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執行中,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當發現當前素質教育存在的各種問題,才能夠做到有針對性的改革,本文主要對當前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策略進行了簡單探討。
【關鍵詞】素質教育;問題;對策
隨著科學文明的快速發展,教育之于國家的重要性也隨之體現,尤其是在需要依靠先進理論帶動發展的當下,教育更是受到了國家、社會的廣泛重視,而根據我國教育發展進程來看,我國在中小學教育的研究中更多的是重視實踐,但實踐的發展是始終無法脫離理論指導的,為此,對當前中小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是推動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環節[1]。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推出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從各個方面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思維得到拓展,同時通過有效的探究教學,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找到答案,這種教育將原本的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形式轉變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可以說是我國教育史的一大發展。但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深入,各種問題也隨之出現,本文就當前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當前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提出幾點建議。
一、現目前中小學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盡管,素質教育實施的這個階段,全國中小學校都積極響應,在轉變教學模式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覺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在打開學生思維上也有著顯著成效,但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不能夠否認現目前仍然存在著各種問題,筆者認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由于應試教育在我國長時間存在,并成為了我國教育的主要現象,其具有一定的繼承性,是導致我國素質教育無法有效開展的主要因素。現目前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都已經積極推行素質教育,但仍然會采用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知識掌握以及運用能力進行檢驗,但我國大部分的家長和教師卻全盤否定考試的作用,不能夠正確辨別應試教育的重要作用,這從另一層面體現這些家長和教師無法給予素質教育一個準確、全面的定位。
第二,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個體逐利性,例如:當讀書無法提高生活質量或者達到其他理想作用時,那么不少學生也無法繼續堅持,加之,家長望女成鳳以及望子成龍的思想,使得中小學素質教育更多的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而忽視了品質的重要性,給素質教育的推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第三,素質教育所涵蓋的范圍非常廣,其中包括了教學環境、教學過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師素質等各個方面,但不少卻片面的認為,素質教育是第二課堂,并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對學生能力和智力的培養,就是加強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教育模式。
二、現目前中小學素質教育的應對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政績觀
現目前,絕大部分地區對教育政績都存在著認識誤區,地方人大以及政府都紛紛將教育行政部門都紛紛向教育行政部門施加壓力,并試圖通過評價考核的方式來推動教育實施,面對這種情況,教育行政部門也只能夠將壓力轉嫁到學校和下級,而學校又將其轉嫁到教師的身上,這種層層施壓的方式,多是以升學率為主要考核標準,但這種方式使導致應試教育無法有效斷絕卻滋生的主要因素,最終致使中小學教育逐漸扭曲,給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為此,加強全國行政部門對教育政績觀的認識,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將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作為政績觀的評價標準,從而推動素質教育的監督制度以及考核標準能夠更加科學合理,進而帶動素質教育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加大教育投資力度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現目前我國投入的教育經費占GDP比例,相較于2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還有低4.8%,甚至可以說我國教育經費比發展中國家教育經費投入平均比例還有低3.9%。盡管我國教育法中,對教育經費的投入比例明文規定,要求其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而增長,但就實際來看,各地教育經費的投入比例卻并非如此。此外,在面對如此緊張的教育經費,資金分配使用率低以及分配不合理等情況,也使得中小學教育發展無法合理開展。作為一個經濟大國,我們在執行相關法律法規上,尤其是在教育經費的相關要求上,必須做到嚴格落實,使教育經費能夠成為中小學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同時又有助于,改善教育資源分散以及不受重視的問題。此外,總結發達國家的教育經驗來看,以及我國經濟水平現狀,若僅僅是依靠財政投入就試圖推動教育的全面改革,這是遠遠不能夠滿足的,只有真正不斷拓寬投資渠道,積極探索全新的辦學模式,才能夠使教育得到全面推進。
(三)提高教師素質
單從教師職業上來看,其屬于一種非常特殊的職業,當教師離開學校時,其社會地位也會隨之消失,為此,教師的教育是受到一定利益制肘性,這也就使得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非常重視績效指標,對學生素質發展的內隱性、整體性以及后效性都不重視,導致素質教育并未真正發揮實效。但教師作為教育執行的一線,教師本身可以說直接關系著素質教育的落實效果。為此,對教師的素質進行強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帶動素質教育的執行,學校應當通過多種途徑加強教師素質的提升,教師則需要借助各種機會來提高個人素質,使自身的思想以及教育水平能夠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此外,教師還應當熱愛自己的職業,并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幫助他們發現學習的樂趣,進而促使他們發揮主體作用,同時,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則應當根據教育改革的目標,通過精心安排的教學,來提升教學質量,推動素質教育的落實。
參考文獻:
[1]方恒妃.“素質教育”提出以來有關中小學教育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3(30).
[2]楊建鋒.基于九年制素質教育模式下中小學教育空間設計研究[D].湖南大學,20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