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戲又是孩子最愛的一種玩的方式。學齡前的兒童對于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圍生活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角色游戲在幼兒多元智能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因此應對其發展目標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角色游戲;幼兒;多元智能
我們都承認“孩子是游戲中的主體”.那么孩子在角色游戲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在什么地方呢;我們縱觀幼兒游戲的全過程不難發現老師在角色游戲的指導過程中要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幼兒的意愿,真正實現五個自由,即:尊重幼兒選擇主題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情節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角色的自由、同時還要尊重幼兒自由地講評自己的游戲。我們都知道孩子們在角色游戲中情緒是積極的、高漲的,他們對主題、情節、玩具、角色以及講評上都有他們發自內心的理解和主張。當你問起他們為什么沒這樣而不是那樣時,他們常常會頭頭是道地向你訴說一大堆理由。然而在游戲中孩子們也需要老師,他們需要老師成為他們共同游戲的朋友、伙伴,或者需要老師幫助他們解決些他們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老師,如果在這方面順應了孩子的需求,整個角色游戲就會變得相當活躍,孩子們會在游戲中大膽地反映出很多很多內容。我們曾在中、大班二年時間內就先后開出了:娃娃家、醫院、戲院、公共汽車、公園、餐廳、修理店、理發店、照相館、工廠、小主人報、寵物店、茶館店、自選商場、面包房、招聘公司、中央委員會、博覽館、郵電局、電視臺、電影公司等等五十二個主題。僅在餐廳這個主題中小朋友就先后玩出了:小吃店、中餐店、西餐店、卡拉OK等六個情節。久而久之,角色游戲成為了發展幼兒多元智能的一種有效途徑。尊重幼兒五個”自由”的同時,老師應該把全面發展多元智能教育的目標和計劃時時刻刻裝在腦子里,并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思維、意識、情感處于較低水平這一特點來有目的的教育。這里我把全面發展的目標分幾個方面。
一、通過角色游戲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
這里所指的積極的情感包括兩個方面:對人的積極情感、對社會的積極情感.我們的孩子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生活在這個社會里,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受憎分明,是我們角色游戲中重要的教育內容。之所以這么說是角色游戲本身性質所決定,角色游戲就是幼兒模仿成人活動、反映社會以及人際關系的游戲嘛。比如:有一次娃娃家有好幾個小朋友要做外公,于是我就出了一個問題:“媽媽的爸爸只有一個,怎么辦呢?”解決的方法有好多種,一個孩子說:“那我也做老人.我不住在娃娃家,我和其他老人住到一起去。”我馬上抓住話題:“那是什么地方啦?”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回答不出。于是我就告訴他們:“許多老年人住在一起的地方叫養老院。”孩子們還真的辦起了“養老院”,并且玩出了許多情節:為孤老找老伴;為老人養寵物;帶領老人去看木偶戲;還從生活上關心老人:為老人燒他們咬得動的東西吃,為老人發明洗腳機等等。幼兒在游戲中完完全全投入到“愛老人”的情感之中,這樣的教育比上課談話要生動得多、深刻得多。還有一次,我們有個小朋友一改以往搭地鐵用凹型積木,用凸型積木造鐵軌,還自豪地說:瞧我多聰明。用這種形狀的鐵造鐵軌可不會再出事故啦;”于是我問他:“你是聰明,你是什么人呀?”“我是中國人呀!”他很認真地回答我。“那過去的地鐵是誰造的呢?”“外國人。”“哦,原來外國人造的東西也未必都是好的,我們中國人有時也能造出很棒的東西來。”經過這番對話,無形之中激發了幼兒心中自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培養了他們對國家對社會的一種積級的情感。
二、通過角色游戲教幼兒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
人的一生總會碰到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需要處理,在學前教育期我們有意識地為幼兒設置一些小小的問題鼓勵他們解決、處理,使他們從小就看見問題不足為怪、看見問題不害怕、看見問題肯動腦筋解決。這對將來踏上社會是個很有效的準備。如:一次在角色游戲中,娃娃家的媽媽要把許多筷子放在一個筷籠中,她用萬能插塑搭了一個筷籠,可是筷籠太高,筷子放進去一看,呀,很難再取出來。她就去換四塊矮一點的插塑,這下筷子放進去取出來也方便了。只是筷籠底部有一個大大的洞,筷子只要放進去就噼噼啪啪掉下來。“這可怎么辦呢?”她愣了好一會兒,終于有辦法了。她去找來一張紙放在洞口,這下筷子放進去再也不落下來了。她看看自己的杰作,搖頭晃腦地笑了。她這就是在游戲中摸索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想就這個方法將來可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一生都會收益。還有一次,我們一個小朋友在角色游戲中找不到地方玩了,他悲悲切切地對我說:’‘我沒地方上班了。”于是我教他一個詞:失業。可他對“失業”抱無所謂的態度。于是我再說:“我每天上班,因此我能得到工資,我可以買衣服穿,可以買東西吃,我不會餓死,也不會凍死。而你沒地方上班可怎么辦呢?”聽我這么一說:“我去找工作。”他馬上回答我。(這里他已經明白“找工作”這個方法)。我觀察了他一會兒,知道他想找工作并不容易。我再出現問他:“你會修鞋子嗎?”“會。”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我。”會修背包嗎?””會””會修電視機嗎?””會”。他一下子給我報出了許多他會修的東西。于是我脫了一只鞋子給他,他真的到角落里去修,臨走他還說:“算了,我就開個修理店吧。”等到過了很長時間,他提著鞋子走到我這里說:“鞋子修好了。”我謝了他,但馬上又說:”你會修那么多東西,只有我一個人知道,別人卻不知道,怎么辦?”這就是給他處理問題的第二方法,—為自己做廣告“。再過一段時間,他們修理店開得欣欣向榮了。一次,因修理店人手不夠,當總經理的他請我去上班,我推托說:“不行,我老了.而且我也不會修理呀;不過我有個辦法—我向他介紹了報紙上的“招聘啟示”(這就是在游戲中給他的第三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就這樣久而久之,我們小朋友再碰到什么失業啊、找工作啊、找人上班啊就再也不用愁了,因為他們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孩子在游戲中學習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僅對他們將來踏上工作崗位、踏上社會很有好處,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上以及能力上的一種初級準備吧!
三、通過角色游戲擴大孩子的知識面
我們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戲。”由此在游戲中讓幼兒獲得知識,對孩子來說學得自在;對老師來說也教得自然。事實上,在游戲中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有許多許多。諸如:四大發明、交通規則、交通工具、人體的發育成長、世界著名的建筑物、中國文化歷史等等。這些知識的傳播在游戲中是幼兒最渴望獲得的,若你能雪中送炭,效果會比一次一次說教來得好得多。
四、結語
讓幼兒充分自由地游戲,并從中獲得一定的知識、經驗、懂得一些道理、體會一些情感。從而在無形當中開發了幼兒的多元智能,這也正是我們開展角色游戲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方建華,李艷玲. 角色游戲中教師對問題的判斷與指導[J].幼兒教育.2010(Z3).
[2]張曉霞. 轉變教師教育行為 促進幼兒快樂成長[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0(04).
[3]郭麗. 兒童角色游戲中“沖突”行為的指導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02).
[4]周英. 氣質對幼兒參與角色游戲的影響及指導建議[J].當代學前教育.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