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在如今的高校中,80后學生已經走出校門邁向了社會,而作為90后的學生也逐漸走進我國高校校園,成為高校學生的主要群體。由于90后學生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和人生經歷等,導致90后學生的文化知識參差不齊。而作為學生思想教育和生活管理的輔導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就更具有復雜性。就目前我國的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上來看,仍然還有一些缺陷和不足,為了更好的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和能力,本研究針對輔導員的管理工作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90后學生;輔導員;問題;對策
0.引言
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促進了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的社會主義也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要想讓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在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同時還必須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這就對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面向的學生大多都是90后,作為輔導員就必須根據90后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育和管理,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且加以改進和完善,從而更有效的管理學生工作。
1.90后大學生的性格特點
現(xiàn)如今的90后正好處在我國社會高速發(fā)展的階段,身邊充斥著各種不斷變化的新鮮事物和各種不同的思想觀念,這無疑給處在成長期的90后學生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導致他們在思想性格和行為觀念等方面具有90后獨特的特點。
在父母的保護和溺愛之下,90后學生大多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缺乏一定的獨立能力[1]。現(xiàn)在的父母都把自己的兒女當成寶貝,這種過度保護和溺愛的行為導致90后學生很少經歷過挫折和失敗,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經不起重大的波折,抗壓能力弱,并且沒有自我獨立的意識。從社會環(huán)境上來看,現(xiàn)在的我國有一個比較開放的環(huán)境,各項技術不斷發(fā)展,信息渠道逐漸多樣化,所有這些外部環(huán)境因素都給90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利用各種先進技術和設備來獲得更多的信息知識,認知能力也更加理性豐富,甚至是有點偏向于西方的思想文化,這就使得90后學生的思想更加開放,思維方式更為廣闊,創(chuàng)新能力更強,同時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都有了極大的提高。總之,作為90后,不管是個性張揚,追求自我,還是獨立開放,特立獨行,他們有著不同于別人的獨特的特點[2]。正是由于面向學生的性格多樣化,才造成了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更加多樣性和復雜性。
2.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出現(xiàn)的問題
2.1 輔導員的職業(yè)疲倦癥。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高校的輔導員大多都是年輕的80后,作為輔導員,他們要管理四五百名學生,工作任務非常的繁雜瑣碎,不僅涉及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要負責學生的日常生活管理,這使得輔導員每天忙于各類的具體事務,難免會產生工作情緒低落、工作熱情不高、效率低下等各種消極情緒[3]。再加上高校給予輔導員的培訓進修機會較少,晉升獎勵等待遇也得不到提升,這也會引起輔導員對自己的前途不明確、沒有發(fā)展空間等,從而產生了職業(yè)疲倦癥,影響了學生的管理工作。
2.2 沒有恰當的管理手段。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并沒有真正的做到公平對待、一視同仁。有的輔導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并沒有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上來看問題,難免會出現(xiàn)偏私的現(xiàn)象。同時輔導員沒有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特別是90后的性格特點,一味的只是加以約束管理,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心理疏導,這樣就導致了師生關系的嚴重扭曲,激化了師生間的隔閡和矛盾,不利于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2.3 沒有專業(yè)的相關知識。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執(zhí)行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的骨干力量。正是由于輔導員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就要求輔導員同時具備多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比如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哲學等等[4]。然而就目前我國高校的輔導員隊伍中來看,他們并不都是相關專業(yè)出生的,也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系統(tǒng)學習和培訓,從而導致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不專業(yè)化,沒有很強的人際交往、組織管理、創(chuàng)新溝通等能力,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從而出現(xiàn)了許多的學生管理問題。
2.4 學生問題的多樣性。90后的學生思想、性格、行為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性,有的個性強,有的我行我素,有的成熟懂事,有的內向孤僻,有的急功近利,有的感情脆弱,有的叛逆輕狂,有的倔強執(zhí)著……學生特點的復雜性,引起各種各樣的學生問題和矛盾,給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也對輔導員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輔導員必須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從問題的實質出發(fā),公平客觀的解決矛盾,有效正常的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3.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措施
3.1 加強輔導員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的提升。針對輔導員自身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加強輔導員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素養(yǎng)等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學生的直接管理者,輔導員自身的思想覺悟和能力素養(yǎng)都對學生產生了最直接的影響。因此,輔導員就必須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不斷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轉變管理的舊理念,開拓進取新知識,讓自己在教育中做到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5]。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建立相應的輔導員培訓機制和晉升鼓勵體系,利用這些良好的待遇來提升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消除職業(yè)疲倦癥,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效率,從而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3.2 轉變管理理念和方法。由于90后學生個性特點而導致他們喜歡真誠坦率、平等直接的溝通方式,討厭呆板官方的教育模式,因此輔導員在對他們進行教育管理的時候一定要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輔導員不能只是責備和懲罰,而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心理指導,以公平客觀、溫和負責的態(tài)度來教育學生。輔導員不僅是學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還應該是90后學生的好朋友好伙伴,只有在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基礎上,轉變輔導員的管理思想和手段,才能使學生管理工作秩序井然的開展。
3.3 從90后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輔導員的管理工作直接面向每個學生,因此對于學生的管理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為出發(fā)點,只有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開展管理工作,才能收到更有效的工作成果。我國教育事業(yè)提倡“以人為本”,對待學生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將尊重和嚴格要求兩者相結合,努力建立起和諧友好、平等關愛的師生關系,讓輔導員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良師益友,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學生。
4.結語
90后是特殊的群體,在對他們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也就必須要特殊對待。作為學生的思想老師和生活管理者,輔導員應該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不同個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站在公平客觀的立場上,最大限度的包容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跟學生進行心與心之間的溝通,讓他們意識到問題和錯誤所在,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高校輔導員只有提升了自身的管理智慧,樹立以人為本和服務管理的思想,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和專業(yè)能力,才能適應社會時代的要求變化,融入進90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從而促進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何華莉,沙文,王陶.試析高校中的“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J].黑河學刊,2013,45(02).
[2]張鍋紅.新形勢下高校學生輔導員管理模式探索[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75(01).
[3]王志玲,李民,馮利哲.影響高校輔導員教育和管理效果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2,36(01).
[4]張敏堅,林世丹,蔡惠洲.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問題調查及對策思考[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6(10).
[5]石加友,姜爾嵐.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2,12(10).