閱讀起步訓練有了一個很的開端。
上好精讀課,教學法。集中識字后的閱讀教材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編寫的。教學時,要抓住本單元本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帶略讀,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有重點地、有計劃地訓練學生,逐步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讀課,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交流方式交流
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發表自己言論的自由氛圍,讓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教師和學生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可以展開討論,應該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們的個性插在上理想的翅膀,飛向光輝的彼岸。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有了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收獲,那么他們當然也就希望和別人交流,讓別人也分享自己的見解,和自己一起體驗成功所帶來的愉快,而要使學生的這種情感體驗得到表述,就應該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交流方式。當然,交流的方式也有很多,學生可以和同桌交流,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可以和老師交流,還可以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媽媽或是周圍的小伙伴交流,學生有了自己所喜歡的交流對象,在體驗與交流中,在觀點和知識的相互碰撞中,學生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斷出了與目標的差距,并且可以為反思自己并采取各種幫助自己思考和增進理解的策略提供幫助,到最后就會實現對課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真正喜歡上閱讀,熱愛閱讀,并且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樂趣。所以尊重學生的個性,應該讓他們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自主地選擇閱讀資料,自主地選擇閱讀方式,自主地選擇交流方式,這樣,課堂上因為有了自主,才顯得生機盎然,每個學生也都會活躍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的潛能會得到充分發揮,個性也會得到充分張揚,才能真正實現自我發現和發展,語文課堂就會成為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樂園,這時的學生是放松的,也是最真實的。
五、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
然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擴大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學校的圖書館可以讓學生把書本借回家閱讀,讓學生有更多的課外時間來讀課外書。這樣一來,既擴大了閱讀范圍,也保證了足夠的閱讀時間,增加了閱讀量。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
小學階段是閱讀的啟蒙階段,同時也決定了一個人在閱讀的道路上最終能走多遠。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準確的感知此階段學生的特點,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