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筆下“環境與性格小說”的一類,這類小說往往都是以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慘死結尾的人生悲劇。悲劇的過程,也就是性格——人與環境、社會發生種種矛盾、沖突的過程。悲劇的原因,或以性格的因素為主導,或以環境因素為主導,或是二者交互作用的結果。主人公往往是受環境——社會摧殘的小人物,哈代對其主人公給予深切同情,但他又往往突出這些人物自身性格上的弱點,使之成為他們與社會抗爭必然失敗的關鍵。在這方面,苔絲的形象則獨踞于這群人物之上。
【關鍵詞】悲劇;時代;環境
哈代作為十九世紀現實主義作家,他真實、生動地描寫現實、反應現實。人們正常的感情和合理的追求收到社會的限制和責難,作為真正的藝術家,哈代不愿放棄真誠和坦誠,決意讓讀者感受到人的欲望背景下的惆悵與嘆息、悲憤與絕望,讓讀者看到“有毛病的世界”里的人的價值不可避免的毀滅,他要以令人不快的、以真實為基礎的“悲觀主義”給讀者對世界、對人生有清醒的認識、深刻的思考。
哈代塑造的苔絲絕非妙手偶得,而是現實的凝結,巧合當中的必然。哈代基于他悲觀主義的思想,在解釋苔絲的悲劇時常常歸咎于“命運的捉弄”,他在具體的細節安排上,也常常運用偶合和預兆。通常說,必然正是無數偶然的結合,預兆往往是事發前必然出現的現象,文學作品中運用偶合和預兆,本來自古就有之,更何況真實的人生本來就充滿機遇和偶然。苔絲悲劇的必然性,離不開其故事情節的偶合,這些巧合是故事情節更緊湊,引人入勝,而那些預兆則多能發人聯想、渲染氣氛,因而顯得真實、自然。
苔絲是美的象征,愛的化身,她天生麗質、自然淳樸,充滿了女性美和青春的活力。她真摯可愛、品德高尚、富于同情,能夠容忍和敢于自我犧牲。如此絕色的女子卻受到社會、家庭、乃至人性的重重壓迫,在家庭窘境和社會習俗的雙重擠壓下,最后一步步走向毀滅。苔絲的靈魂是純潔的,道德是高尚的,但在資產階級的道德面前,她卻被看成是傷風敗俗的典型,。她本是被損害的人,可在陳腐落后世俗偏見中反而被視為罪人,遭到殘酷無情的迫害。
安璣﹒克萊,認為人應當以自己的知識、道德而受到尊重,在思想上“極力想要以獨特的見解判斷事物”,而且在實際行動上也極力擺脫中產階級家庭的規范,自己探索新的生活道路。他是屬于具有“現代思想”雛形的知識分子。他對苔絲發自內心的贊美,是他對蘊涵于普通人民之中的真善美的認識。在他眼里,苔絲就是他要尋找的真善美,在他眼里,苔絲是如此的純潔。他雖然“有先進的思想、善良的用意”,但在真正的考驗到來的時候,“卻不知不覺還是信從小時候所受但訓誡,還是成見習俗的奴隸和幫兇”。因此,在他新婚之夜,聽到苔絲坦白身世后,雖然自身并不“純潔”,卻不肯對苔絲報以同樣的寬宥,最終還將她遺棄。當他遠涉異國,來到巴西,經歷了人生的考驗,聽了同伴的勸說,方覺“人生里有價值的事,并不是人生的美麗,卻是人生的酸辛”。但似乎一切都已太晚,當初的遺棄選擇,以注定要以悲劇收場。
《德伯家的苔絲》,其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后期,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侵入英國偏僻落后的農業地區,造成小農經濟瓦解,古老秩序破壞,給以農業勞動者為主體的各階層人民帶來了不幸和厄運。英國帝國此時正在經歷由盛而衰的急劇轉折,它原本在世界上所保持的工業壟斷地位正在逐漸喪失,從七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一場劇烈經濟危機二十余年間,它幾乎不斷處于危機和蕭條之中。在農村,從七十至九十年代,也相應爆發了嚴重危機。
哈代通過對苔絲的生活經歷的展示,強調了苔絲的命運與資產階級制度的聯系,作者充分看到了苔絲命運的典型性和社會性質,指出苔絲的悲劇是由資產階級的社會制度造成的。小說的最后16名警察逮捕苔絲正是資產階級社會制度發揮作用的象征。“明正典刑”的結局是對資產階級法律的不公道、非正義給予了諷刺和譴責。對苔絲命運的捉弄,克萊也是參與釀制悲劇的人,盡管他自己也是悲劇的當事人。哈代在小說中,通過塑造安璣·克萊,批判了資產階級虛偽的道德和對苔絲的殘害。
克萊是一個失敗了的資產階級的反叛者,始終沒有跳出他所反抗的舊的道德觀念的藩籬和擺脫他所鄙視的階級偏見的束縛。這突出地表現在他對苔絲愛情的處理方面。在不知道苔絲失身的歷史時,對苔絲一片赤誠,當苔絲講述自己過去的不幸后,其軟弱性和局限性就徹底暴露出來了。斥責苔絲是個“不懂事的鄉下女人,對世事人情的輕重緩急,從來就沒入過門兒”。由此可見,克萊最后又重新陷入資產階級虛偽道德的泥坑。哈代強烈譴責了克萊的道德偏見,指出他最終還是成見習俗的奴隸。苔絲在克萊的眼里,就像那首詩歌所說的“你的面目一旦顯露,從前的恩愛反成冤仇;時衰時敗的時候,原先的姣好也變得丑陋……”
苔絲是那樣的純潔、那樣的美麗,就像作者所說“這樣美麗的一幅細肌膩理組成的軟縠明羅”,理應得到健康成長,蓬勃發展,對社會盡其所能,同時也獲得其應有的待遇,但她實際面臨的確是環境但愚昧、經濟的貧困、暴力的污損、社會的歧視、愛人的遺棄。她面對社會種種有形無形的邪惡勢力迫害摧殘,雖經抗爭,最終仍成為可憐的犧牲品。哈代為苔絲設計的人生舞臺,時限極短,從她在家鄉村野舞會上出場,到她在標志死刑的黑旌下喪生,歷時不過五六年,但她那短暫一生中的種種悲慘遭遇,卻足以驚心動魄、蕩氣回腸。
苔絲的一生,愛過,恨過,并且愛與恨到了極致,最終將亞雷殺死,亞雷的死注定要以她的死為代價。但對于她痛苦地一生,死,對她來說也許是最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