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舞蹈是一項相互配合的運動,它通常被定義為跳舞時由一男一女搭配組合成一對舞伴或幾對舞伴共同使用規定的技術步伐和藝術表現力展現出不同風格水平的舞蹈表演。自80年代體育舞蹈傳入我國以來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就得到很快發展,但從整體上來說,我國選手甚至整個亞洲選手的舞蹈技藝落后于歐美選手。為使體育舞蹈在國際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必須總結經驗,使體育舞蹈得到更高的發展。本課題論文的研究任務在于⑴通過對西部大學幾個學院學生的抽樣調查,從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認識狀況,練習狀況以及對老師的認識情況進行分析,了解西部這一個別地區學校體育舞蹈的開展狀況及發展前景分析。⑵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建議,對策。
【關鍵詞】體育舞蹈;學生;認識;發展
【前言】
體育舞蹈又稱國際標準舞。體育舞蹈把音樂、舞蹈融于體育鍛煉與藝術修養為一體的新型體育項目。它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群眾和青年學生,成為一項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體育舞蹈分兩個項群,十個舞種。每個舞種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風格。1986年前,只有廣州(從香港個別老師學得)和上海少數人跳國標舞,但大多還是在跳三四十年代的交際舞。自此,體育舞蹈開始在中國發展。
1、研究方法及對象
1.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西部大學幾個學院男女生各50人進行問卷調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根據圖書館網絡檢索查閱收集,查找體育舞蹈有關研究論文,為全面了解研究現狀、問卷設計及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1.2.3數據統計法。對收集的數據運用Excel和Word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2.調查結果與分析
2.1當代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認識不深入(以西南大學部分學生為例)。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對體育舞蹈表現出了較為濃厚的興趣,說明體育舞蹈在高校體育教育發展中有相當的空間和開展價值。但是,首先由于一些學生對體育舞蹈的價值不能正確的認識;其次,競技體育舞蹈技術較為復雜,掌握較為困難;然后,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不強;第四,學校對體育舞蹈活動的組織和宣傳不夠,因此,學校應不斷組織各種各樣的體育舞蹈活動,加強對體育舞蹈的宣傳,不斷提高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興趣。
2.1.1許多學生對體育舞蹈認識膚淺,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學生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甚至沒有聽過體育舞蹈這個詞匯。不知道體育舞蹈所具備的娛樂性,健身性,社交性等功能。
2.2.體育舞蹈教學教師水平普遍不高。因為體育舞蹈傳入中國的時間不長,從整體上來說,我國選手甚至整個亞洲選手的舞蹈技藝落后于歐美選手。從調查可知,學生學習的情況不樂觀,對老師要求很高,但是學生需求與老師水平不能達成一致,于是學生學習成果就不容樂觀。
2.3.體育舞蹈教學內容和教學場地落后。調查顯示,90%的高校只開設一學年的課程,每周兩個學時,共七十二學時,由于課時和場地器材的限定,相應開設和實際傳授的舞種就較少,78%的高校開設了兩個舞種。教學內容的不豐富和教學場地的落后,是導致教學質量不高的外在因素。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體育舞蹈普及度在全國不均衡。體育舞蹈普及區域在全國分布不均衡,總體呈東強西弱之勢,體育舞蹈在西部大部門省份開展現狀不好,有些省份任然還沒有開展體育舞蹈項目。
3.1.2教師水平良莠不齊,培訓制度不完善。高級別和得到國際認證的教師很少,體育舞蹈教師培訓的培訓速度趕不上體育舞蹈的發展速度。
3.1.3.學生對體育舞蹈認識不足。通過調查,大多數對體育舞蹈沒有正確的認識,也沒有經過基本的體育舞蹈教學培訓。
3.1.4學校對體育舞蹈不重視,舞蹈場地器械部齊全調查發現,大多數學校和學院根本沒有專門的舞蹈室,學習舞蹈都是在露天的操場上進行,根本看不出舞蹈效果與舞蹈樂趣。
3.2建議
3.2.1加大體育舞蹈的普及力度,使體育舞蹈在全國,尤其是西部得到普及.
3.2.2加強體育舞蹈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素質,多組織體育舞蹈教師培訓,多參加體育舞蹈教師國際交流,規范體育舞蹈教師管理,規定并嚴格執行教師等級評定制度,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與科研水平,建立合理的體育舞蹈教師只是結構體系。
3.2.3.重視體育舞蹈后備人才培養,抓好體育舞蹈專業學校學生的文化課的學習,重視體育舞蹈選手素質的全面發展,加強體育舞蹈的普及以及增強學生對體育舞蹈的理解。
3.2.4加大投資,完善體育舞蹈教學設施與場地建設。學校要重視體育舞蹈的作用,增加財政支出,完善基礎設備。使學生對體育舞蹈的興趣更加濃厚。使體育舞蹈在中國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汪軍,李小燕.宜昌市青少年體育舞蹈運動現狀調查與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報,2003(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