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是一項鍛煉性運動。它不僅具有很強的娛樂性,還能增強體質。它不僅可以使人從緊張的狀態得到放松,促使身心的健康發展,更能夠從體能上得到鍛煉。據專業人士講,他可以改善人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多項體質功能。
【關鍵詞】高校籃球;認識;教學解析
籃球運動是一項很普及的運動項目,它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既能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又能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振奮精神,從而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它能使參加者更多的掌握籃球運動方面的知識和提高運動水平。而且能夠培養我們的團結友愛的集體榮譽感,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頑強的意志品質積極拼搏的精神。
一、 籃球的起源于發展
在籃球運動剛剛創建的時候他的籃筐并不是像今天我們看到的那樣,而是一個不漏底的筐子,人們把球投進去后還要不斷地取出來再投,后來為了簡化這一過程,籃筐就慢慢演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籃球發展的道路也是如此,由不完善到完善,由小部分人知曉到風靡天下,世界上幾乎人人都知道籃球,人人都知道籃球的一場盛世比賽NBA。即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作為籃球運動傳播的代表,NBA的發展歷程見證了一個奇跡的運動誕生。
籃球運動是以投籃為中心的對抗性體育運動之一,1892年為美國馬薩諸塞州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教師詹姆士·奈斯密斯博士所創。規則是一個由兩隊參與的球類運動,每隊出場5名隊員。目的是將球進入對方球籃得分,并阻止對方獲得球或得分。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但要受規則的限制。籃球比賽的形式多種多樣,講究個人技術、團隊配合、應變能力等。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是美國的國家籃球協會。
二、 籃球運動是技術與戰術的完美結合
籃球戰術配合是由技術,方法和形式三個基本要素組成。在戰術選擇上,要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根據本隊員的具體條件正確的結合實際水平進行制定和實施。所以要以基本的進攻戰術配合為基礎。單純的技術,由于沒有戰術的配合,其只能是五個人各自為戰,再好的技術,在對方的戰術配合攻擊下也無法發揮作用,只能以失敗告終。同樣,單純的戰術,沒有技術的支撐,再完美的戰術配合也不能夠很好的發揮出來,最后也只能遺憾出局。只有技術、戰術均衡發展,完美配合,方能將籃球運動發揮的相當的高度。任何正確的戰術意圖和先進的戰術配合的實現,都要求運動員必須熟練掌握一定數量的和質量的技術動作做保證,沒有技術也就談不上戰術。只有技術掌握得扎實、熟練、先進,才能保證戰術的多邊形和高質量。
投籃:投籃是籃球運動的主要進攻技術。投籃得分的多少決定一場比賽的勝負。運用各種攻防技術和戰術的目的都是為使己方多得分和限制對方得分。投籃技術動作已發展近30多種,就投籃手法說,課分為雙手和單手兩種:從移動方式說,可分為原地投籃、行進投籃和挑起空中投籃。投球是得分的最后一步,是關鍵的一步,因此重要性也比較明顯。投球的要素包括:(1)手法準確、協調、柔和以及合理運用身體力量是投準的關鍵。(2)準確的瞄準點。(3)適中的弧形路線。(4)掌握球的旋轉規律。
三、局部戰術配合教學的解析
局部進攻配合包括傳切配合、突分配合、掩護配合。只有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戰術基礎配合,才能使全隊戰術配合更加靈活多變,更加有效地發揮作用。在此。我將針對傳切配合進行教學分析。籃球技術水平的鞏固提高依賴于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基本功的情況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練習當中,因其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實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近年來,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籃球教學也應從形式、教學、內容安排上進行改革。從片面追求投籃命中率、力量訓練,忽視基本功教學的誤區中走出來,重視基本功的教學,使學生通過基本功的籃球技術練習,為提高籃球技術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
(1)手的基本功。指手對球的感應能力,控制球與支配球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傳接球、投籃、運球時手指手腕的抖(腕)翻(腕)粘(球)的技巧熟練程度和爆發力量。
(2)腳的基本功。指移動身體重心、變化速度和方向時腳步的控制能力。表現在攻守移動時腳的蹬(地)轉(身)變(變速、變向)技巧的熟練程度和爆發力量。
(3)腰的基本功。是指控制身體平衡和影響身體重心轉移的能力。表現在移動或騰空時控制身體平衡和伸展幅度的技巧熟練程度。
(4)視野的基本功。是指運用眼角余光擴大視野的能力。表現在視野廣闊,判斷及時和了解全場情況的技巧熟練程度。
四、籃球基本功的應用和教學
從籃球運動的發展來看,也只有練好,學好了基本功,才能有意想不到的創造力,準確的命中率,非凡的控、傳球能力,以及出眾的彈跳能力。
第一,基本功教學貫穿于籃球教學的始終,大大發展了學生的身體全面素質,尤其是靈敏協調性,身體柔韌性,彈跳能力等身體素質逐漸提高
第二,增加腳步移動動作的教學內容。如低重心滑步、起動、急停、變方向跑等練習,隊員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品質,持之以恒,刻苦練習腳步動作,才能對籃球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
第三,增加手感動作技術的教學內容,如抖腕動作,手指的撥球,小臂的旋轉動作,發展相關 手指、腕的力量、靈敏、柔韌等素質的練習內容,增強籃球的手上基本功。
第四,增加個人控球能力的教學重點內容,減少以投籃教學為主的教學比重。
第五,增加傳球技術的二人練習比重,通過各種傳接球技術動作的練習,逐漸形成了基本戰術的鄒形,如傳切配合,突分配合等。
第六,增加發展彈跳力的教學內容,彈跳力也是基本功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現代籃球運動中尤為突出,因為出色的彈跳是完成各種攻防動作的保障。
第七,在控球能力的教學中,大大增加二人的對抗練習,通過練習大大提高了動作的實用性,創造性,趣味性,讓學生體能對抗的同時,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想象力,以完成各種攻防技術。
第八,適當增加耐力素質的培養。要為每位運動員設計一定量的運動量,多利用一下球場來進行折返跑或滑步練習。有持久的耐力的保障,才能在比賽中的每一刻都能高命中率,促使技術動作不變形。
第九,適當增加電化教學內容,讓喬丹的形象在同學們心中扎根,尤其是通過慢放,他那完美的,充滿魅力的投籃技術在每個同學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對籃球發生濃厚的興趣,大大有利于今后的籃球教學。
第十,適當增加半場“三對三”教學比賽,與現行世界流行的街頭“三人”制籃球比賽接軌,讓運動員的基本技術得到充分發揮,同時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總之體育學習中籃球運動來講,它就是一項集體對抗的球類游戲項目。它的特點是集體性、對抗性、趣味性。除了具有一般運動項目的鍛煉價值外,籃球運動復雜多變的比賽過程,不能提高神經系統的靈活性,進而提高大腦的分析綜合能力和應變能力。比賽中的集體偶誒和,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籃球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加人的運動經驗積累,能為今后學習其他運動項目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林志峰,關于籃球訓練的研究,遼寧體育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