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通用技術)指出,“技術課程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實際上指出了學生實踐操作的重要性。要保證學生的實踐操作活動的正常開展和進行,就須先有通用技術試驗室并有足夠的器材、且保證器材始終處于正常狀態,這就得適時地對通用技術試驗室內的器材進行有效地維護。作為兼職管理員的我,利用課余、休息時間對通用技術試驗室內常用器材的維護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關鍵詞】通用技術試驗室;器材維護;探索
顧建軍教授曾說過,蘇教版普高通用技術教科書在內容的選擇、組織和呈現方面,努力做到全面體現“理解技術、選擇技術、使用技術、管理技術”的內容結構。三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想要很好地實現此套教科書的內容要旨,關鍵是先要讓學生掌握常用的技術,如常用的手工木工、金工等操作技能;只有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才有可能去選擇、使用、改進和管理技術。否則一切都是空的。然而學生要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常用的技術操作技能,就需要一個學習的平臺,要有特定的場所和設備,即須建有通用技術試驗室。可有了通用技術試驗室,學生的實踐操作次數多了,是必就會有器材的損耗和故障出現,也就得對這些器材進行維護。
目前最新的《中小學實驗室規程》是教育部2009年制定的,其中第三、四條明確指出通用技術試驗室是學校基本的辦學條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試驗室應成為學校進行素質教育、開展試驗教學、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和科學啟蒙園地。浙江省的通用技術課程一開始就得到各方面的重視,所以普通高中普遍都建設了專用的通用技術教室——通用技術試驗室。
自通用技術課程開設以來,通用技術實踐課的開設一直是絕大多數通用技術“一線”教師的軟肋。這是因為通用技術教師沒有經歷過系統培訓或缺乏操作技能;即便是學校裝備了通用技術試驗室和試驗器材,許多老師也不懂得裝配和使用這些器材。不得以,只好是器材包裝完好地堆放在試驗室的角落里,一直空閑在那里。但也有一部分動手能力較強、勤動腦、敢于實踐的老師,打開了器材的包裝,有模有樣地開展了一些學生實踐活動,并取得了一些純粹理論課所達不到的效果,師生皆歡喜。但接踵而來一些常用器材就逐漸出現故障而處于“罷工”狀態或因不當使用而損壞。據了解絕大多數通用試驗室的管理通常是由“一線”老師兼職的,就是有配管理員的學校,管理員充其量只是“清潔工”;器材“罷工”之惑還得我們通用技術教師自行處理,這可就給通用技術老師帶上了“腳鐐”。
我也是一位兼職通用試驗室管理的“一線”通用技術教師,我從一開始就認為通用技術的教學如果沒了動手實踐的體驗,想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就是空話。然而實踐操作多了,我同樣遇到器材“罷工”的難題,繁忙的教學之余,我不得不去面對這些正在“抗議”的器材。下面結合本人的一些實踐談談通用技術試驗室器材的選購與維護
一、器材的選購
重視器材選購的各環節,能為日后器材的維護減輕一定的負擔。
通用技術試驗室器材的初次選購可參閱最新的《浙江省中學各學科教學儀器設備配備目錄》,對器材的配備數量最好采取目錄中I方案,但要注意所配備的器材盡量與教材相吻合,切勿求全求多,如劃線千分尺、萬能角度尺,沒有劃線平臺基本用不上,這只是正規工廠才有;又如繪圖工具,尤其如云板、比例尺、丁字尺、繪圖板根本就沒用到,就不必采購了。當然有資金又不怕整理麻煩的則越多越好。
再次,可對所購的器材加深了解,為使用和維護時做準備。如現商家供給的木工鋸(又稱框鋸)就有一致命缺點——壽命不長,尤其是絞片,這木質絞片太薄、韌性不夠。如圖四所示,(我到過的十幾所學校都一樣)。當我第一眼見到這些框鋸,就擔心這種絞片的使用壽命,就開始琢磨、找尋合適的替代物。
二、器材的維護
通用技術試驗室的器材出現“罷工”現象總的來說是由兩方面造成:一方面,是器材本身的質量經不起考驗,存在缺陷;如上述提到的品質差的樣沖、框鋸的絞片等。另一方面,是我們的學生缺乏操作體驗,對工具的使用沒有經驗;如工作臺上的臺虎鉗,學生習慣用來夾持構件(無論是木質的,還是金屬的),操作過程中經常強行超出絲桿的最大行程,導致其配合螺母的脫落及其它故障而“罷工”。
臺虎鉗的“罷工”通常有三類:(1)活動鉗身斷裂,這是強力敲擊活動鉗身造成的,如圖五。(2)夾緊手柄可轉動,但無法夾緊構件,逆夾緊方向水平用力,可抽出活動鉗身,如圖六。(3)夾緊手柄不可轉動,且無法夾緊構件,逆夾緊方向水平用力,無法抽出活動鉗身。如圖七。
我在實踐探索中總結、發現通用技術試驗器材的維護可采取下列措施:
1、重新修磨“廢”件,變廢為寶。如對折斷了的樣沖,可在砂輪機上打磨恢復原型(與原來的相比,只是短了一些);同理,可對鈍了的麻花鉆等進行打磨恢復原型,從而節約資金。
2、充分利用現有損壞的器材,改造為替代物。如對扳斷了的框鋸絞片,可把斷了的竹弓割鋸成與絞片相同長度來替代,所以斷了的竹弓不要隨意丟棄。
3、重新拆裝,把脫離的必要連接再次連接好。如臺虎鉗的第(2)類“罷工”就是因絲桿螺母的固定螺栓與其連接脫落而造成的。只要重新拆裝、把絲桿螺母的固定螺栓與其重新連接好,該臺虎鉗就能恢復功能。
4、重新拆裝,且需更換零件(或配件)就可復原的。如臺虎鉗的第(3)類“罷工”就是因夾緊彈簧的定位銷被絞斷了,此時需重新拆裝、更換定位銷。如果一時買不到合適的定位銷,可買一段直徑比原裝定位銷略細的鋼絲彎折而成。如圖七中就是這樣替代的。
5、無法修復和維護的。如臺虎鉗的第(1)類“罷工”就是強力敲擊活動鉗身造成活動鉗身斷裂;而活動鉗身是一次性澆鑄而成的,一旦斷裂就只能報廢。相同的還有如銼刀斷了等等。
上述是我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外,利用休息時間對自己兼管的、不得不面對的、正處在“罷工”狀態的部分常用器材,經過多次實踐探索后總結出的維護措施(當然還有待補充)。這樣做雖占用了我較多休息時間,但同時提升了我的分析、動手能力,讓我體驗到了成功實踐后的愉悅,工作也變得更加充實。
總之,通過對器材的維護,既可進一步了解器材的結構、性能,還能鍛煉、提高處理器材故障的能力與水平;并保證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發揮通用技術試驗室現有器材的作用;開足開全通用技術實踐課,真正落實“做中學”、“學中做”的技術課程理念,切實實現學生技術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顧建軍,李藝,董玉琦.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